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功能主義認為社會是具有一定結構或組織化手段的系統,社會的各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關聯,並對社會整體發揮著必要的功能。整體是以平衡的狀態存在著,任何部分的變化都會趨於新的平衡。在理論上不重視行動個體,而是強調社會制度,大多數社會和文化現象都可以被認為是具有功能的,因為它們為維持整個社會結構做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
結構功能論
結構功能論又稱結構功能主義。是以帕森斯、墨頓為代表的側重於對社會系統的制度性結構進行功能分析的學說。
概述 理論淵源 早期結構功能論思想 現代結構功能論發展 結構功能主義大師 -
德育功能論
《德育功能論》 是2005年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仕民。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犯罪功能論
三、社會團結研究/14 三、犯罪和社會團結/31 七、犯罪度量模型/54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媒體推薦 作者簡介 目錄 -
功能學派
功能學派別名是英國社會人類學學派。功能學派並非完全由於馬利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同年發表調查專刊而偶然產生,它主要是當時英國的政治形勢和學術傳統的產物。
詳細介紹 歷史演變 歷史發展 創始人簡介 相關詞條 -
法律功能論
出版社: 正文語種: 開本: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
套用翻譯功能論
翻譯理論與實務叢書——套用翻譯功能論,結合西方功能翻譯理論系統論述套用翻譯不同體裁的文本功能特徵和翻譯策略導向。
內容簡介 目錄 -
網路媒介社會功能論
三、網路媒介社會功能的內涵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
論司法的功能
《論司法的功能》是2010年12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永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