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進入吳淞口的日本軍艦](/img/8/0fb/nBnauM3XxIzNxADO0MTNyEDO4QTMwcjM5IzNzQTNwAzMxAzLzU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928年12月10日任艤裝員長
1929年6月29日任艦長,官階是海軍中佐。
1932年晉升為海軍大佐。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
8月,被派往海軍前線艦隊,任“朝光丸”號軍艦監督官,兼任第一港務部部長,奉命率艦侵入中國東海,配合陸軍作戰。後又率艦活動於長江下游,配合日軍在南京、武漢作戰。
1938年7月31日,在率艦巡江中,遭到中國軍隊伏擊,當場被擊斃。死後,追晉少將。
經過
1938年7月31日,日本軍艦朝光丸從吳淞口出發,朔長江而上進行巡視。行至崇明島南門港停泊。中共崇明工委委員兼游擊總隊政治部主任韓念龍帶領游擊隊正好在南門港活動,發現敵艦靠岸,敵軍毫無戒備,立即發動攻擊。被炮火擊斃。中日力量對比
本人在上海日本租界內,駐有海軍的一個大隊兵力(700人),即「上海特別陸戰隊」。開戰時,日軍投入陸軍1 個大隊約2100 人,僑民中的復員軍人約3600人,海軍陸戰隊3200人,第3艦隊上岸參戰水兵5000人,其它部隊約2000多人。日軍兵力約1.5萬 人。日軍先後4次增兵,到淞滬抗戰結束總兵力是:陸軍9個師團、1個旅團、2個支隊,2個步兵聯隊;重戰車2個大 隊,輕戰車23個大隊,重炮兵3個聯隊,野戰炮兵3個聯隊。日軍人數由接近20萬至28萬不等的說法。「128上海事變」前, 日本在上海駐有第一遣華艦隊及陸戰隊,青島駐有第二遣華艦隊;,「128上海事變」後, 日本將以上2支艦隊擴編為第3艦隊、旗艦「出雲」號駐上海,所屬第10戰隊轄巡洋艦2艘、驅逐艦3至4艘駐青島;第11戰隊轄炮艦13艘、驅逐艦4艘,分駐上海及長江一 帶;第5水雷戰隊轄巡洋艦1艘、驅逐艦6艘,以馬公港為基地,經常游弋華南方面;又炮艦1艘駐廣州。日本海軍除了從本土的基地出發外,還可以從侵台後的澎湖馬公基地調派艦艇,迅速來華增援。日本海軍於明治29年(1896年)7月2日在澎湖設立馬公要港部,隸屬第三軍區(佐世保鎮守府)。
在華的日軍海軍可動用的兩支艦隊約30餘艘軍艦; 一說日軍可以運用的軍艦約30-40艘。每艦有大炮12門以上,30艘軍艦共有360門炮。到了開戰初期,日本海軍動用聯合艦隊第1、3兩支艦隊兵力,包括「加賀」號航母在內,共有巡洋艦、驅逐艦及以下戰艦共50餘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