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北侖地處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部,位於寧波市東部,瀕臨東海,三面環海,北臨杭州灣,南臨象山港。北侖區原為寧波市鎮海縣的一部分,1984年由鎮海縣撤縣分區後所設。北侖區域陸域面積585平方公里,區內有中國港口皇冠之稱的北侖港,有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保稅區、寧波出口加工區等國家級開發區和中信公司獨家開發的大榭開發區。北侖區轄5街道2鎮1鄉,有215個行政村和30個社區居委會,戶籍人口32.57萬,常住人口54.5萬人。經過20年的艱苦創業,北侖區域的開發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昔日一片灘涂地上,現已初步建成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基礎設施良好的臨港新城區,成為寧波市最具增長潛力的經濟強區和利用外資的龍頭,成為浙江省對外開放最重要的產業基地和形象視窗,成為國家級開發區中投資環境綜合評價最好的開發區之一寧波市北侖區位於北緯29°56′282″,東經121°53′052″。地處太平洋西岸,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部,位於寧波市東部,甬江口南岸,東瀕東海,三面環海,北臨杭州灣,南臨象山港,西接鄞州區。
行政區劃
北侖區原為寧波市鎮海縣甬江南岸部分,1984年由鎮海縣撤縣分區後所設,現轄6街道2鎮1鄉,分別是新碶街道、小港街道、大碶街道、霞浦街道、柴橋街道、戚家山街道、白峰鎮、春曉鎮和梅山鄉,共有215個行政村和34個社區居委會,區政府所在地為新碶街道。
現在北侖區域內有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保稅區、大榭開發區、寧波出口加工區等四個國家級開發區。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於1984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總面積29.6平方公里,是中國建區最早、面積最大的國家級開發區之一。二十餘年來,開發區充分發揮招商引資排頭兵作用,引進了一大批事關區域經濟發展的大項目,成為浙江省對外開放的視窗和招商引資主戰場。
寧波保稅區於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是一個享有“免證、免稅、保稅”特殊政策,具有國際貿易、進出口加工、保稅倉儲等特殊功能,實行“境外關外”方式運作的特殊經濟區,是中國大陸目前開放度最大、運作機制最活、政策最優的特殊對外開放區域之一。設立以來,保稅區憑藉區位優勢,深挖潛力,成為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基地,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十五個保稅區中居第三位。
大榭開發區於199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政策。大榭原是北侖區的一個海島鄉。開發大榭島是原國家副主席、中信公司創始人榮毅仁先生在鄧小平南巡後作出的決定。設立以來,大榭島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大榭跨海大橋、環島公路等相繼建成,引進了英國BP石油等一批臨港大項目,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原油中轉基地。
寧波出口加工區於2002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其主要功能是改革加工貿易的監管模式,用優惠辦法吸引外國投資,發展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能力的出口加工工業,以達到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增加就業、賺取外匯等目的。寧波出口加工區位於北侖區大碶街道,總面積3平方公里。
2002年10月,寧波市委、市政府為加快北侖的發展,作出了理順北侖區、開發區管理體制的決定,兩區合併,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
