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五十年前的1958年,伴隨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的大趨勢,在原來的包家店鄉敬老院的院子裡,創辦了全自治區第一所農業中學。
1956年冬,包家店和其他地方一樣建立了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由原東三鄉(樂土驛鄉、塔西河鄉、保全、林鳳鄉)組建了“火箭公社”,由原西三鄉(新合鄉、東頭鄉、涼州戶鄉)組建了“衛星公社”。到1959年又合併為包家店公社。包家店農業中學的學生就來自這些地方。建校初期,學校實行“半耕半讀”雙軌制,師生實行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當時學校有兩個班,學生八、九十人。當時學校的教室、辦公室及食堂等都是土木結構,面積約有300平方米。開始的時候使用國小的教室上課,即早晚農中的學生上課,白天的大部分時間農中學生到地里去幹活,國小的學生再上課。由於農中招生時的學生水平不一,有國小程度的、有中學程度的、還有文盲,學生的成績差別較大。還有個別學生帶小孩上課。後來發展為(農技、財會、畜牧、師資)四個班,有學生150人左右。創辦初期時的教師有頡明(1959年從涼州戶學校調入,民辦教師,後轉為公辦教師,現已退休)、馮雲章(支邊青年,安徽徐州農校畢業,植物栽培專業,現退休居住在珠海。)老師,仇美琴(後調昌吉,現無聯繫。若健在現 在也應該七十多歲了。)老師、首任校長賈英傑(後從我縣一小退休)。學校另安排有一名會計,一名生產員。
發展歷程
學校當時有土地近800畝,(分布在原保全鄉和林鳳鄉—現 在的大莊子村和保林二隊、保林十隊)(現 在許多人仍然習慣上把包家店十隊稱為農中)分為實驗田和口糧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高粱、西瓜等農作物。學校還養有牛、馬、羊等。學生農閒時集中上課,農忙時主要參與除草、收割等大型勞動。學校實行統一管理,集中食宿。雖然條件比較艱苦,但全體師生始終保持著樂觀向上、艱苦奮鬥的精神,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1959年11月,馮雲章老師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寫了一篇專門報導包家店農業中學的文章,報送新疆日報社。新疆日報社專門派兩名記者到包家店農業中學採訪。在這裡,記者看到了學校生產出的各種產品,看到了學生寫的各種日記和專欄,聽到了公社領導(書記曹明壽、社長趙巨德、副社長孫長貴)的親自介紹,很受感動。1960年2月,新疆日報社發表了頭版頭條的新聞稿件《一面生產,一面教學,包家店中學欣欣向榮》和專題社論《進一步辦好農業中學》的文章,號召大家向包家店農業中學學習,並向全疆推廣包家店農業中學的事跡。由於學校規模、建制都處於自治區領先地位,加之辦學成效顯著,所種實驗田的成果在當地推廣收到較好的效果,為此,學校被評為“昌吉州文教先進集體”、“自治區文教先進集體”稱號。馮雲章同志被評為全國文教系統勞動模範,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會。
1961年,由於受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學校糧食緊張,學校停辦,被迫解散。賈英傑同志被調到塔西河學校。
1962年包家店農中恢復,韓其雲同志從原謝家戈壁學校(現新湖農場七場)調任包家店農中校長。學校搬遷至原包家店機耕隊院內。1964年左右學校又停辦。
1965年3月,第三次恢復起來的農中招進了一批學生。同年九月又招進了第二批學生,建有兩個班,有學生八、九十人。韓其雲同志擔任校長,教員有陳誠全、仇美琴、馮雲章等人。學校搬遷至保林大隊院內,直到1968年6月20日學校再次解散。學校成了一個農業生產單位,學生一部分參加了公社民兵連,一部分被招工,一部分當了民辦教師,還有個別人擔任了生產隊的會計等職務
1968年以後畢業出來的學生,現 在有很多人都工作在包家店學校。(其中一部分已退休)。
1975年又恢復農業高中班,重又組建了教學班子,教師有高玉亮、毛占忠、董生全、馮曉紅、阮樹華、馮允章、郭戰文、李發科等人,董生全任學校的校長,學校的校址仍在原校址,班級規模兩個班,學生60人左右,1982年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包家店中學重新選址重建(即現 在包家店學校校址)當年修建了磚混結構的教室兩棟約500平方米,辦公室208平方米,學生食堂168平方米,開創了我縣農村第一個用磚修建教室的先例。
當年招收職業高中班兩個(除本鄉鎮的學生以外,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自六戶地鄉、北五岔鄉、樂土驛鄉,學校專門安排學生宿舍供學生居住),國中班四個,1983年李建南調任學校校長,新招國中班3個,教職工40餘人,1984年8月李世成任學校校長,劉光瑞任副校長,劉永德任學校教務主任,招收國中學生兩個班,職高班兩個,1986年劉光瑞任學校校長到1988年3月,這時學校有高中班3個、國中班8個、教職工50餘人,1988年郭占文任學校校長,1989年修玉章任學校校長,,89年秋天塔西河國小國中班不再招生,併入包家店中學,故招收初一年級4個班,職業高中一個,學校共有12個班級。
1990—1991學年,學校共有11個班,初一(4)個班,初二(3)個班,初三(3)個班,農業職高1個班,在校學生總人數441名,教職工共有46名。當年重新修建學生食堂一幢,約360m2 ,修院牆約600米,栽種樹400餘棵。
1992年,學校職業高中不再招生,由縣一中統一招生。根據韓其雲、陳西貴、徐敏謙、馮雲章、張宏雲、劉光裕等同志回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