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窟頂的四個淺浮雕飛天,也隨著樂聲在天空中飛旋。在窟右壁下方刻有一供養人,頭挽高髮髻,身長腰細,著長袍,實為窈窕少女。第14號的龕楣設計別具一格。在二方連續的卷草紋飾上,雕刻了兩身背向飛行的飛天。左角者,手彈琵琶,右角者,嘴吹著笙,都足踏雲彩,憑著長長的飄帶飛舞。第12號龕正壁有二身淺浮雕的饕餮,在其頸部又坐有一個世俗人物,很似古印度佛教藝術中的雕像。如能臨境親覽,定能被那高超的藝術所征服。
相關詞條
-
南龕石窟
四川巴中城,曾榮獲石窟之鄉美名,它有龕、南龕、北龕、西龕,尤以南龕最勝,規模宏大,雕嵌玲瓏,械櫛比相連,它是古代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它是巴州古文化的結晶。
地理位置 藝術特點 -
北石窟
位於慶陽市西峰區西南的蒲河和茹河交匯處,創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和位於平涼市涇川縣東十五華里的南石窟同為北魏涇州刺史奚康生創建。這些綿亘千餘...
地理位置 洞窟簡介 北石窟寺 -
固原須彌山石窟
固原須彌山石窟位於寧夏六盤山脈北端,在固原市西北55公里處,海拔1700多米。這裡峰巒疊嶂,岩石嶙峋,曲徑幽深。自北朝、隋、唐至宋、明各代,在山的東麓開...
簡介 地理位置 石窟特色 時代特點 石窟保護 -
大足石窟
大足石刻摩岩造像達五萬多尊。它以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技藝精湛而著稱。大足石刻在重大足縣,距重慶市中心130公里。全縣有石刻40餘處。以寶頂山、北山的規模...
簡介 多姿多彩的石窟特色 藝術寶庫-文化分析 -
巴中石窟
巴中石窟始於梁魏,續鐫於隋代,盛鐫於唐代,後經歷代增鑄,逐漸形成今天斑斕玲瓏,櫛比相連的石窟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石窟59處500餘龕窟、80...
簡介 主要特點 米倉道上留奇觀 石刻藝術的瑰寶 這裡的石頭會說話 -
響堂寺石窟
響堂山石窟又稱響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鄲市。最初開鑿於北齊時代(公元500—577年)。以後,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尚有石窟16座,...
組成部分 形制種類 佛像風格 歷史沿革 研究工作 -
酒泉北石窟
酒泉北石窟是甘肅四大石窟之一,位於西峰市西南東南的茹何和浦河交匯處,距市區25公里,創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和位於涇川縣東十五華里的南石窟同...
基本資料 -
鞏縣石窟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位於鞏義市東北9公里大力山下。初建於北魏景明年間(500—503),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各代相繼鑿窟造像,形成石窟群。坐北向南...
基本簡介 石窟歷史 石窟特色 石窟藝術 內容與形式 -
龍山石窟
龍山石窟位於山西太原西南20千米的龍山山頂,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元代(公元1271~1368年)道教石窟群。主窟開鑿於元代太宗六年至十一年(公元1234...
簡介 石窟分布 各窟介紹 藝術特色 石窟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