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北堡村因地處老侯馬鎮城北端而得名。
侯馬人都知道,老侯馬鎮是由五堡二新城組成。五堡是指北堡、南堡、東堡、小堡和方城堡。二新城是指東新城、西新城。
歷史
五十年代,東堡(又稱秀峙堡)和小堡(位於垤上村西溝東、西兩側)劃歸垤上村。方城堡在侯馬油廠舊址,現已不存在。
北堡早稱乾盛堡。北堡有東門、南門。東門位於現北堡村李希聖宅院大門東邊。原南門字牌有“乾盛”二字。
在清光緒曲沃縣誌和民國曲沃縣誌中只記有侯馬鎮,而沒有北堡村。2000年,北堡村有229戶,791口人,耕地34.8公頃,人均收入3211元。
清朝末年,北堡農民鍾仁義、鍾天義立志反清。鍾仁義與北塢村農民靳殿華為首領,於1911年11月29日發動了泰山溝農民武裝起義。起義軍攻克了晉南許多縣城。1912年義軍力量不支,漸次走散。鍾仁義因謀倒閻(錫山),被殺害於曲沃上西關。
七十 、八十年代,北堡人民積極貫徹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是侯馬有名的制售石棉瓦、改制機改車的專業村。
經濟
北堡村,在黨的改革開放方針、政策的指引下,進一步引導廣大村民大力發展凌苦土瓦,玻璃鋼瓦和石棉煙囪的生產,他們生產的這些產品遠銷全省各地。大力發展門類眾多的第三產業,使北堡村成為我市富裕程度較高的農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