人口面積
北侖區內共有戶籍人口35萬人,常住人口70萬人。(數據更新於2008年1月)
北侖區域陸域面積59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58平方公里,海岸線150公里,是寧波市轄區內海域面積最大、海岸線最長的一個區。
北侖特產
綠色農業
全區經濟特產以水果、茶葉、筍竹為主,有各類果園5萬畝,其中柑桔3.6萬畝,品味獨特的地方名果──北侖金彈全國有名。有茶園面積2萬餘畝,其中名優早茶麵積4000餘畝。有珍貴的苦丁茶資源集中分布在新路林場。有2萬畝筍竹雨用林,主要品種有毛竹、雷竹、哺雞竹、高節竹等。
特色水產
以梅山﹑昆亭﹑三山﹑郭巨為海水養殖重點、以小港、新鈐、亞浦為淡水養殖重點的北侖水產業,養殖面積已達近6萬畝。在數量擴張的基礎上,重點提高建塘標準,抓精品種引進、苗種繁育和多模式養殖,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和綠色無公害品牌。養殖主導產品有泥螺、蠍子、梭子蟹、對蝦等,達上百種品種。
特色養殖
全區以生豬生產為畜牧業主導品種,全年生豬飲料量近20萬頭,其中出攔商品肉豬14萬頭。家禽飼養量200萬羽。近年來,特色畜牧業發展迅速,品種豐富。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有奶牛、水貂、狐狸、鴕鳥、懶兔、波爾山羊、梅花鹿等;特種家禽養殖有肉鴿、鵪鶉、七彩山雞、野雞等。
珍稀動物
鎮海棘螈 隸屬兩棲綱、有尾目、蠑螈科、棘螈屬。僅分布於我國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為我國特有珍稀物種。1932年,首次在寧波市北侖區柴橋(原屬鎮海縣)瑞岩寺森林公園的一個叫阪岙的小山岙里發現這一物種,僅獲一個標本,當時定名為鎮海疣螈。1984年,其種名改隸為鎮海棘螈。這也是我市惟一以寧波地方命名的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國務院在1989年將其定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據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專家的長期觀測,目前分布於北侖林場的鎮海棘螈繁殖群體僅存350尾左右,其種群數量比大熊貓和新疆北鯢等極度瀕危的物種數量還少。
棘螈屬現知有兩個物種,即鎮海棘螈和琉球棘螈(目前僅分布於日本的琉球群島)。根據中國大陸與日本琉球群島的地史變遷資料分析,該屬物種至少已有一百多萬年的歷史,是蠑螈科中典型的孑遺類群,可稱為活化石。
圖1:鎮海棘螈。
圖2:1996年,最早發現鎮海棘螈在這片叢林裡孵卵。
圖3:在四五月份是鎮海棘螈的產卵節拍到的快破殼而出的小棘螈。
北侖氣候
北侖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面臨東海,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颱風、暴雨、冰雹、大雪等災害性天氣時有出現。 全區春季82天,夏季88天,秋季64天,冬季132天。年平均氣溫16.5度,年平均雨量1316.8毫米,雨日150天。年平均有2-3個颱風影響,最多年份出現6個。影響颱風主要發生在7-9月份,8月為最多,9月和7月次之,嚴重影響颱風多數發生在8月下半月至9月上半月,約占70%。年平均雷暴日30.5天,最多的有44天。梅汛期多年平均出現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平均梅雨量244毫米,梅雨日26天。
冬季盛行西北風,氣候乾燥寒冷,極端最低氣溫-6.6度,年平均出現一次寒潮天氣。
春季氣溫開始波狀回升,雨量逐漸增多,東風漸占優勢。
夏季以東南風為主,降水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台汛期,7、8月份進入晴熱少雨的伏旱季節,9月份進入秋季,氣溫開始回落。極端最高氣溫40.5度(2005年7月5日)。
9月份進入秋季,氣溫開始回落。秋季日夜溫差較大,風向盛行西南風,前期受到冷暖空氣交匯影響,有時產生陰雨綿綿的連陰雨天氣,後期多秋高氣爽天氣。
北侖名勝古蹟
總台山烽火台
位於北侖區東南部的郭巨,西接阿育王山脈,北負穿山,南瀕東海,是浙東的重要軍事基地之一。明朝初年就在此設立了千戶所,構築郭巨城,建造郭巨總台山烽火台石屋。
