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作為《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書籍、《芝加哥論壇報》年度最愛書籍。《勢利》 的每個章節都讓人在拍案叫絕之餘冷汗直冒。正所謂,上帝創造世界,同時也創造了勢利眼。古往今來,勢利眼無處不在。攀比學歷、攀比孩子、攀比出身;政治勢利眼、俱樂部勢利眼,不同品味之間的互相鄙視,等等。約瑟夫·艾本斯坦用自己犀利、幽默、諷刺的筆調,描摹了現代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勢利眼行為,從教育、職業、消費、藝術、文化乃至飲食、穿著等多個方面講述了勢利如何運作。書中對所謂上流社會和中產階級的調侃、戲弄更讓人忍俊不禁。
書中金句、警句俯拾即是,例如:勢利眼必須時刻尋找勝人一籌的感覺;勢利眼只有一個標準,就是比較;勢利眼的快樂在於被上位者高看一眼,或者和自己嫌棄的庸眾拉開距離;勢利的另一面表現在總是渴望比朋友或鄰人略勝一籌,換句話說,比自己的妹夫多賺一百美元就是富人;要讓友誼牢固,最好是兩個朋友中的一位自以為比另一位高一等。
這些浮華喧鬧、可嘆可笑的表象忍不住讓人深思,勢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勢利眼?該如何避免勢利?而這些問題,也是作者努力探究的。
內容簡介
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個大勢利眼,喜歡誇耀自己錢多和娶俗氣的女人。
維吉尼亞·伍爾夫在《我是勢利眼嗎?》一文中承認了自己的勢利傾向,她與牛津大學政治哲學家以賽亞·伯林晤面後,寫信給友人說:“我認為他是個吞火的小丑。”伍爾夫還用勢利對付文壇對手,曾經攻擊才華遠超於她的詹姆斯·喬伊斯“毫無教養”。
普魯斯特早年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勢利眼,晚年卻變成一名最偉大的勢利眼鑑別家和批評家。他認為勢利“是對與性格無關之物的贊慕”,即對表象的過分重視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喜歡到餐廳一類公共場所去試探自己的名氣,如果沒人認出他(這是常事),他還會有點失望。
安迪·沃霍爾一直都無比渴望成名,但他絕對不盲目。他對社會地位的一套體系有非常明確的認識,知道如何從曼哈頓廣告和藝術界一點點積累時尚圈最強大的人脈資源。他尚未成名之時就醉心於與名流交遊。杜魯門·卡波特回憶說,安迪·沃霍爾有一段時間每天都給他寫信,還總在他家門口轉悠。
蘇珊·桑塔格的魅力究竟從何而來呢?答案就在於她將勢利心態和自我推銷的技巧成功地結合了起來。桑塔格的出版商將她精心包裝成一個深邃、美麗、前衛、法國化的嚴肅知識分子,只有在美國這個追捧歐洲文化的勢利心態以及文化自卑感揮之不去的地方,她才能夠獲得現有的成功。
無論是豪門貴胄還是販夫走卒,無論是社會名流還是凡夫俗子,人人都擺脫不了骨子裡的勢利心理。勢利眼就像細菌一樣,無處不在。作者以美國社會為例,分析了人們的種種勢利心理,旁徵博引,揮灑自如,文筆之詼諧,讓人不時捧腹大笑,笑過之後又禁不住冒一身冷汗,原來自己的勢利眼心理一點兒也不比別人少。
作者&簡介簡介
作者
約瑟夫·艾本斯坦(Joseph Epstein)
出生於猶太家庭,美國著名散文家,西北大學文學教授,《美國學者》 雜誌主編,《紐約客》專欄作家,文化批評家,著述甚豐。2003年,被國家 人文基金會授予國家人文學科獎。
作品有:散文集《熟悉的領域——美國生活觀察》《似是而非的偏見》 《八卦:人類的非凡追求》《嫉妒:第七宗罪》;短篇小說集《高爾丁的男 孩們》等。
譯者
馬紹博
青年譯者,上海外國語大學翻譯碩士,已出版《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 、《勢利》 等多部譯作。
目錄
第一部分
彼此彼此 003
勢利小人論 013
勢利如何運作 020
民主勢利眼 028
職業攀比心 038
嗚呼!貴族,你到底在哪兒? 047
階級(幾乎)“下課” 063
品味不錯 073
勢利絕跡之境 083
對地位的精妙迷戀 091
第二部分
我心交付與貪婪 103
名校勢利眼 115
親愛的老耶佛頓 122
俱樂部勢利 135
知識分子勢利眼,或曰(不計其數的)少數幸運兒 146
政治勢利眼 158
同性戀和猶太佬 167
“同樣的新玩意兒” 178
少打名人牌! 191
令人琢磨不透的名氣 203
崇英、崇法與種種崇外怪癖 212
勢利眼的餐桌 226
局內人的藝術 239
尾聲
局部沉疴 255
相關書目 266
譯後記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