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姓

力姓

力,姓氏,讀音作lì,共有七個起源,第一,源於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臣力牧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第二,源於高車,出自古匈奴族高車部敕力氏,屬於以氏族名稱為氏。第三,源於柔然族,出自古先輩族分支柔然部俟力氏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等說法。第四,源於滿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第五,源於鄂溫克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據史籍《吉林通志》記載,鄂溫克族有給力克氏,亦稱烏爾滾克勒史,后冠漢姓為何氏、力氏、克氏等。第六,源於赫哲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第七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蒙古族的一支奇勒爾人中有扎勒圖力氏,為在北蒙古地區布列亞河上、中游地方活動的蒙古族氏族部落。在布列亞河流域活動的扎勒圖力氏族人中,後有冠漢姓為圖氏、力氏者。

基本介紹

力姓力姓

力[力,讀音作lì(ㄌㄧ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臣力牧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典籍《韻會》中記載:“力,姓,黃帝佐力牧之後。”上古時期,黃帝手下有個著名的輔佐之臣,名叫力牧,其族源發於晉地(今山西),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力氏,史稱力氏正宗。

力氏族人大多尊奉力牧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高車,出自古匈奴族高車部敕力氏,屬於以氏族名稱為氏。敕力氏,亦稱直勒氏、敕勒氏,出自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之一的高車。高車,本是匈奴人近屬,在語言上屬土耳其語系,漢代稱丁零。至南北朝時,北方的鮮卑、柔然族人稱它為敕力(敕勒),漢人則因為其“俗多乘高輪車”而稱之為高車或狄歷,南朝人則仍舊稱為丁零。直勒、敕勒、敕力、狄歷、丁零,都是譯音之轉。敕力氏部落原分布在今西伯利亞南部的安加拉河和葉尼塞河一帶,以後逐漸南遷,到達色楞格河以西至阿爾泰山以東地區。南北朝初期,敕力氏部落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時代,後來因為經常與北魏政權作戰,受其影響,才慢慢進入階級社會。

公元五世紀時期,被北魏軍隊打敗的數十萬敕力氏族人被迫從漠北遷居大漠以南,開始接受北魏政權的統治,負擔沉重的賦稅和兵役。由於不堪忍受奴役,到北魏末年,他們在酋長鬍琛的帶領下參加了由各族人民聯合發動的反抗運動,在推倒北魏王朝後,便逐漸與漢民族融合在一起了。敕力氏族人粗獷豪放,曾在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和平元年(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大明四年,公元460年)期間舉行過一次有數萬人參加的民族盛會,“合聚祭天,眾至數萬,大會走馬,殺牲游遨,歌吟欣欣”。後來追隨北齊武帝高歡創業,又唱出了傳頌千古的《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遼闊萬里的草原風光和天仙般的敕力氏族人生活盡在歌聲之中。敕力氏族人中較早已有人以族名為姓氏。據《魏書·太祖紀》和《高車傳》等史書記載,晉安帝司馬德宗隆安四年(天興三年,公元400年)農曆11月,高車直利曷部酋長敕力犍率九百餘落內附,被授以揚威將軍之職,置司馬、參軍,並賜谷兩萬斛。在史籍《周書·陳欣傳》中也記載,北周明帝武成元年(南陳永定三年,北齊天保十年,公元559年),陳欣與開府敕力族將領敕力慶破北齊大將王鸞嵩。按照高車族人的習俗,部落的酋長為世代相襲,敕力慶都可能是敕力犍的後裔,敕力政就出在高車直利曷部落,而率眾降魏的敕力犍也就是他的血緣先祖。

敕力氏,在北魏王朝後期,多改漢姓為力氏、鐵氏、高氏等。

第三個淵源

源於柔然族,出自古先輩族分支柔然部俟力氏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俟力氏,亦稱俟力伐氏、俟力發氏、俟利發氏、俟匿伐氏,即鮮卑族拓拔部分支俟力氏族。公元四世紀末至六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力(敕勒),當時正是處於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紛爭對峙的歷史時期。著名民族史專家王鍾翰在《中國民族史》中,對柔然民族有比較深醒的介紹。柔然,亦稱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北朝的碑誌、雜曲中,往往泛稱之為“匈奴”、“鬼方”、“凶奴”、“獫狁”、“北虜”、“北狄”等。“柔然”名號始於車鹿會之自稱。而“蠕蠕”之名則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對柔然族侮辱性的改稱。北魏後期柔然又以“茹茹”作為自稱或姓氏。“柔然”一詞,今學者有認為是“聰明、賢明”之意,或認為含有“禮義、法則”之義,或認為源於阿爾泰語的“異國人”或“艾草”等。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時期,北魏政權的代北地區少數民族隨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陽,俟力發、俟力等氏族與漢族融合,遂改姓。

