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水稻紋枯病

北方水稻紋枯病

水稻紋枯病是影響北方水稻生產的三大主要病害之一,在水稻整個生育期內均可發生,但以孕穗至灌漿期發病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最大。目前,尚未發現對紋枯病有抗性的水稻品種。因此,防治紋枯病的措施仍以農藝防治和藥劑防治為主,如加強肥水管理,控制病情發展,結合預測預報及時搞好藥劑防治等。主要防治方法有:移栽前打撈菌核,減少菌源;加強栽培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灌水做到淺水分櫱,夠苗露田促根(肥田重曬,瘦田輕曬),濕潤長穗,適期斷水,防止早衰等;化學防治可用百分之二十三滿穗懸浮劑、百分之五保穗乳油、百分之五井岡黴素、百分之五十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百分之二十擔菌靈乳劑、百分之二十五禾穗寧可濕性粉劑、百分之七十七護豐安可濕性粉劑或稻豐靈等。

北方水稻紋枯病北方水稻紋枯病
北方水稻紋枯病北方水稻紋枯病

在此處添加文字

1、主要症狀

從苗期到抽穗後都可發生, 以分櫱期至抽穗期發病最盛。主要侵害下部葉鞘和葉片,葉鞘感病後,在近水面處或水面下產生暗綠色水漬狀邊緣模糊的小斑,逐漸擴大成橢圓形,病斑邊緣褐色至深褐色,中部草黃色至灰白色,潮濕條件下呈灰綠色至墨綠色,似燙傷。病斑多時,可連結融合成雲紋狀大斑,致使葉鞘乾枯,葉片枯黃捲縮,稻株提早枯死。

北方水稻紋枯病北方水稻紋枯病

2、病原和發病規律

紋枯病菌為真菌中的核菌屬立枯絲核菌(無性階段),有性階段為擔子菌中的亡革菌屬瓜亡革菌。
病菌主要以菌核落入田間或在病稻草、雜草等寄主上越冬,第二年插秧後隨灌水流動附著在幼苗近水面處,產生菌絲侵入植株,潛育期3~5天后發病。侵染最適宜溫度為28~32℃、最宜濕度為96%以上。如果相對濕度在85%以下,則侵染受抑制。病菌對酸鹼度的適應範圍為pH4.5~6.7 。
遼寧稻區初次侵染時間一般在水稻分櫱中期或稍遲一些。病菌侵入後在植株組織內不斷擴展,並向外長出氣生菌絲,菌絲致病力強,向鄰近的稻株間繼續擴展蔓延,進行再侵染。病部形成的菌核脫落後隨水流傳播,只要條件適宜,可立即萌發進行再侵染。分櫱期發病,菌絲能夠逐步向四周蔓延,侵染分櫱莖,增加發病莖數。孕穗期病株自下位向上位葉鞘葉片侵染,發病葉鞘急劇增多,加重為害程度。

3、防治措施

(1)、搞好以科學肥水管理為中心的防病栽培措施。

推行節水栽培,掌握節水灌溉方法,採取淺、濕,乾交替灌水方法。
施肥上應增施生物菌有機肥料,合理配方施肥,控制氮素化肥施用數量,增施鉀肥,適量施用矽肥。
實行稀植栽培,控制無效分櫱數量,改善群體風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
在灌水泡田和浸水平地時打澇菌核,儘可能大面積連片打撈,堅持每年打撈,並將打撈的菌核拿出田外深埋或燒毀。

(2)、做好藥劑防治,控制病情

①、5%井崗黴素可濕性粉劑每畝150克,兌水75公斤,於發病初期噴霧,每5~7天1次,連續防治2~3次。井崗黴素與多菌靈混用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②、稻豐靈每畝200~250毫升、加水30公斤噴霧。
③、2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每畝用75克,兌水75~100公斤噴霧,或每畝用125~150克,拌細潮土25公斤撒施。
④、25%禾穗寧可濕性粉劑,每畝50~70克,兌水15公斤,用0•7毫米小孔徑噴霧片細霧噴灑。

注意!

以上藥液應分別摻加600倍“天達2116”+3000倍有機矽液,以便提高稻秧抗逆性能,增強藥液展著、滲透、傳導性能,提高防治效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