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村[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昔馬鎮勝利村]

勝利村[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昔馬鎮勝利村]

該行政村隸屬盈江縣昔馬鎮,地處昔馬鎮政府所在地,交通方便,距縣城54公里。東鄰太平鎮龍盆村,南鄰昔馬鎮團結村,西鄰那邦鎮街道村,北鄰昔馬鎮保邊村。轄山樑子、雙坡一組、雙坡二組、王家寨一組、王家寨二組、街子一組、街子二組、何家腳、秋場坡、石樁腳、黃蓮河一組、黃蓮河二組、黃蓮河三組、黃蓮河四組等1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31戶,有鄉村人口4319人,其中農業人口3742人,勞動力241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759人。全村國土面積54.48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3,75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洋芋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7,567畝,人均耕地1.9畝,林地53,546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418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6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26萬元,占總收入的37%;畜牧業收入380萬元,占總收入的3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92頭,肉牛390頭,肉羊118頭);林業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2%;第二、三產業收入301萬元,占總收入的26%;工資性收入36萬元,占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2418元,農民收入以第一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98人(占勞動力的12%),在省內務工215人,到省外務工83人。

人文地理

勝利村地處昔馬鎮轄區內,是昔馬鎮政府所在地,交通方便,東鄰太平鎮,南鄰昔馬鎮團結村,西鄰那邦鎮,北鄰昔馬鎮保邊村。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山區村。轄區內有一座觀音寺。本村共有3個業餘文娛宣傳隊。民間節日氣氛特別濃厚,“正月十五”、“九九重陽節”在特定的地點舉行集會,載歌載舞。有動聽地昔馬山歌、民間小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567畝(其中:水田3,539畝,旱地 4,028畝),人均耕地1.9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 53,54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3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1,046畝,其中養殖面積13畝;其他面積 19,560畝。有石英沙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831戶通自來水。有831戶通電,有53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4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5%和65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5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9戶(分別占總數的 79%和43%)。

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轄區內有車站、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20輛,拖拉機28 輛,機車130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227.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8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9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4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一產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第一產業全村總收入82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2%。

人口衛生

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831戶,共鄉村人口4319人,其中男性2192人,女性2127人。其中農業人口3742人,勞動241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4319人。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153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享受低保88人(人員名單附後),五保戶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鎮衛生院在本村轄區內。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831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4,470平方米,到2010年底,擁有教師46人,在校學生749人,昔馬鎮華僑中學在本村轄區。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082人,其中小學生802人,中學生28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6個、圖書室6個、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到2010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6個,共有黨員69人,其中男黨員 52人、女黨員17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支書、副主任組成,下設 山樑子、雙坡、王家寨等14個村民小組。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人畜飲水等。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種植業:種植洋芋3000畝,種植茶葉610畝。基礎設施建設:(1)農田水利。計畫投入91萬元維修大涫溝、老碾子溝、新田溝、山樑子溝。投入20萬元維修黃蓮河水壩,進一步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確保農田實現旱勞保收。(2)人畜飲水。計畫投資6萬元改進山樑子人畜飲水工程。(3)交通,計畫投資30萬元完成黃蓮河彈石路面鋪築。

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2418元增加到42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