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學

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學

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學的前身是北京藝文學校,是著名教育家,革命先驅高仁山先生在1925年聯合著名大學從事教育的工作者創辦的,高仁山為首任校長。 藝文中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參加過各種革命活動和遊行,著名的“一二·九”運動、1926年的“三·一八”集會遊行都有學校進步同學的參加,和劉和珍一同遇難的陳時棻就是藝文中學學生。抗日戰爭時期,學校成立了地下黨組織,在校內從事革命活動。藝文中學還是一個研究和實驗中等教育的學校,採取道爾頓制教學原則,即少灌輸、多自學,發揮智力特長、發展個性,在其他學校都實行班級授課制的時候,藝文學校就倡導自學輔導制,讓學生可以較大幅度地支配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高仁山先生革命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引領下,藝文中學為祖國培育了許多優秀兒女,造就了大批有志之士。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1年,藝文學校更名為北京市私立藝文中學。1952年,藝文中學由國家接管,命名為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學。1962年,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在市教育局長韓作黎陪同下到二十八中視察,學校確定為吳晗副市長試點學校,並增大量圖書給全校師生。1962—1966期間,北京二十八中由於學校管理科學,教師隊伍水平較高,連續幾年高考成績顯著提高,受到市教育局的表揚和重視。

校風面貌

在此後的各個發展時期中,學校一方面繼承發揚了過去的治學傳統和良好的校風、學風,一方面又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全日制中學。學校建立了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德育教育體系,努力使“愛祖國、愛集體、勤奮學習、遵紀守法、最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在校內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秩序和學習風氣,建立起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在教學方面,不僅引導學生要學會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會學知識;不僅強調學生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多年來學生的學習基礎紮實、能力較強、分化較小、成績提高顯著。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隻以愛國志士梅貽瑞先生、著名物理學家于光遠、特級教師陳毓秀老師為代表的優秀教師團隊,70餘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合格畢業生。人民藝術家、革命烈士王大化(又名端木炎),原北京市市委副書記劉仁,原北京市政法委書記黎光、原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張香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張榕明、法學界泰斗江平,著名軍旅作家蘇策都曾在校就讀。

1999年,隨著西城區教育資源的重新最佳化整合,北京市第六中學和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合併為北京市長安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