郭巨總台山烽火台石屋位於北侖區白峰鎮北郊外的總台山山頂。總台山又名三塔山,海拔309.2米,是穿山半島東端最高的山峰,同舟山群島的朱家尖隔海對峙,山頂上能清楚地俯瞰北侖港口碼頭雄姿,梅山港、螺頭水道和峙頭洋水面的點點航帆。
烽火台石屋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當時按郭巨城構築,稱為三塔山台,清明沿用。升總台,下轄高山、土澤、觀山、梅山等五個烽火台。郭巨總台山烽火台石屋建築結構獨特,台基用沙土夯成,其上建石屋。台基呈梯形,上邊長7米,下邊長8米,高3.7米。十分堅固。石屋硬似山頂,條石蓋鋪,石柱和石樑採用榫卯結合,四壁孔石壘築,開南廳,設有望窗孔,目前保存基本完整。據民國《鎮海縣誌》載,(總台山烽火台)設旗軍以望聲息,晝夜煙火,互相接應,所望獨遠,故設總台。明朝中葉以來,戚繼光率部抗倭。當地人民英雄抗倭、抗英、抗法等反侵略戰爭的狼煙就從這裡燃起。總台山烽火台石屋是人民民眾不畏強暴英雄抗擊外敵入侵的歷史見證。是一塊難得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基地。
由於該遺址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和發掘利用價值。白峰鎮從五十年代以來每年都有各村、單位、學校自發組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中國小生到總台山烽火台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並結合郭巨人民近代遭受倭寇、日本鬼子轟炸燒殺的歷史事實,學習革命前輩不屈不撓的頑強抗敵精神。1994年11月23日,北侖區人民政府發文公布總台山烽火台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郭巨總台山烽火台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沙溪遺址位於北侖區柴橋沙溪村北部,穿山至白峰公路南側,海拔19米的蛇山東面。1987年,遺址西北部靠近蛇山一側仍為一塊高地,與蛇山東坡相綿延。後因磚瓦廠不斷取土燒窯,高地漸被削平,遺址上部的商周文化層消失殆盡,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也遭到嚴得破壞,現在遺址面積約7000平方米。
通過兩期發掘,發現沙溪遺址並通常意義的遺址堆積,而是一種特殊的大型人工遺址,暫稱“多層灰面”遺址。
“多層灰面”遺址的結構可表述為:以灰面為介質,分作許多呈北(西)向南(東)傾斜的土層。遺址的層位關係既表現為縱向的疊積,更表現為橫向擴張,限於發掘面積,不能清楚遺址的確切層次。已掌握的資料為,“多層灰面”遺址厚度超過1.4米(上部已遭破壞),層次超過10餘層,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
“多層灰面”遺址的堆積成因當為:堆鋪一層較純淨的泥土,略加平整,再在面上拋撒或現場燒草木灰、紅燒土、碎陶器,如此反覆。在這一過程中有意識地形成北高南低的趨勢(可能與遺蹟西北部沿坡地有關)。在發掘過程中,層與層之間的介質聊草木灰外,還有陶塊、紅燒土塊、動物骨片等,而堆土本身的差別十分微小,均接近年在位置的生土。
早於“多層灰面”遺址的文化遺存極為稀薄,主要有幾個灰坑。其中之一為橡子貯藏坑;橡子是一種淀精類食物。從幾個灰坑中的出土陶片分析,與疊積其上的“灰面”遺址同屬一個時期。
關於“多層灰面”遺址的性質,只能從層位介質的內涵作推測分析。草木灰、紅燒土、陶塊均與火有關,除此外,介面上還有不少動物類、魚類的骨頭,當為肉食之剩餘,由此判斷,遺址堆築的每一個介面所對應的是一項宗教性活動,一種儀式。而這一儀式必然與遺蹟的功能有關。遺蹟近海,遺蹟尚“火”、“水火相剋”、遺蹟是否反映原沿海居民對大海疑懼而膜拜的宗教心態有關,則待進一步考證。
文化遺物主要是陶器,石器極少。陶器分夾砂、細泥、粗泥陶等類,其中部分夾砂,粗泥陶胎因未充分加溫呈一種“夾炭”狀態,可見陶坯夾雜有機質。陶器種類有鼎、釜、罐、盤、豆、缽、釜支子等。其中魚鰭形是盆形鼎、竹節把黑陶豆等是良諸文化典型器。繩紋釜、釜支子等又具有河姆渡後續文化特徵,陶器中最大部分是一種粗泥紅陶,器形以小口為特色,種類心矮圈足罐為主,還有繩紋釜、鼎和一種直口缽。這部分陶器具有地域特色,與舟山群島的馬岙遺址相近,是浙江沿海地區一種新的考古學類型。
