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功能論

犯罪功能論

三、社會團結研究/14 三、犯罪和社會團結/31 七、犯罪度量模型/54

基本信息

作者: 劉建宏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平裝: 26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10096964
條形碼: 9787010096964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8 x 16.8 x 1.6 cm ; 458 g

內容簡介

《犯罪功能論》內容簡介:現代主流犯罪學大多將研究重點集中在犯罪事實和犯罪所涉及的個人的各個層面上。與此不同的是,迪爾凱姆曾提到,研究犯罪的功能或者後果應是犯罪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他的研究則是以巨觀層面為著眼點的。儘管現代犯罪學理論研究從迪爾凱姆處借鑑甚多,但這一重要蘊含仍被忽視了。《犯罪功能論》中作者提出一個巨觀層面的理論模型來解決以下三個問題。第一,解釋恐懼感和社會團結如何影響民眾對生活滿意度、商業穩定性、民眾的親政府態度和社會衰退程度的評價。第二,解決迪爾凱姆關於犯罪促進社會團結的傳統犯罪功能理論與犯罪削弱社會團結的恐懼感理論之間的爭論。作者假定,暴力犯罪和非暴力犯罪會產生不同的社會後果和功能;暴力犯罪引起恐懼感並削弱社會團結,非暴力犯罪則會促進社會團結。第三,解決有關恐懼感和社會團結之間因果關係的爭論並提出恐懼感和社會團結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本研究以美國城市社區的數據檢測筆者所提出的理論模型。

媒體推薦

劉建宏教授是一位優秀的亞洲犯罪學家,一位領袖學者,同時也是亞洲犯罪學會會長。在本書中,劉建宏教授對傳統迪爾凱姆犯罪學理論做出了標誌性的貢獻。
——約翰·布萊斯懷特,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犯罪學斯德哥爾摩獎首位獲獎者,被尊稱為“恢復性司法之父”
這是一本充滿見地的著作。它研究犯罪對社會秩序微妙且複雜的影響方式。在某些情況下,犯罪增加恐懼感;但在另外一些情況下,犯罪會培養社會團結。
——斯蒂文·F.麥斯納,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美國犯罪學學會會長

作者簡介

劉建宏,國際犯罪學領域著名學者。1993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任教多年,於2002年獲終身正教授。2007年起,任澳門大學教授。現任亞洲犯罪學學會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導師;重慶市特聘專家。
曾在《司法季刊》、《英國犯罪學》、《犯罪學》等國際頂級學術刊物及多種主要國際雜誌和書籍上發表大量著述,並應邀擔任多種國際著名雜誌的編委,包括國際頂級的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定量犯罪學》(SSCI)編委,《犯罪、法律與社會變遷》(SSCI)、《國際罪犯矯治與比較犯罪學》(SSCI)專刊特邀編輯及副編輯,《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犯罪學雜誌》(SSCI)專刊特邀編輯。目前任《亞洲犯罪學》主編。
曾獲國際犯罪學會青年學者獎。曾與美國犯罪學學會會長麥斯納教授及張樂寧教授共獲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基金獎,在中國進行犯罪學研究。2006年獲美國國務院福布來特學者獎。自2009年起,當選為世界著名學術組織“康拜爾合作組織刑事司法領導委員會”委員。2011年應邀在“犯罪學斯德哥爾摩獎”(又稱“犯罪學諾貝爾獎”)頒獎學術會議上作主題發言。在學術活動中為消除西方社會對中國的偏頗認識、促進中外學者的合作交流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目錄

避免歷史的遺憾——發展犯罪功能研究的視角(代序)/1
第一章 導言/1
一、選題意義/2
二、研究計畫/4
第二章 文獻回顧/6
一、迪爾凱姆(Durkheim)的理論/6
二、恐懼感研究/13
三、社會團結研究/14
1.迪爾凱姆(Durkheim)的社會理論/15
2.社會解體理論/17
3.社會控制理論/18
4.社會網路途徑/19
四、本章小結/20
第三章 犯罪功能的理論模型/22
一、一般理論模型/22
二、犯罪、恐懼感和團結影響犯罪後果/23
1.生活質量/24
2.社會經濟資源水平/26
3.人們的親政府態度/28
4.社會衰退/29
5.小結/30
三、犯罪和社會團結/31
四、恐懼感和團結之間的關係/34
五、本章小結/35
第四章 研究方法/37
一、數據/37
二、分析/38
三、操作和假說/42
第五章 單變數和二變數分析/45
第六章 度量模型/47
一、區域滿意度度量模型/50
二、商業穩定性度量模型/51
三、警察支持率度量模型/51
四、對社會未來樂觀態度的度量模型/52
五、犯罪的恐懼感度量模型/52
六、社會團結度量模型/53
七、犯罪度量模型/54
第七章 遞歸模型結果/56
一、遞歸模型測試中的問題/56
二、關於犯罪、恐懼感和團結影響滿意度的假設/64
三、關於犯罪、恐懼感和團結影響商業穩定性的假設/68
四、關於犯罪、恐懼感和團結影響對警察支持率的假設/71
五、關於犯罪、恐懼感和團結影響社會未來樂觀態度的假設/75
六、犯罪後果假設測試小結/77
第八章 犯罪影響團結的結論/80
第九章 非遞歸模型/84
一、非遞歸模型的理論探索/84
二、模型識別/88
三、結果和結論/90
第十章 結論和探討/96
一、問題和方法/96
二、發現:思想的重塑/101
三、政策啟示/105
四、當前研究的局限/106
五、展望未來/107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