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盞村

勐盞村

勐盞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平原鎮,地處平原鎮東北邊,距平原鎮政府所在地7.00公里,到鎮道路為 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城7公里。東鄰新城,南鄰崗勐,西鄰平原,北鄰隴中。轄屯勐、思浪、戶拉、新寨一、二、三 、大夥房、二坤、茶山、小團結、大團結等11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勐盞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平原鎮,地處平原鎮東北邊,距平原鎮政府所在地7.00公里,到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城7公里。東鄰新城,南鄰崗勐,西鄰平原,北鄰隴中。轄屯勐、思浪、戶拉、新寨一、二、三、大夥房、二坤、茶山、小團結、大團結等1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30戶,有鄉村人口2339人,其中農業人口2325人,勞動力105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98人。全村國土面積26.20平方公里,海拔910.00米,年平均氣溫6.00℃,年降水量1,793.1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包穀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068.00畝,人均耕地2.2畝,林地19,645.5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95.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80.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運輸業為主。是漢、景頗、傣三種民族聚居。各民族之間,團結和睦,人民勤勞、純樸、善良。

自然資源

勐盞,傣語,勐:地方,盞:南方,因地處盞達河之南而得名。全境處於緩坡,勐盞河東西向貫穿境中,大盈江流經境南。全村倚吾苗山山脈。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068.00畝(其中:田2,467.50畝,地2,600.50畝),人均耕地2.56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19,645.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953.1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67畝,主要種植堅果、咖啡、橡膠、柑桔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65.20畝,荒山荒地7,235.10畝,其他面積7,082.75畝。有錫礦資源。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67.50畝,有效灌溉率為48.6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467.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3畝。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草果、堅果、橡膠、茶葉等特色產業,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560戶通自來水,有289戶還存在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51.6%)。有56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1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74.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9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8戶(分別占總數的52.3%和33.6%)。該村到平原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5輛,拖拉機35輛,機車139輛。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6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2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無社管會,無文化活動室。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6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72萬元,占總收入的66.26%;畜牧業收入247萬元,占總收入的21.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40頭,肉牛101頭,肉羊178頭);林業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2.57%;第二、三產業收入68萬元,占總收入的5.8%;其他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2.57%。農民人均純收入352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運輸業等為主。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93.9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草果、堅果、橡膠、茶葉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經濟林果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對小田塊進行改造建設;建蓋社管會和文化活動室;發展種植業,爭取項目扶持。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60戶,鄉村人口2387人,其中男1172人,女性1215人。其中農業人口2351人,勞動力1097人。該村以景頗族為主(是漢族、傣族、景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810人,傣族688人,景頗族908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52人,參合率90%;享受低保14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6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51戶,占農戶總數的44.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