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嶗村

北嶗村

北嶗村,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現有村民110戶,345人;耕地120畝,山巒110餘畝。,以農業為主,兼營商業、漁業和建築業等。

基本信息

北嶗村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北嶗村在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西北1公里處,南嶗村、中嶗村、北嶗村傍山依次排列,人們習慣稱這三個村莊為小嶗山。其北為於哥莊董家埠村,東北為段家埠村,李沙公路緊捱村東。北嶗村現有村民110戶,345人;耕地120畝,山巒110餘畝。小嶗山西倚煙臺頂,海拔250米左右。該山如此蕞爾,卻與“大嶗山”相比稱,可謂非同小視也。唐章懷太子《後漢出注》、杜佑《經典》、黃宗昌《嶗山志》和《大清一統志》等對其均有記載。清同治版《即墨縣誌》載曰:“小嶗山八十里,形如覆盆,群峰聳峙,而此獨小。”其實,“獨小”的山峰、嶺、礓在嶗山地區比比皆是,卻單單稱此,顯示出修志者的不解之惑而又凜遵傳統的紀實精神。對此,近代人藍水先生的一首五律似作了某種闡釋:“恥向高山附,超然獨一旗。影低遲得日,泉小不成池。落落蒼松短,岩岩拳石奇。牧童橫犢背,叱上青草時。”北嶗村以胡姓為主,故亦稱“胡家嶗山”。其胡氏先祖也是於明初從小雲南大槐樹遷來的,初居即墨窪里村(現屬城陽區流亭街道),二世祖分支時遷北龍口村,明朝正德年間胡榮帶領幾戶從北龍口村遷此立村。小嶗山各村分別於1953年成立了互助組,1954年冬成立了初級社;1955年春三村聯合成立高級社,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時逢“大躍進”年代,村民們利用冬閒在村西修建水庫一座,庫容量達6000立方米,基本上解決了三個村農田灌溉問題,至今依然發揮著作用,特別是保障了茶園的用水。三個村的生活習俗、生產方式、經濟來源基本相同,以農業為主,兼營商業、漁業和建築業等。近些年來,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拂煦下,特別是隨著城市化的輻射和擴張,以樹木蔥籠、環境幽靜、林蔭小道映襯著紅瓦白牆農舍為特色的小嶗山,新添了寬敞高大的冷庫等工業廠房,茶場形成規模並開始了集約化經營,商店、賓館、飯店、遊藝場館等沿街而建,許多村民住上了樓房。2004年,北嶗村經濟總收入3310萬元,人均收入5838元。2004年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