十一脈

十一脈

基礎理論名詞。指五臟六腑所屬的十一條經脈。

出處

《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

概念

指手太陰、手少陰、手太陽、手陽明、手少陽;足太陰、足少陰、足厥陰、足太陽、足陽明、足少陽十一經脈。

解讀

十一脈是指人體十二經脈中除手厥陰心包經以外的其它十一經脈,即:手太陰、手少陰、手太陽、手陽明、手少陽;足太陰、足少陰、足厥陰、足太陽、足陽明、足少陽十一經脈。十一脈現存最早記載見於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郊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醫學著述《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等。在馬王堆醫書的十一脈和《黃帝內經》的十二經脈理論之間有以下顯著差別,反映了經脈學說逐步發展的歷史原貌。①脈的名稱不同。②走行方向不同。③手厥陰心包經的出現首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④銜接方式不同。馬王堆醫書記載十一脈互不連貫,而《內經》則言其“陰陽相貫,如環無端。”⑤與臟腑絡屬關係完備與否不同。⑥主病不同。⑦十一脈均無穴位記載,而十二經脈各有穴位。⑧分支的有無不同。⑨附屬成分的有無不同。十二經各有經別、經筋、皮部、十五大絡。⑩十一脈中全部向心(足臂陰陽九條向心二條離心),而十二經脈六條向心六條離心規律分布。⑾奇經八脈,均首見於《黃帝內經》。

十一脈的循行分布特點:

在“脈”的循行方向上,《足臂十一脈灸經》中的11條脈都起始於四肢末端,走向胸腹或頭面,全部屬於向心性的。在《陰陽十一脈灸經》中,有9條脈仍是起於四肢,走向軀幹和頭面,但肩脈和足太陰脈則相反,分別起於頭或腹部,走向四肢的末端。各經脈之間彼此獨立,相互不銜接。每條脈以分布身體表面為主,只有少數幾條脈與數個臟器相連,包括:《足臂十一脈灸經》中的臂太陰脈“之心”,足少陰脈“出肝”;《陰陽十一脈灸經》中的臂太陰脈“入心中”,足太陰脈“被胃”,足少陰脈“繫於腎”等。有些脈的循行不連貫,呈跳躍式,有的脈甚至是只有起點與終點的兩點連一線的最簡單形式。如《足臂十一脈灸經》對手少陽脈的描述為:“臂少陽脈中指,循臂骨下廉,走耳”,在臂骨(橈骨)下緣到耳之間是空缺的。

從脈的名稱上看,與《靈樞·經脈》相比,馬王堆十一脈系統缺少手厥陰脈。但從兩部脈書所記載的經脈循行看,手少陰經與後世的一致,手太陰脈則具有手太陰、手厥陰兩條經脈的特點,如說“起於手掌”是手厥陰脈,而“上骨下廉,筋之上”,則是手太陰脈。事實上,無論是兩部脈書還是《靈樞·經脈》,對手三陰經的描述,其中一部分都是在臂內兩骨之間的。《陰陽十一脈灸經》記載手太陰肺經在“臂內陰兩骨之間,上骨下廉,筋(擾側腕屈肌腱)之上”;手少陰心經在“臂兩骨之間,下骨上廉,筋(掌長肌腱)之下”。《靈樞·經脈》謂手厥陰心包經“行兩筋之間”。

中醫套用

一、十一脈的病候

在《足臂十一脈灸經》中,每條脈的循行後面都有一組病候,共記載約78個病症,《陰陽十一脈灸經》的每條脈的病候則被分為兩組,共記載147個病症。除去相互重出的名稱外,兩部脈書共記病症約200個左右。這些病症涉及內科、外科、皮膚科、五官科等,其中以各種疼痛為主的病症是記載最多的,又以軀體各部位的疼痛最多,也有少數內臟疼痛,如心痛、肝痛、腸痛、心與胠痛。

對比兩部脈書所記載的病候,可以看出不僅僅病候數目有增長變化,而且病候的具體內容也有明顯地修訂或增補。如在《足臂十一脈灸經》中,足厥陰脈的病候為“(月坒)搔,多溺,嗜飲,足跗腫,疾痹”,而在《陰陽十一脈灸經》,該脈的病候卻變為:“丈夫則(疒頹)疝,婦人則少腹腫,腰痛不可以仰,甚則嗌乾,面疵,……熱中,癃,偏疝,**,為五病”,除最後一個病候因缺文不能確認為何種病症外,其他所有病症均不相同。

二、十一脈病的診斷

《陰陽十一脈灸經》在敘述每條脈的病候時,第一組症候是從“是動則病”開始的,“是”為指示代詞,指這條脈,“動”有動搖、不寧的意思,指脈的異常跳動,也就是說古人認為每條脈的病候是由於這條脈的異常跳動所致。判斷脈跳動是否異常的方法就是“相脈”。根據《脈法》的記載,古人在施灸之前,必須要切按動脈,並且根據脈搏的變化診察“有過之脈”。診察脈象的部位和方法是:醫者將左手手指放在患者足內踝上方5寸處的動脈應手處切按,同時將右手手指放在患者足內踝相水平的動脈應手處切按。通過對比兩手脈象的差異診斷疾病。如一處脈充盈而另一處脈虛空,一處脈滑利而另一處脈滯澀,或一處脈寧靜而另一處脈跳動不寧,都表明被診察者患有疾病。另外,古人發現在人體體表可以觸摸到的跳動的脈有3條,即骭少陰脈、臂太陰脈、臂少陰脈。這些脈在正常情況下應該跳動,即所謂“脈固有動者”,但如果跳動加快,也是病態。通過“相脈”可以診查出與病症有關的脈,治療上也就應該治療發生變動的脈。

三、十一脈病的治療原則

在馬王堆古醫書中,針對脈病的治療原則共有3條。《脈法》云:“治病之法,視先發者而治之。數脈俱發者,則擇其甚者而先治之。”這條原則是針對發病先後及嚴重程度制定的。也就是說治療脈病的基本原則是治療最早出現病症的脈,如果有數條脈同時出現異常,則首先治療變動最嚴重的脈。第二、三條治則是針對病症的性質制定的,“治病者取有餘而益不足也”(《脈法》),以及“脈盈而虛之,虛而實之,靜則待之”(《陰陽脈死候》)。這是後世“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的最早描述。

四、十一脈病的治療方法

針對十一脈病的治療,《足臂十一脈灸經》在每條脈的循行與病候之後都提出了“諸病此物者,皆灸**脈”的施治原則。也就是說,當某一脈出現與其相應的病候時,就在該經脈上施灸治療,並且灸法是唯一的治療手段。《五十二病方》在治療“腸(疒頹)” (男子陰囊睪丸腫脹)時,就指出要“灸太陰、陽明”。在《陰陽十一脈灸經》中,雖然沒有指出具體的施治原則,但根據足少陰經脈病候後面所附的灸療時應該配合飲食起居等事項,可以推斷所採用的治療手段也是灸法。

在《脈法》中,針對“氣一上一下”的情況,提出要“當郄與肘之脈而砭之”。這是採用砭石刺破血管放血的方法,但沒有提及具體的病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