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北京猿人是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化石。1918年,瑞典學者安特生便在北京周口店發現了動物化石堆積。1921年他於龍骨山北坡發現後來聞名於世的北京人遺址。從1927年開始,中國學者陸續參加主持北京人的發掘。從1929年至1937年,共發現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5個。1937年因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而中斷。這些頭蓋骨化石連同其他珍貴標本都保存在北京協和醫院。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這些標本下落不明。
特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恢復了在周口店的發掘工作。至今共發現40個以上個體的猿人化石。經測定,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0萬年~20萬年前,地質年代屬更新世中期。北京猿人頭蓋骨的特徵是:頭頂低平,前額後傾,眉骨粗大且左右相連,平均腦量為1043毫升,介於猿和現代人之間。下肢骨胳的大小、形狀、比例基本上具有現代人的特徵,表明北京猿人已能直立行走。上肢骨胳與現代人更接近,說明他們的上肢已能進行與現代人十分相似的活動。 北京猿人身長156~157厘米。群居洞穴,從事狩獵和採集,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和骨器。北京猿人已經知道用火。1966年,一具北京猿人頭蓋骨再次出土,形態特徵較以往發現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具有更為進步的性質,說明北京猿人的身體結構在不斷地向現代人方向演變。北京猿人的發現,對研究人類發展史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