金雞山向南而下,越過峽谷的沙蟹嶺,就是戚家山了。戚家山山高不足50米,靜靜地橫臥在大地上,四周松柏環抱,環境幽雅寧靜,過去,她曾是清軍重要駐地,如今,是一處絕佳的旅遊勝地。
戚家山古時稱“七家山”,是這裡七座山頭上最後的一座山。浙江提督歐陽利見為抵禦法軍入侵,鼓勵將士在作戰時象戚繼不戚家軍一樣英勇善戰,把“七家山”改為“戚家山”。
戚家山原是雜草叢生之地,但形勢極為險要,前有金雞山作屏障,後有廣闊平原山丘,從側面又可窺視山海形勢,既隱蔽,又安全。當戰爭發生時,能快速地進行伏擊,及時調集士兵,是一處得天獨厚藏龍臥虎之地。歐陽利見在作戰前,親自指揮將士平整土地,在山頂開路、鑿石,花近半年時間,一千多兵士把山巔開鑿得如一塊大平地,比足球場還大。鑿下來的山石就地利用,在山頂四周壘徹成數十間營房和城壘,經初步測算,該城壘(即營壘)南北長150米,東西寬50米,周長達四百餘米,壘高2-2.5米,寬1米餘。在城壘上每隔數米留有暸望孔和槍孔,眺看營壘草木叢生,近看如銅牆鐵壁。壘內有操練場3000多平平米。
營壘北側、南側有營門2座,各築小路一條,直通駐兵各營。中法戰爭時,小港愛國人士樂氏夫人,看到這兩條小路高低不平,又窄又陡,兵士行路不便,自告奮勇出資修築了兩條平板石路。如今,地處戚家山城壘的“戚家山賓館”一側,加強了四周環境建成,戚家山風貌有了極大的變化,各種服務設施如雨後春筍,相繼興起。山下幢幢大廈如山峰林立,條條寬闊道路象銀蛇盤轉。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開發(集團)公司為保護這一海防遺蹟,耗資在南營壘正門中築一條石階路,盤轉山下;又在入口處築一座青石牌樓,上書“戚家山”三字,整修後的戚家山環境更加絢麗,海防遺址顯得莊嚴肅穆。
宏遠炮台是北侖區現存的規模最大的一座炮台,位於甬江南岸笠山上,是甬江口的屏障。笠山高30餘米,巨大的三合土炮台和鋼筋混凝土炮台融為一體,氣勢極為恢宏。
跨步踏上整潔寬大的石睡,可直通山頂炮台。炮台建於中法戰爭後的光緒十三年(1887年),由寧紹台道薛福成創建,同知杜冠英督造,為雙環層半圓型環山炮台,它的視角線達180度,甬江口外數公里海域都在它的射程之內。炮台由石灰、黃泥、沙礫、糯米飯汁混合搗砌而成,用巨大青石壘疊作基礎,有“以柔克剛”之效,置克鹿卜二十四生十寸口徑的後膛鋼炮二尊,重20噸;二十一生的八寸口徑後膛鋼炮一尊,射程有5公里以上,俗稱“炮王”。在山巔還建有營房五所,彈藥庫一所。宏遠炮台建造歷時二年多,共化費白銀七萬五千餘兩。
中法戰爭鎮海之役時,甬江口第一道防線是招寶山威遠炮台和小港的鎮遠炮台。隨著戰爭的逐步升級,炮火射程的伸展,第一道防線已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薛福成綜觀甬江口形勢和地理位置,把第一道防線推遠二公里,在笠山建立了第一道防線,把招寶山防禦陣地成為第二道防線了。薛福成為此寫了一篇銘文曰“宏遠炮台銘”,其銘文的結尾部分載:“笠山地形突出海濱,三面受敵,且據甬江口前路,勢可兼顧諸台,今得此新炮(指克鹿卜大炮),東御蛟門之口,西扼虎蹲游山之險,俾敵艦不敢肆泊內洋;苟練之勤,而用之精,雖鐵甲可破也。抑我聞西洋諸國經營炮台,月異而歲不同,小有利病不憚變通。修改以極其精,其研究無窮期,故措注無敗事,余願與杜君(指杜冠英)及後之任事者共勉斯意,勿謂制勝之方已盡,於此而自足也。”該銘文碑,精雕細琢,碑下伏龜,後因建氣象台,不知去向,實為憾事。
抗日戰爭時期,笠山又增設防禦工事,採用現代最新技術,築起了又一座巨大的水泥鋼筋炮台。1932年夏,德國軍事總顧問佛采爾來甬江口要塞調查,認為笠山原宏遠炮台已不能適應日益發展的軍事需要,擬建新的炮台,把原宏遠炮台台壁作為護牆掩體,在原炮台中心建一座直徑14米、高3米盆式炮台。炮台內安置鏇轉360度鋼軌,使炮台發揮更大的威力。並設高射機槍4挺、20毫米高射炮二門。從1937年抗戰初期到1940年四年時間內,日軍多次對宏遠炮台進行空中轟擊,我炮台對日空軍進行奮力還擊,取得了很大戰績。如1939年6月7日,日機6架飛臨甬江口,在上空盤鏇幾圈後突然向宏遠炮台俯衝,企圖偷襲。高射炮射手們早已警覺,操炮跟蹤瞄準,向第一架日機連發爆炸彈8發,日機尾部冒出濃濃黑煙,墜落在甬江口距岸約800米的海面上,飛行員跳傘後被我軍守備團士兵包圍,舉槍自殺。
笠山下的鎮遠炮台建於光緒六年(1880年),杜冠英督造,台長40餘米,壁厚二米,用“三合土”疊砌而成,置炮五座,營房十一間,初建時用銀六千多兩,在中法鎮海之役時,損耗法軍許多彈力,由於防禦措施得力,炮台完好無損。宏遠炮台建成以後,該台用於後備,只留幾門小炮守衛。如今該台雖損壞嚴重,但基本形狀還在,是我們進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