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洺河的簡介
北洺河屬於大清河水系的河流大清河水系的河流
大清河水系位於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區,東至渤海灣,北界永定河,南臨子牙河。流域面積43060k㎡(其中山區占43%,平原占57%),流經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四省(市)。上游分為南、北兩支。 |
大清河水系位於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區,東至渤海灣,北界永定河,南臨子牙河。流域面積43060k㎡(其中山區占43%,平原占57%),流經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四省(市)。上游分為南、北兩支。 |
洺河發源於河北省武安市境內。分南北兩條,夏日水位較深,冬季有乾涸現象,季節性較為突出。 在武安、永年、雞澤、曲周等地均有流經,幹流在永年縣。永年的縣城臨...
自然特徵 人文特徵 發展變化洺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治所在今河北永年縣廣府鎮。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因境有洺水,故名。治廣年縣(隋改永年縣,今河北永年縣廣府鎮)。
歷史 洺州十景洺關是永年縣城所在地,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屬河北省較大鄉鎮。全鎮現轄32個村,總面積82平方公里,總人口13.5萬。
洺,水名 ,即今河北省南部之洺河。源出武安縣西太行山,東經臨洺關北,自此以下,河道屢改,今則東流經永年縣北折,匯入滏陽河。洺河為河流名,在河北省武安市境...
字詞釋義 英漢互譯 古籍解釋臨洺關是永年縣城所在地,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屬河北省較大鄉鎮。全鎮現轄32個村,總面積82平方公里,總人口13.5萬。其中鎮區面積18平方公里,...
臨洺關的歷史 臨洺關的文化 臨洺關大捷 解放臨洺關 如今的臨洺關唐武德五年(622年)正月至三月,在唐統一戰爭中,秦王李世民率軍在洺水(今河北曲周東南)擊敗劉黑闥軍的一次重要作戰。
概述 背景 過程 點評 史料西漢時在今河北永年縣西部置易陽縣(故城在今臨洺關西部之西陽城鄉(包括東陽城、南陽城、北陽城和戴莊),屬趙國。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省入邯鄲縣。北魏孝...
臨洺十景 《臨洺志》臨洺關鎮(洺關鎮)是永年區政府所在地,全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屬河北省較大鄉鎮。全鎮現轄32個村,總面積82平方公里,總人口13.5萬。其中鎮區面積...
歷史沿革 解放臨洺關 近代臨洺關 臨洺關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