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柴村造像碑

北柴村造像碑

北柴村造像碑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平鄉縣平鄉鎮北柴村,俗稱“響鈴碑”原在北柴村東福勝寺卓舊址,現移至縣文化局院內,碑高2.3米,寬0.84米,北齊天統元年(565)立,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傳此碑古時風動發聲,脆如響鈴,故稱“響鈴碑”後經南人盜走寶物,碑從此不響了,統碑造形美觀,刻工精良,藝術價值較高。

介紹

北柴村造像碑
北柴村造像碑,始刻於北齊天統元年(公元565年),青石質,碑身為一整塊石料刻制而成,通高2.3米,寬0.84米,厚0.27米。碑身上部已斷裂,圓首、六龍盤頂,龍頭向下,做吸水狀,龜趺座,頭右外伸,頭部已斷裂,碑陽有佛龕三層,額龕呈珪形,中刻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佛結跏趺坐於蓮台上,圓形華蓋,菩薩、弟子足蹬蓮花,肋侍左右。中龕為方形,上部凸出成圓頂狀,佛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上,華光四射,烈焰騰空似熾成光佛,肋侍六尊,有二龍口吐蓮花承托。下龕一佛四侍、佛桃形光頂,結跏趺坐,四侍蹬蓮花,上有二龍騰空護侍,下部刻左右金剛力士,底部平列六龕,刻托舉力士阿修羅,作擎天之意。碑陰有佛龕兩層,造像已毀,按殘痕似刻佛傳故事。龕下陰刻碑銘,隸書、有部分殘缺,其餘碑身空隙處刻滿供養人姓名官職,上至太子侍官、太守將軍、下至邑令、參軍約40多人,皆為柴姓。此碑當為柴氏家族發願碑,相傳柴家為官甚多,人稱“柴半朝”。 原碑曾作彩飾,現今佛龕人物等處仍殘留零星彩飾。

價值

此碑俗稱“響鈴碑”,相傳風吹作響,聲脆如鈴,故名“響鈴碑”,亦稱“五彩避塵碑”,原碑曾作彩飾,現今佛龕人物等處仍殘留零星彩飾。後經南人盜走寶物,碑從此不響了,統碑造形美觀,刻工精良,藝術價值較高。
此碑雖殘,但歷史、藝術價值較高,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據北柴村造像碑陰面碑文記載,北齊天統元年(公元565年)以漳武太守柴惠始為首的在朝為官的40餘人,攜全體柴氏族人、寺內僧人,為了確保本家族的平安、興旺、發達,同立發願碑。該碑自刻制以來一直存放於北柴村福勝寺。一千多年以來,幾經戰火、洪水和風雨,寺院不知重修了多少次,這塊碑卻保留了下來。但是碑刻陽面浮雕殘損嚴重,碑身上部及烏龜的頭部已斷。
建國以來,隨著國家對文物保護重視程度的提高,該碑在原址受到了妥善保管,特別是在1984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中,平鄉縣委、政府高度重視這塊碑的保護工作,在政府資金困難的情況下,撥付專款將其搬遷到文化館。2002年由河北省文物局撥付10萬元專項資金,於2003年8月將北柴村造像碑搬遷至文化體育局院內,並建造了保護亭。
從北柴村造像碑始刻於北齊天統元年(公元565年),當時正是北齊政治動盪的年代,從碑文記載的內容可以看出,北齊時期政府打擊漢人士族是比較突出的,漢人所處的地位比較低下,就連號稱“柴半朝”的柴氏家族也膽戰心驚,如履薄冰,因此要求族人子孫一心向佛,祈求上天保佑。同時記載了發願人的姓名、官職,如:漳武太守柴惠始、曲安令柴惠元、虎賁將軍柴柳舒、州主薄柴洪驢等40餘人,碑文內容填補了史料記載的不足,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特點

北柴村造像碑的珍貴之處還在於它的石刻和書法工藝。該碑採用一整塊青石刻制而成,六龍盤頂,龜趺座。碑陽刻佛龕三層,浮雕佛像20尊,形態各異,惟妙惟肖,浮雕雖殘,但仍能體現佛教興盛時期,石刻藝術的大氣和細膩。碑陰處的碑銘書寫字型為隸書,用筆以方為主,方圓並用,在隸書結體的基礎上摻入了魏碑的筆意,剛勁古樸,但不失婀娜。是繼漢碑之後,又一獨特的書法珍品。具有較高的藝術研究價值。
北柴村造像碑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平鄉縣文化體育局院內,該碑始刻於北齊天通元年(公元565年)通高2.3米,寬0.84米,厚0.27米;六龍盤頂,龜趺坐,面西被東,立於大院東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