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簡介
傳統優良,歷史輝煌:
歷經105年的風雨坎坷,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嚴謹求實的優良學風長盛不衰。1903年開設中國史學門和萬國史學門,民國初年增設歷史地理學、考古學、史學理論與方法、專門史等課程體系。新文化運動中在陳獨秀主持下,北大史學學科體系改革,與國際接軌,得風氣之先。1919年五四運動後期史學門改稱史學系。李大釗、朱希祖、馬敘倫、馬衡、葉瀚、陳漢章、陳翰笙、陳衡哲、馮承鈞、何炳松、傅斯年、陳寅恪、李濟、董作賓、孟森、錢穆、陳垣、陳受頤、顧頡剛、范文瀾、馮家升、張星烺、劉崇鋐、毛子水、姚從吾、鄭天挺等史學大師先後在此執教。1952年院系調整後,清華、燕京等名校的史學精英匯入北大,翦伯贊、向達、張政烺、鄧廣銘、齊思和、楊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鐵崖、邵循正、蘇秉琦等名師雲集,再創輝煌。
學科齊全,實力強勁:北大1998年獲得首批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本系還設有歐洲研究中心、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希臘研究中心、東北亞研究所、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現代史料研究中心、中外關係史研究所、孫中山思想國際研究中心、當代企業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中外歷史文化交流中心、人才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全系目前承擔國家、教育部、省市、自治區和學校各類項目48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類項目20項,學校和其他項目17項。
師資一流,結構合理:
師資隊伍的建設向國內外開放競爭,擇優選用一流人才。本系目前正承擔教學科研工作的專職教師共有64人,其中教授33人,國內外名校博士學位者42人。一大批年富力強的中年教師已經脫穎而出,進占學術前沿,成為科研與教學的主力軍。部分老一輩史學家仍在指導研究生,承擔項目,筆耕不輟。新一代史學新秀正在茁壯成長,銳意進取。大多數學科方向都有國內外公認的學術帶頭人(詳見導師介紹)。本系特聘長江學者有美國賓州印第安納大學王希教授,兼職教授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金沖及先生、國家博物館朱鳳瀚先生、故宮博物院朱誠如先生等。
人才培養,質量至上:本系一直追求高水準的教學質量,嚴格控制招生數量。在研究生培養中率先實行了博士論文匿名評審和導師在答辯中迴避評議的制度。1999年以來在歷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獲得2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在教學網路化、課件多媒體化、資料數位化等方面力爭走在前列。中國史課程與教材八十年代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997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3年配上多媒體課件後又獲國家精品課程獎。主幹課程多已製作多媒體課件並掛上網站,30%的課程開設了網上討論和提交作業功能。
潛心研究,精品創新:本系學風是潛心治學,不追風逐浪;努力創新,貴精不貴多。據初步統計,2001—2004年在CSSCI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3篇(其中《中國社會科學》5篇,《歷史研究》32篇),出版專著、論集、教材、譯著等共86部,承擔著國家項目13項,省部級項目54項。在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地理學等研究領域中保持著傳統優勢,成果豐碩,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一些專門史如中外關係史、政治制度史、北方民族史、環境史等陸續取得新突破,形成新方向。繼史學理論大師翦伯贊之後,羅榮渠先生批判性地吸收中外史學理論新成果,創立了有世界視野和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史學理論新體系。他的後繼者們堅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將現代化與發展理論與史學研究相結合,成果迭出。
走向世界,強強合作:
本學科大力推進改革開放與國際化,拓展海內外學術合作交流,先後同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荷蘭、韓國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十幾所一流高校的相關係所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平均每年在校留學生和國外各類進修生40多人。根據交流協定每年派赴海外深造或講學的教師、研究生及本科生20多人。積極進行國內外的合作研究、召開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等。英國牛津大學副校長、法國史教授Colin Lucas為本系榮譽博士。擔任本系客座教授的海內外一流學者有:美國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柯偉林教授(William C. Kirby)、政府學系前主任馬若德教授(Roderick MacFarquhar)、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葉文心教授、歐洲聯盟前駐華大使、哈佛大學魏根深教授(Endymion Wilkinson)、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巴黎高師副校長巴斯蒂教授(Marianne Bastid-Bruguiere)、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漢學系主任羅梅君教授(Mechthild Leutner)、日本東京大學池田溫教授、京都大學谷川道雄教授、杉山正明教授,早稻田大學依田熹家教授、關西大學大庭修教授、韓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金俊燁教授,美國加州厄文大學陳勇副教授等。我系與國內兄弟院校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史學同行更保持著頻繁而密切的合作交流關係。
從優擇業,服務社會:一百多年來,本係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本科、研究生4500餘名,許多人成為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的帶頭人,更多人在政府部門、經濟管理、財政金融、文化事業、新聞傳播、國際交流等領域擔任重要職務並做出傑出貢獻。2002—2004年間本系碩士生畢業率為87%,共畢業110人,其中9.2%攻讀博士學位,19.4%到高校工作,8.3%到科研機構,17.5%到黨政部門,12.3%到傳媒出版單位,18.5%出國留學,3.7%到公司企業工作。同期博士畢業率78.4%,共畢業80人,56.9%到高校任教,27.6%到科研機構,6.3%到傳媒出版單位,5%攻讀博士後,2.5%出國,1.2%到公司企業工作。
