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物介紹
1950年生於北京。曾任《中國廣播影視》雜誌社副社長,中影廣告公司經理,現為中國電影集團影發行放映公司副經理兼《中國電影市場》雜誌社社長、主編。
人物事跡
自1980年以來,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全國性報刊上發表過論文、述評、通訊等200餘篇,多篇獲獎。
1990年被北京電影學院聘為管理系外聘教師,開授《電影宣傳學》課程。
1992年《北京的胡同》一書出版後,應邀為駐京的各國大使,文化參贊等百餘人講授“北京的胡同文化”。此書前3版已發行10萬餘冊,並被譯成日文在日本大阪國際大學學報上連載。
原文
北京多的是胡同,在高樓大廈的背後,延伸它幽長的影子。這是一座奇怪的城,一方面,讓人感覺都市的現代氣息;另一方面,灰磚灰瓦的四合院和牆上的衰草又寫著滄桑。
記得賈島在詩里說,在異鄉久了,會把異鄉當家鄉的。真是,我在京城裡.就常尋找家鄉的種種印跡。相同之處多了,不同之處也就鮮明。不知不覺在心裡比著。城與城,是不能用簡單的好與壞來說的。城越古舊,文化的沉積就越多。這種沉積不知不覺地滲入鄉人的骨髓,成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明證。
北京的胡同,窄窄的,不急不緩地伸展著,一如一個走過多年滄桑的老人。兩邊的四合院,都敞著門,靜靜地曬太陽。秋陽正好,天也藍。細長的路邊,楊樹、槐樹、柳樹,不慌不忙地擺動枝條。兩棵樹之間,拴著晾衣服的繩,繩上飄著鮮亮的衣裳。有推車的老人,穿著布底鞋,細細地從胡同里踩過。小推車裡是些針頭線腦,鉛筆橡皮,讓人想起舊時的賣貨郎。其實出了巷,就是超級市場,老人的貨是否有買主並不重要,單是那從容優雅勁兒,就讓人心動。再是些孩子們,在胡同里跑過,打破胡同的寧靜。
在我的家鄉,那座同北京一樣古舊的城裡,也有著如血殘陽里滿是蒼涼的歷史。我讀書的國小校,在一條長長的小巷裡。小巷的路邊也有槐樹、柳樹。校門口有推車的老太太,賣冰棒,賣各種糖果。那種糖果很便宜,一分錢、兩分錢都能買得到。下課的鈴聲一響,小車旁就湧起了一堆的孩子,用手裡的幾分零錢換糖果,甚至在上課的時候,嘴裡還偷偷含著糖。那些糖大多沒有糖紙,有糖紙的要貴些。小姑娘特別喜歡那種玻璃紙,能用它做各式小人兒。於是便央了大人到果品店裡,挑那些包著好看玻璃紙的糖。糖吃了,紙卻捨不得丟,壓平了,積成厚厚的一沓,拿出去和別人換自己沒有的圖樣兒。然後躲到小屋裡,折小人兒,想像著自己就是那身著華彩的小公主。
我的家,也曾在小巷的大院裡。院裡有槐樹,也就有了槐樹飄香和落花如雪的季節。小院裡的人們喧喧鬧鬧又扎紮實實地過日子。槐樹下的鐵絲上,也是掛著隨季節變換的衣裳。槐樹下的皮筋上,是唱著童謠一代又一代的小姑娘。
我從小巷裡的學校、小巷裡的家走出來,穿梭於都市林立的高樓間,卻無法抹去太多帶著塵埃氣息的舊事。生活於現代的都市,卻擺脫不了回歸從前的願望。也許,越現代的東西,越讓人覺得少情感。如同在電腦上寫字,少了些許麻煩,也少了見字如人的溫情。而有時,越是現代的東西,越是屬於有錢人。但是常常地,快樂並不因為富貴而多一點。胡同里的一切都故舊,卻不因此而少了快樂和溫情。
黃昏時,我站立在北京胡同口,夕陽從樹梢頭,從屋頂的草叢上灑下的光輝,給胡同染上一層淡淡的紅色。那些湧進胡同的車鈴聲。讓靜寂的胡同變得熱鬧。隨後是家家戶戶炒菜做飯的響動。香氣開始在空氣里散開。等到夜色初升,樹下就多了聊天的人。月滿樹梢,喧鬧過後的胡同再次沉寂,靜待又一次的黎明。
我沒有在北京的四合院裡住過,但是我堅信,我懂得那一種感覺。那裡所有的溫煦、質樸和對待生活的韌性是我所熟識的。這恐怕是我生長的家庭和我成長的城市所給予我的唯一不變的東西。
有一天,北京的胡同會像曾經居於其間的人一樣悄然地逝去。但是他們留給這塵世的一種精神卻永遠不變。
北京胡同簡介
作為北京街巷概稱與代表的“胡同”,不僅構成了北京城的交通網路,關係到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託,北京居民生息活動的場所,並從而成為北京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台。時代變遷,政局嬗替,世事滄桑,人情冷暖,風風雨雨,恩恩怨怨,幾多生死,幾多悲歡……既在這個舞台上不停頓地上演,又在這個舞台上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