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成立於1982年(原為研究室,1986年改所),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社會學專業研究結構之一。第一任所長宋書偉,副所長王因為,第二任所長王煜,副所長戴建中,現任所長馮曉英,副所長戴建中。
20世紀80年代,社會學所承擔了國家“七五”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發表了一批社會學專著、論文和調研報告。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中國社會學會共同主辦中國社會學函授大學,培養了3萬多名大學生,為中國社會學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
20世紀90年代,社會學所繼續承擔國家“八五”、“九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對改革開放中的重大社會問題做了深入研究,完成了一批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包括《中國中等城市調查與分析》、《社會整體結構與多維分析》、中國社會階級、階層結構變遷,新時期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等。成為北京市委市政府信得過、用得上、離不開的專業社會研究結構。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學所確立了以城市社會學為主的發展方向,加強了所級建設,吸收了一批研究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新鮮血液,繼續承擔了多項國家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獲得了十餘項國家和北京市級獎勵,保持和發展了在社會學界的學術影響。
目前社會學所有科研人員16人,其中研究員3人,副研究員7人,助理研究員6人,其中博士5人,在讀博士3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人口與性別、社會分層與流動、社會組織、社會管理、勞動與就業、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社會心理、婚姻與家庭、犯罪問題、社會發展理論、社會研究方法等。20多年來,共發表學術專著20餘部(不含合著),論文、研究報告1000餘篇。
社會學所重視與國內外社會學界同仁的學術交流,每年舉辦學術交流活動,接待國外學者來訪,提倡、支持青年社會學沙龍,組織了3次全所規模的國外學術考察,另有多人赴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瑞典、澳大利亞、紐西蘭、巴西、日本、韓國、越南、高棉、印度等國及台灣、香港、澳門訪問、講學。
今後,社會學所將繼續緊密結合我國特別是北京市落實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際,研究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的課題。在重視基礎理論研究,推動學科建設的同時,立足北京,面向全國,加強套用研究和對策研究,探討我國特別是北京市社會發展的規律,為社會協調發展和政府巨觀決策提供依據,為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提供諮詢。既要保持個人固有的學科領域,爭取在基礎理論的研究上有所創新,又要適應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門、社會各界的要求,發揮科研集體的優勢,開展對策性研究,逐步創建具有首都特色的城市社會學流派。
學科隊伍:所長馮曉英 副所長戴建中, 現有研究人員l 7人,其中研究員4人,副研究員7人,助理研究員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