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北方民族大學1988年成立了電子工程系,並於當年開始招收套用電子技術專業(專科)學生,1993年又新增了計算機套用(專科)專業。1995年將套用電子技術專科專業升為本科專業。1997年,隨著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調整改革方案將套用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套用專業合併更名為信息工程(本科)專業,同時停止了計算機套用專業(專科)招生。並於當年將電子工程系更名為電子與信息工程系。
隨著學院招生規模逐漸擴大,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原有的專業已不能滿足社會和少數民族地區對專業人才的需求,2001年增設了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3個本科專業,電子愛好者協會成立;2002年增設了測控技術與儀器本科專業;2005年增設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
電子與信息工程係為了進一步提升辦學層次,於2003年、2005年分別申報了計算機套用和電路與系統兩個專業的碩士點均獲得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分別於2005、2007年開始招生。
為了適應學校的快速發展,1998年以電信係數學教研室為基礎成立了信息與計算科學系;2002年由電信系物理教研室和信息與計算科學系的數學教研室為基礎成立了基礎部;2003年4月由電信系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和計算機教研室為基礎,成立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同時將計算機套用碩士點劃歸為計算機系。
2006年10月,學校為了做好 “去籌”、“更名”的準備工作,將電子與信息工程系更名為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並將原創新中心撤銷後的部分設備和教師合併到電氣信息工程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近1800人,研究生近70人。
專業概況
目前,學院下設6個系(即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2個實驗室(即電氣類專業綜合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中心);1個電子工藝實訓部。擁有“電路與系統”碩士學位點和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6個本科專業,其中信息工程為國家民委重點學科,“電路與系統”為自治區重點學科,自動化專業為自治區優勢特色專業。
師資力量
師資隊伍方面,擁有一支結構較合理、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6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5人,副高級職稱15人,講師30多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9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30多人,在讀博士11人。教師中有“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1名,寧夏“313人才工程”1人,寧夏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人,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計畫1人。
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方面,學院確定了優勢方向,最佳化整合師資力量和實驗室資源,集中力量在優勢點上實現突破。目前學院擁有自治區級“風光發電及自動化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有“新能源技術研究所”、“控制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信息與通信技術研究所”3個研究所,有“工業過程控制自動化”、“信息檢測與智慧型儀表”兩個主要從事橫向科研的團隊。學院先後主持完成或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十項,主持在研教育部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一項,主持完成或在研國家民委重點科研項目八項,主持在研寧夏科技攻關項目一項,主持完成或在研寧夏自然科學基金八項,主持完成或在研寧夏高等學校科研項目十二項。還先後承擔校級科研30餘項。近年來,發表相關學術論文近200餘篇,SCI檢索近20篇,EI檢索30多篇,獲得寧夏科技進步獎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4項,其中獲得授權10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4項,獲授權4項。
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方面,學院共獲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多項,先後承擔自治區級質量工程項目12項,獲得校級質量工程立項10多項,同時,學院自主立項70多項,其中,建有《單片機原理及套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路》3門自治區級精品課,6門校級精品課,學院自主立項建設10多門院級精品課,主編和參編教材7本,形成了“院級、校級、自治區級”的三級質量工程建設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學院被評為自治區“質量工程”先進集體。
學生科技創新
學生創新活動方面,學院高度重視,積極組織電子愛好者協會的學生參與,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學院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倡導以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努力實現創新性實驗計畫“由點擴展到面”,三年來,共組織學院學生申報立項校級創新項目立項400多項,國家級創新實驗計畫20多項、自治區創新項目近10項、校級“挑戰杯”項目5項;學院認識到只有積極依託各種大賽鍛鍊,才能培養適合當代社會需求和民族地區急需的信息技術類套用型人才,為此,大力倡導學生參加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博創杯”嵌入式設計大賽,“飛思卡爾”杯智慧型汽車競賽、機器人大賽等各級各類賽事,三年來,共獲得全國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11項,賽區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26項;此外,學院還每年組織舉辦校級、院級電子設計大賽、焊接大賽等學科競賽活動,全方位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實驗室建設
近年來,學校對學院實驗室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不斷改善該實驗室的條件。目前,學院擁有實驗用房面積4200多平米,設有電工電子實驗中心、電氣綜合實驗中心、實訓部3個綜合實驗中心,基礎設施完備,擁有先進的實踐教學設備,截止2013年底,擁有儀器設備總值約4800萬元,其中10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設備41台套,總值1030萬元,包括太陽能/風電互補發電實訓平台、光伏轉化研究實驗室、電力系統自動化、電力仿真實驗室、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技術、電機控制系統、過程控制、可程式控制器、智慧型建築、虛擬儀器、單片機原理、光電檢測技術、工程光學、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DSP原理及套用、機器視覺實驗室、信號檢測與處理、語音圖像處理、ASIC開發設計、數位訊號處理、信號與系統、現代交換技術、通信電子線路、光纖通信、3G視頻開發實驗室、移動通信、現代通信綜合實驗室等40多個教學與科研共用的實驗開發平台。購置了太陽能/風電互補發電實訓平台、太陽能電池I-V測試系統、太陽能電池測試系統、大功率脈衝雷射器、太陽光度計、高速螢光數字示波器、Matlab、Proteus、Labview、300MW火電機組仿真系統、變電站仿真系統、PSCAD軟體、風力發電設計軟體Windpro等大型科研裝備及軟體。電工電子實驗中心於2000年11月通過自治區基礎實驗室合格評估,2010年12月順利通過驗收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語音圖像處理實驗室在2007年1月與美國TI公司建立北方民族大學-美國德州儀器數位訊號處理方案聯合實驗室;現代通信網路綜合實驗室於2008年11月被深圳華為公司授牌,成為深圳華為公司和深圳訊方公司的聯合實訓基地;Proteus認證實驗室於2009年掛牌;此外,與美國Altera公司聯合共建的EDA/SOPC聯合實驗室於2011年9月正式掛牌。
學術交流
近年來,學院先後邀請清華大學、東南大學、蘭州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以及寧夏大壩電廠、寧夏銀利電器製造有限公司等20多名高校、企業的專家來學院進行學術講座,為校內外教師擴展了視野,提高了認識,並與這些學校、企業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同時,還利用學院申報的外國專家項目,邀請美國威斯康辛斯托特分校、英國考文垂大學、國立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等國外專家7人次來我校做學術交流和學術講座。
科研成果
科學研究方面,學院擁有自治區級“風光發電及自動化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學院先後主持完成或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六項,主持在研教育部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一項,主持完成或在研國家民委重點科研項目六項,主持在研寧夏科技攻關項目一項,主持完成寧夏自然科學基金三項,主持完成寧夏高等學校科研項目九項。還先後承擔校級科研30餘項。近年來,發表相關學術論文近200餘篇,SCI檢索近20篇,EI檢索30多篇,獲得寧夏科技進步獎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4項,其中獲得授權10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4項,獲授權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