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規劃將把這條街改造成現代化商業建築,而胡同區域則給予保留,最終讓大街變成國際一線時尚品牌大秀場,北京又一個高級商場聚集地。一位老人搖搖頭說,“你看這條街北邊的平安大街,我不希望我住了這么久的地方變成那個樣子。”
京華煙雲
歷史
西四 北大街,因過去地處西四牌樓北側而得名,這一帶的街道、胡同建制在元代已基本成形,至明代這裡便發展成老北京城一個重要的商業街道。光是看那些馬市胡同、驢肉胡同的地名就可以想像昔日的繁華。
現在
如今的西四 北大街是北京著名的電子產品一條街,密集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電子商品店。為了迎接奧運會,所有店面從外觀上看都被整修一新,但是商店內部大多有些破舊,與簇新的招牌形成強烈的對比。
比較
和正街上的喧囂相比,位於西四 北大街西側的一片胡同區就顯得非常安靜。幾步之遙以外人聲鼎沸,而胡同深處那些四合院裡飄來的飯菜香,卻讓人恍若隔世、頓感生活的瑣碎和寧靜。這片胡同是西四 北大街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歷史建制,從南往北,一共八條胡同。每條胡同兩側密布著大大小小的老北京四合院,從1984年開始,這裡就被納入北京市胡同街道保護區的範圍。
人文
曾經,這些四合院裡住著許多名噪一時的人物,西四北三條39號院是京劇名角程硯秋的故居,北五條7號院則是民國教育總長、著名藏書家傅增湘的舊居。家國風雲、名伶往事、文藝春秋都曾在這裡轟轟烈烈地上演。然而,這些都正在逐漸被人淡忘甚至拋棄。且不說大部分四合院的現狀並不讓人滿意,只是在胡同里連續問了好幾個人:“程硯秋故居在哪裡?”得來的都是搖頭或者迷茫。也許,即便建築還在,但其餘的一切都漸漸地被人忘卻了。而更多的是連建築都不復存在,比如燕京造紙廠舊址、長壽庵、清寧寺、當街廟……
夭折的改造
住在西四北頭條的一位李大爺說,他在這個胡同的四合院裡已經住了一輩子,“我總是擔心自己住的那個小四合院會被拆了。”他的擔心也許現在是有些多餘,畢竟這片胡同區已經成了保護單位,但不拆並不代表著不會改造。2007年,西四 北大街就一度被列入了改造計畫。
去年6月,9家國際性建築事務所在北京市規劃館展示了他們對西四 北大街改造的方案,從當時的一些展覽設計圖片可以看到,該規劃將把這條街改造成現代化商業建築,而胡同區域則給予保留,最終讓大街變成國際一線時尚品牌大秀場,北京又一個高級商場聚集地。
最先著急的是賣電子產品的老闆們,他們擔心這種自給自足的小店是否還有生存的空間。住在四合院裡的老居民也擔心,住了幾十年的地方會不會被拆遷,如果拆遷了他們住在哪裡。
隨後,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就這一規劃舉辦了研討會,多名從事老建築保護的人對其提出了質疑。《中國文物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這個規劃違背了2005年1月北京頒布的一個法規:北京城市的總體規劃應該以居民為核心。“也就是說,任何改造規劃都必須在徵得居民的同意和意見之後才能進行,否則就是非法的。”致力於北京建築保護的王軍如此解釋。
這場研討會和質疑的聲音讓原本將進行的規劃擱置了,直到現在也沒有後續訊息。電子商品店的老闆和這裡的居民稍稍地舒了一口氣,“但是不知道會不會過段時間,又變著法子改造。”一位老人搖搖頭說,“你看這條街北邊的平安大街,我不希望我住了這么久的地方變成那個樣子。”
尚保存
北頭條至北八條胡同:至今還保存著元代的胡同建制,兩側保留有大小不一的四合院,其中北三條11、19、39號院以及北六條7號院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保存完好。
西南口轉角樓:始建於1894年,是慈禧太后為慶賀60歲大壽而興建的慶壽工程。解放之後一直屬於新華書店,但如今新華書店已經關閉,未來將如何亦不得而知。
已消失
東南口轉角樓:和西南口轉角樓一同修建,原建築已不復存在,工商銀行西四分行在這裡修建了一座仿古建築。
當街廟:在西四北五條東口,《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西四牌樓北,當年在甬路中間有一廟宇,坐南面向北,名當街廟,其址在石老娘胡同(今西四北五條)東口,廟供額森牌位。”
長壽庵:西四北八條37號院,明代建造。現已改為民居,幾乎找尋不到當年的模樣,除了保留的幾間殿堂的屋頂,還能依稀分辨得出這裡曾經的恢弘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