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中國近代專業音樂教育初創時期的高等音樂教育機構之一。1922年12月在原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基礎上成立。校長蔡元培兼任所長,蕭友梅任教務主任,實際主持所的工作。教師多為原研究會導師楊仲子、王露、趙子敬等,又聘劉天華任國樂教師,趙年魁、全樹蔭任小提琴教師。該所簡章提出“以養成樂學人才為宗旨,一面傳習西洋音樂(包括理論與技術),一面保存中國古樂,發揮而光大之”。該所設甲、乙種師范科及各項選科。1923年有學生44人,其中甲種師範科 8人(僅設了甲種),余皆選科。選科生中在北京大學本科及預科肄業的占四分之一,選學科目以音樂理論和西洋弦樂器為多,學習成績採用學分制評定。各科畢業均不限年數,凡修足規定學分者即可畢業。1923年4月,該所還成立了一個15人的小型西洋管弦樂隊,由蕭友梅任指揮,曾在傳習所師生經常舉行的音樂會上,演奏L.van貝多芬的第5、第 6交響曲,以及蕭友梅創作的管弦樂曲《新霓裳羽衣舞》等,均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該所辦學近5年,曾培養出譚抒真、吳伯超、鄭穎蓀等音樂人才。1927年因軍閥政府停撥經費而停辦。配圖
所屬分類
中國音樂教育中國近現代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