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論為指導,對作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最基礎的經濟理論--勞動價值論進行了新的梳理,並以此為基礎,運用現代經濟學中的有用工具,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價格理論。本書在馬克思《資本論》原理和方法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性的觀點,如生產力的硬要素和軟要素分析,經濟的二重性原理分析,從部門價值到社會價值的價值轉形分析,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競爭價格和壟斷價格分析等等。本書既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原則,又把現代經濟學中的相關成果吸收進來,並對資本主義國家中的馬克思主義者和非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有關經濟學原理的論戰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全書內容豐富,邏輯嚴謹,是富有重大理論價值的學術性著作。
後記
當筆者終於寫完本書的最後一個字元時,不禁感到如釋重負。看到自己數年的所思所想,能夠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在自已面前的時候,相信每一個有過這種經歷的學人,都會為自己所取得的這種成就而暗暗自我陶醉一番。當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像對待一塊抹布那樣打算扔掉的時候,我卻從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感受到了閱讀和思維的樂趣,並最終把這種樂趣,通過這本書所跳躍著的文字,通過筆者眼中的美妙音符,呈現在自己和讀者面前。這些文字能否為讀者所接受,這不是由我所能左右的,屬於非可抗力的因素;但這些文字作為自己的真誠奉獻,卻是筆者完全可以、也願意和能夠打保票的。
自1986年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到中共中央黨校工作後.筆者雖然在教研部門工作至今,卻極少直接從事《資本論》的教學工作。然而,筆者的工作性質,卻決定了對馬克思主義基礎經濟學理論是迴避不了的。無論是教學活動(包括對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的教學),還是研討活動,學員們提出的問題最多、最尖銳的,恰恰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這種狀況,促使筆者要下功夫,來較為深入地研究馬克思本人在經濟學問題上的基本觀點,研究現代社會中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者和挑戰者對這一理論的各種質疑,研究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對相關理論問題研究上的長處。應該說,國內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基本上是在一個比較封閉的環境中進行的,或者說,是由建國初蘇聯的研究模式、研究思維中演化過來的,與非社會主義國家的熱鬧研究景象是相隔絕的。這是我們不應該有的學術氛圍和狀態。但我們現在對這種學術狀態的打破,恰恰是在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那裡,而不是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那裡,儘管這是最需要我們在世界視野中來從事的工作。然而,即使是這種封閉狀態中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和宣傳,也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弄得像亂麻一樣,以至於何新先生激憤地宣稱,中國沒有懂得馬克思經濟學的人。這話雖然偏激,但也道出了我們對馬克思經濟學在理解上還存在著很大偏差的實情,這也是我們在讀教科書和讀馬恩原著時感覺兩樣的緣由所在。究其原因,除了我們自身的努力外,應該說,馬克思本人獨特的經濟學研究方式和敘述方式,也是使我們產生困難的一個很重要因素。因此,不但我們,就連列寧也認為,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夠讀得懂馬克思。《資本論》新英譯本導言的作者、比利時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歐內斯特·孟德爾更是認為:“當代沒有哪種學術努力像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一再攻擊那樣顯然是建築在根本誤解上的。”①。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首先必須在認識問題的方法論上,有一個不同於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思維方式的根本轉變。
和其他經濟學相比較,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問題分析的透徹程度和本質程度,是得到了人們的公認的。但這種公認,並不意味著每一個人都能理解和接受馬克思在經濟學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結論。筆者認為,這其中,最機械地對待馬克思觀點的,莫過於對馬克思所預言的資本主義經濟方式崩潰問題的誤讀。在《資本論》第1卷中,馬克思有一段經常被各方人士所引用的話,這就是:“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
……
作者簡介
賈華強,1961年生,198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並被聘為國家圖書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常務理事及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經濟學會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等。
目錄
第一章勞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礎
第二章經濟的二重性原理
第三章價值決定及有關問題(上)
第四章價值決定及有關問題(中)
本書重要概念表
重要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
也正因為勞動力商品所具有的這種與勞動者人身相依附的特徵,和各種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在生產過程中的被動角色相比,勞動力商品雖然在生產過程中也是一種勞動工具,但他在生產過程中是具有能動特性的。一根木頭,如果把它放人生產過程,是不會由於它的喜怒哀樂而自動加快或放慢生產進程的;加工後的木材,也不會由於它的喜怒哀樂而自動增加或降低了其中的木頭含量。但勞動力商品就不同了,它要靠勞動者本人來發揮作用。勞動者由於具有能動作用,因而在一天8小時的購買期中,他可以累死累活地乾,也可以一張報紙讀半天地乾;可以緊緊張張地乾,也可以輕輕鬆鬆地乾。因此,同樣的一個勞動者,既可能一天推動其他生產要素生產出lO件產品,也可能一天推動其他生產要素只生產出1件產品。這表明,在實際勞動之前,勞動力只是作為一種能力,作為勞動的可能性,被企業主購買過來的。只有當它讓渡給企業主之後,在進行實際勞動時,這種能力才能真正表現出來。因此,人類社會在發展中便設計出了許多對勞動者進行監督的制度,在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影片中,甚至還需要企業主親自上陣,透過監視器來監督勞動者的勞動狀況,但並沒有聽說人們對木頭本身、對機器本身也設計出了這些制度,以防止這些木頭、機器偷懶。
勞動力商品在具體形態上的這些特徵從抽象的角度看,在經濟學上是具有重大意義的。由於木頭經過生產過程後並不會增加其在新產品中的物質量,因而它們在新產品中形成的價值,
只能是其原有的價值量。和木頭的情況相反,由於勞動力的發揮具有彈性,因而它的使用既可以使其結果大於其成本,也可能使其結果小於其成本,是一個具有彈性的變數。正因為這樣,
一個社會提高勞動效率的關鍵,並不在於如何設法使一噸重的木材,經過一個生產流程之後變成了兩噸,而在於如何設法使一個勞動者作為兩個標準勞動者來發揮作用。因此,從價值的角度看,勞動力的使用狀況是使商品能否產生價值增值的關鍵。這正如馬克思所說:“包含在勞動力中的過去勞動和勞動力所能提供的活勞動,勞動力一天的維持費和勞動力一天的耗費,是
兩個完全不同的量。前者決定它的交換價值,後者構成它的使用價值。”①企業不僅要使勞動力的使用本身能夠收回其費用成本,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對勞動力商品的合理、有效的使用,
使它還能夠形成一個新增價值即剩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