按史籍文獻記載,俟力氏官改姓氏為鮑,稱鮑氏;私下衍改姓氏者有俟氏、力氏,成心與北魏孝文帝扭著乾,並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據俄羅斯學者史祿國(S.M.Shirokogoroff)在1924年用英文發表的《滿族的社會組織·部族姓氏表》中記載,古老滿洲和新滿洲姓氏中,有突力氏,亦稱突拉氏,滿語為Turi Hala,通古斯語為“馬鞍”之意,人數非常稀少,約有四支,后冠漢姓為力氏、圖氏。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突力氏,亦稱突拉氏,出自老滿洲,滿語為Turi Hala,漢義“馬鞍”,人數非常稀少,約有四支,后冠漢姓為力氏、圖氏等。

⑵.滿族伯力氏,亦稱巴拉氏、巴哩氏,滿語為Bari Hala,漢義為“弓”、“豌豆”,世居哲魯(今黑龍江下游地區)、庫葉(今俄羅斯庫葉島),以及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蒙古族、赫哲族、費雅喀奇勒爾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博氏、力氏、弓氏等。

⑶.滿族給力克氏,亦稱格爾克氏,滿語為Gerk Hala,世居葛爾欽(今吉林和龍陰陽河流域),所冠漢姓為何氏、力氏、葛氏等。

⑷.滿族蘇某力氏,亦稱舒穆哩氏,滿語為Sumuri Hala,世居海蘭木(今黑龍江瑗琿黑河鎮對岸海蘭泡)、薩爾碧圖(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與鄂倫春自治旗交界處諾敏河中游),后冠漢姓為力氏、莫氏、舒氏等。

⑸.滿族昂古禮星古力氏,滿語為Anggulixingul Hall,世居尼瑪察(今黑龍江嫩江),明朝初期遷徙至扈倫國,改姓為納喇氏,六傳旺機弩,築城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至拜音達里(今吉林通化輝南)自立為貝勒,為著名的扈倫四部之一,其後裔子孫中有稱力氏者。

第五個淵源

源於鄂溫克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據史籍《吉林通志》記載:

鄂溫克族給力克氏,亦稱烏爾滾克勒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elik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力氏、何氏、克氏等。

第六個淵源

源於赫哲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據史籍《吉林通志》記載:

①赫哲族伯力氏,滿語為Bari Hala,漢義為“弓”、“豌豆”,世居黑龍江下游赫哲、庫葉、費雅克等地,后冠漢姓為力氏。

②赫哲族盧如火氏,亦稱隆克力氏,滿語為Luruhuo Hala,世居黑龍江下游流域,后冠漢姓為力氏、盧氏等。

第七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以氏族稱謂漢化為氏。蒙古族的一支奇勒爾人中有扎勒圖力氏,是歷史上一直在北蒙古地區布列亞河上、中游地方活動的蒙古族氏族部落。布列亞河,在唐、宋、元、明、清、民國初期皆在中國境內,古稱“牛滿河”,而如今變成了俄羅斯聯邦遠東區南部黑龍江左岸第二大支流,由源自埃佐普山和杜謝阿林山的左、右兩條布列亞河匯流而成,曲折向西南流;下游流經結雅-布列亞平原。

布列亞河全長六百二十三公里,主要支流有特爾馬河。一直在布列亞河流域生息繁衍的扎勒圖力氏族部落民眾中,後有冠漢姓為力氏、圖氏者。

遷徙分布

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但在台灣省卻名列第二百二十位,多以臨安為郡望。

今北京市、江蘇省的徐州市、宿遷市、淮安市,甘肅省的涇川縣,山西省的大同市、朔州市應縣,河北省高碑店市、秦皇島市,福建省的永泰縣、福州市、南平市,重慶市的忠洲區,廣東省的唐山市,四川省的綿陽市,山東省的臨沂市郯城縣,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的高雄縣,瑞士,美國等地,均有力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臨安郡:亦稱臨安府。在中國歷史歷史上臨安府有兩處:①古縣名,隸屬秦朝餘杭縣地境。晉武帝時改為臨安,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一帶地區。南宋朝建炎三年己酉(辛亥,公元1129年)升浙江杭州為臨安府。②元朝時期將原治於通海(今雲南通海)的南路,改名為元世祖忽必烈諭言所用的“臨安”二字作路名,管轄通海以南至邊徼的大片政區,路治同樣在通海。直到明朝初期才徙治於建水(今雲南建水)。

堂號

臨安堂:以望立堂,亦稱通海堂。

字輩排行

江蘇宿遷力氏字輩:“德紅枝(芝)光一自天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