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1912年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1919年北大廢門改系,中國文學門改為國文系,實行選科制。1925年又實施分類專修制,分"語言文字"、"文學"與"整理國故"等三大類科目,即後來三個專業的濫觴。此後,教學體制雖時有變動,系名也幾度更迭(國文學系、國文系、中國文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但總體框架基本不變。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
,北京大學南遷,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建長沙臨時大學與西南聯合大學。北大與清華原有的國文系合併為聯大國文系。1946年西南聯大結束,北大國文系隨北大復員北返。1952年全國高校實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國文系、燕京大學國文系和新聞系與北大國文系合併為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分設中國語言文學與新聞編輯兩個專業。1954年,中山大學語言學系併入,設立漢語專業。1964年又設立古典文獻學專業。自始,形成文學、漢語、古文獻三個專業鼎立的格局(新聞專業已於1958年合併到人民大學)。1953年組建北大文學研究所,中文系部分教師調任或兼任研究所工作,此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前身。1983年,教育部所屬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秘書處設在北大,其機構掛靠中文系。1984年和1985年先後成立北大古典文獻研究所與比較文學研究所,1998年兩個所正式歸入中文系建制。
從1910年建系以來,北大中文系師生常肩負先鋒的使命,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在民族解放與革命建設事業中,都作過卓越的貢獻。作為一個教學科研單位,北大中文系的教學與研究始終往現代化的方向轉換髮展,不斷突破舊有的格局,形成新的學術規範,並逐步協調西方學術方法與中國傳統固有學術方法的關係,在中文學科的教學體制、課程設定等方面,對全國相關係科有過幅射性的良好的影響。
北大中文系在其歷史發展的每一階段,都吸納和湧現過一批著名的學者,有的是屬於大師級的人物。如林紓、陳獨秀、魯迅、劉師培、吳梅、周作人、黃侃、錢玄同、楊振聲、劉半農、胡適、孫楷第、羅常培、楊晦、游國恩、王力、馮沅君、俞平伯、唐蘭、魏建功、廢名、沈從文、浦江清、吳組緗、楊伯峻、高名凱、周祖謨、王瑤、朱德熙,等等,都曾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產生過大批代表學科發展水平的論著,對學科建設作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