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位於縣城北關熨斗台,俗稱北高廟,是一座高土丘,因形似熨斗,故稱熨斗台。傳說丹朱所建,堯封第一景,歷代王朝增修。這裡青松如伴,柏樹如翠特有一方草坪,年年百花況放,小草如菌。神奇的是每年一到立春這天,小草便透過冰封雪壓,拱出尖尖的鵝黃似的小腦袋,急先向人們報告春訊。相關傳說
相傳熨斗台為堯王長子丹朱所築,至今有四千的歷史,丹朱被堯王封地後,將城邑由原來的樂陽----也就是現今的岳陽村,東遷至此,建城立都。城名丹朱城,後稱長子城,也稱東樂陽城。丹朱在建城的同時,為緬懷炎帝神農氏在 羊頭山喜得嘉禾,教民農耕,開創原始農業的偉大功績,就率眾在城北堆起熨斗台,後在台上建成炎帝廟,使之成為長子一大景觀。堯王從都城平陽來到長子探視,登上熨斗台,不禁為其景色所傾倒,便封這裡為“天下第一景”。
每到春初,別的地方還留有殘雪,惟獨這裡的陽面山坡上小草早已發芽返青,透露出綠色的春意。“熨台春曉”即由此得名,為長子八景之首。
幾千年來,歷代統治者與民眾在熨斗台上建祠修廟,廣植松柏花草,至清末已形成一個龐大的廟宇群,計有炎帝廟、祖師廟、呂祖閣、三清殿等。特別是金代大定四年,在台頂復建一座宏偉壯觀的炎帝神農廟,加上後來修建的靈湫聖母行宮和八蜡廟、凌斗閣等,構成一定的規模,故人們又稱之為“北高廟”。
歷史結構
北高廟海拔1080米,為長子全城最高點,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日本侵華期間,日軍將頂部炎帝廟拆毀,建起碉堡工事,居高臨下,封鎖普豫大道,控制長子城。這一勝景也因此毀於一旦。抗日戰爭勝利後,閻錫山部隊於1945年8月22日搶占長子城,並派重兵扼守北高廟。
1945年9月13日,名震中外的上黨戰役解放長子城戰鬥打響。9月14日,我劉鄧大軍三八六旅七七二團經過一天多激烈戰鬥,於當天夜間奪取北高廟,把解放的紅旗插上長子城頭。作為上黨戰役主戰場之一的北高廟,也因此名揚華夏。
1946年元月,為紀念抗日戰爭和解放長子的偉大勝利,緬懷革命先烈的功績,讓長子永遠記住為國捐軀的英烈,中共長子縣委、長子縣人民政府將北高廟開闢為革命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依熨斗台的地勢而建,由南向北,一進六層四院,一層高似一層,院院石階通連,給人一種錯落有致、威武壯觀的感覺。由下而上,建有南大門、革命戰爭紀念館、 春曉門樓、歷史長廊、牡丹園和革命烈士紀念塔。
1994年,中共 長子縣委、長子縣人民政府決定重建革命紀念塔,並於當年9月18日動工,1995年冬季竣工落成。
重建後的革命烈士紀念塔為五層七級九檐六角型結構,高33.75米。寶塔聳天立地,直插雲際,為北高廟這一勝景增色許多。
紀念塔每層塔壁上都豎鑲著革命紀念碑,共25通。紀念碑上刻有各級首長題詞,銹刻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2300多位烈士英名。
1995年,中共山西省委書記胡富國同志為此寫下“氣貫山河壯,血染江山秀”的題詞。
塔亭正門,懸掛著由胡富國同志題寫的“光耀千秋”四個鍍金大字橫匾,塔體中空外懸,內架螺鏇雲梯,外設環周迴廊。由正門可沿雲梯登臨塔的上層。登上塔樓,向南鳥瞰,長子全城盡收眼底,向西極目遠眺, 發鳩山蒼茫如屏,峰巒高聳。放眼東望,上當大地平展無際,一覽無餘。漳河水波光閃爍似銀蛇,滔滔東流,長臨公路橫貫東西。轉身塔北,望不盡屯長米糧川上雍河、嵐河似帶,綠野如綿,壩碾公路烏光閃閃,直通西北山區。
紀念塔下的翠柏青松中,是1992年遷移的烈士陵墓,陵墓中掩埋著劉時智、謝榮德等6位團長和岳明玉、李炳德等六位戰鬥英雄的忠骨。
古詩云:
高丘突兀散棲鴉,棟宇獨傳古帝家;
弱柳平川亂翠色,扶桑遙夜遞朱霞。
輕風吹落千山月,曙色晴開一縣花;
坐聽新鶯同取醉,酒逢陶令不湎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