專業設定
北大歷史系本科學制四年,分歷史學和世界史兩個專業。入學第一年不分專業,統一
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外語課程。第二學年初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選修專業課程。
歷史學專業本科生主要學習中國史的基本知識,了解中國文明的一般發展歷程和中國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學術史和最新動態,接受史學理論、外國語、斷代史與專題史、文獻學、史料學、歷史地理學及文化人類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世界史專業本科生主要學習世界史的基本知識,了解人類文明的一般發展歷程和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歷史研究基本方法、學術史和最新動態,接受史學理論、外國語、史料學、地區國別史、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國際關係及文化人類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有導師指導學生進行文獻考訂、田野考察等科研訓練,指導學生完成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
掛靠機構
掛靠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科研虛體機構
序號 | 機構名稱 | 負責人 | 成立時間 |
1 | 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 | 董正華 | 1987-1-1 |
2 | 東北亞研究所 | 宋成有 | 1993-6-18 |
3 | 當代企業文化研究所 | 王天有 | 1995-3-1 |
4 | 孫中山思想國際研究中心 | 徐萬民 | 1998-12-7 |
5 | 現代史料研究中心 | 楊奎松 | 1999-7-1 |
6 | 中外關係史研究所 | 王曉秋 | 2000-5-1 |
7 | 希臘研究中心 | 彭小瑜 | 2000-12-1 |
8 | 國際東亞學研究中心 | 郝 斌 | 2001-3-1 |
9 | 歷史文化研究所 | 張希清 | 2002-2-27 |
10 | 明清研究中心 | 王天有 | 2002-7-17 |
11 | 東南亞學研究中心 | 梁志明 | 2002-8-1 |
12 |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 林被甸 | 2003-7-25 |
13 | 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 | 岳素蘭 | 1990-10-1 |
14 | 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 | 牛大勇 | 2003-8-29 |
15 | 歷史地理與古地圖研究中心 | 李孝聰 | 2004-5-20 |
16 | 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研究所 | 楊重光 | 2005-9-29 |
17 | 中韓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 王春梅 | 2007-5-17 |
18 | 孫子兵法研究中心 | 劉華祝 | 2007-5-17 |
19 | 台海兩岸現代化研究中心 | 楊奎松 | 2007-11-15 |
20 | 歷史人物研究中心 | 徐 勇 | 2007-11-15 |
21 | 韓半島研究中心 | 牛大勇 | 2007-11-15 |
歷史沿革
歷史學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史學堂, 是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史學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師大學堂遭八國聯軍毀壞。1902年末,中國政府在恢復京師大學堂的章程中,規劃設立史學目,1903年改設中國史學門和萬國史學門。次年夏,京師大學堂開始進行預備科和師範館的史學教育。1910年3月,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相當於四年制本科)的中國史學門開始招生。
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1912年5月改為國立北京大學。新文化運動中,北京大學的史學教育多方吸取近代世界新的科學理論、方法和知識,力求使學生獲得廣博的基礎知識,打下厚實的學術功底,練就精深的專業能力。五四運動後,1919年8月,校評議會依新制將中國史學門改稱史學系。
1937年7月,北京大學史學系的建設被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所打斷。部分師生隨校內遷,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相關科系合組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歷史社會學系。抗戰勝利後,北大史學系1946年隨校北上復原。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學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時,由於清華大學歷史系和燕京大學歷史系一部分骨幹教師的匯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師資陣容進一步壯大,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益發突出。隨著形勢的發展,考古專業1983年從歷史學系分出,獨立成系。
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進程中,歷史學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歷史目光和淵博知識的人才,在各條戰線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從歷史學系畢業的學生中,成長出一批批著名學者、革命者、愛國志士和社會賢達。在歷史學系的教師行列里,湧現過李大釗、朱希祖、馬敘倫、馬衡、陳寅恪、陳翰笙、傅斯年、李濟、董作賓、孟森、錢穆、陳垣、陳受頤、顧頡剛、馮家升、張星烺、劉崇鋐、毛子水、姚從吾、鄭天挺、翦伯贊、張政烺、向達、鄧廣銘、周一良、齊思和、楊人楩、邵循正、蘇秉琦等傑出的史學家。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嚴謹紮實的治學態度,承前啟後,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