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州

劍州

劍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地名,其疆域基本上以今四川省劍閣縣為主體,盛時包括今梓潼縣、江油市東部等部分,以境內的劍閣(即當時的劍閣道)而得名,州治位於普安縣(今劍閣縣普安鎮)。劍州從唐初先天二年(713年)首置一直到民國2年(1913年)改為劍閣縣,其建制歷史近1200年,是今劍閣縣歷史上最主要的行政區劃和建制。也因此淵源,今劍閣縣又別稱“劍州”。另外還有福建南平市歷史上的南劍州、唐代羈縻州。

基本概況

劍州,唐朝初期先天二年(713年)首置,民國2年(1913年)改為劍閣縣,建制歷史近1200年。以境內劍閣(即劍閣道)而得名,州治普安縣(今劍閣縣普安鎮)。是劍閣縣歷史上最主要的建制,今劍閣又別稱“劍州”。劍州按疆域基本分為兩個階段:唐初至清雍正年間的850餘年,疆域包括今劍閣全境以及江油、梓潼、鹽亭、南部、蒼溪、元壩、青川等部分區域;清雍正年間至民國初的180餘年,基本以今劍閣縣為主體。

還有福建南平市歷史上的南劍州、唐代羈縻州。

A.劍閣歷史

夏商時,今劍閣縣屬梁州。西周時屬雍州。春秋戰國時(前770-221年)大部分蜀國轄地,東南小部屬巴國領域。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年)歸秦國版圖。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劍境大部屬蜀郡葭萌縣,東部屬巴郡閬中縣。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劍地分屬於廣漢郡梓潼縣、葭萌縣和巴郡閬中縣;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分屬於梓潼、葭萌、德陽、閬中四縣管轄。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據蜀,分廣漢郡葭萌、梓潼、白水、涪縣置梓潼郡時,始在今劍閣境內新立當德縣(治地在漢陽鎮境內,故城名黃蘆城)①,隸屬梓潼郡。

三國時,當德縣為蜀漢領地。蜀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②,於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成為軍事要隘。

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梁州梓潼郡。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漢德為“成漢”領地。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即小劍故城),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太元十五年(390年)廢劍閣縣。

南朝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屬梁州白水郡,繼復改梁州晉壽郡。南齊建元初復歸梓潼郡,不久即廢。

南朝宋元嘉初,於漢德境內僑置南安郡、縣,領桓道、中陶2僑置縣。元嘉三年(435年),僑置武都郡及武都、下辨縣(治今武連南老武功橋處),茂陵縣(治地梓潼縣上亭鋪)屬益州。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南安郡始改僑置為實郡,領南安(今普安鎮為郡治)、白水(今店子鄉)、華陽(今王河鄉南)、梓潼(今梓潼縣城關鎮)4縣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2縣。

南朝齊時(479-502年),南安郡領南安、白水、華陽及樂安、桓道2僑置縣,梓潼縣還隸梓潼郡;新巴郡改為南新巴郡,仍領1縣;改武都為扶風郡,領武功(武都、下辨縣更名)、茂陵、華陰(今開封鎮境)3縣及寄治漢陽、略陽、安定3縣。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始在境內立南梁州(州郡縣同治今普安),轄南安郡(領縣未變),輔劍郡(扶風郡更名),南新巴郡。天監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間30年,南梁州3郡及屬縣入於北魏。梁末,武陵王據蜀稱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領原郡縣。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為始州③、南安名普安,領4郡6縣:普安郡轄普安縣(南安郡縣更名)、永歸縣(白水更名);黃原郡轄黃安縣(華陽縣改置)、茂陵縣(自輔劍郡改隸,後廢);安都郡轄武連縣(輔劍、武功更名)④;潼川群(今梓潼縣石牛鋪)⑤。

北周時,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黃原、安都、潼川4郡,除茂陵縣廢外,安都郡增領胡原縣(天監十八年分巴西郡閬中地新置縣來屬,治今香沉鄉群英村)。

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始州領普安、永歸、黃安、安壽、武連、胡原(開皇七年更名臨津)、陰平(由龍州來屬,治今江油縣小溪壩陰平村)7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領縣未變,安壽還名為梓潼(治地移今梓潼縣連枝壩)。

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復稱始州,屬利州總管(都督)府,貞觀六年罷,改屬劍南道及東川節度。聖歷二年(699年)新置劍門縣屬始州。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為劍州⑥,“取劍閣為名也”。至此,劍州之名始見於世。天寶元年(742年)改劍州為普安郡。乾元元年復名劍州,領普安、黃安(唐末更名普成)、武連、梓潼、陰平、臨津(遷治今白龍鎮),永歸、劍門8縣。

隋唐時,於劍門關設軍事建置,立關令並置大劍鎮(治地劍門場),小劍戍(今下寺大倉壩)。

五代時,前蜀、後唐、後蜀,劍州為其領地,轄縣未變,屬昭武軍節度。

宋乾德三年(965年),置劍州普安軍,屬西川路,仍領原縣。乾德五年,省永歸縣隸屬劍門縣。開寶六年(973年)屬峽西路,太平興國六年屬川峽路,鹹平四年(1001年)後,屬利州路。景德二年(1005年),劍門縣隸屬於劍門關都監。景德三年,劍門關直隸京師,以東京兵出戍。劍州只領6縣。熙寧五年(1072年),關、縣析而為二,皆還隸劍州,並省臨津縣為鎮入普安縣。元符中,劍門關下隸於劍門縣,“敕縣令通管關事”。宋紹興四年(1134年)後,利州路分為東、西二路,幾經分合,劍州均屬利州東路。隆興二年(1164年),因“藩邸”升劍州為普安軍節度。紹熙元年(1190年)再升為隆慶府。寶祐三年(1255年)蒙軍攻蜀,隆慶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劍門鎮朱家寨)。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隆慶府為劍州,普成、劍門2縣併入普安,陰平縣因戰亂荒廢。泰定中(1324年至1328年),省武連縣入梓潼縣,劍州領普安、梓潼2縣,屬四川行中書省廣元路。元末,劍州為明玉珍夏國轄地,領縣未變。

明洪武六年(1373年)省普安縣入劍州。九年省州。十三年(1380年)復置劍州,領梓潼、江油(治今江油縣武都鎮)2縣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寧府(治今閬中)。洪武三十一年,廢劍門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立劍門關,置百戶戍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縣劃屬龍州。明末,劍州為張獻忠大西政權領地。

清順治三年(1646年),劍州領梓潼1縣,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縣劃屬綿州,劍州始無領縣,遂成“單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劍州直隸四川省軍政府,下轄劍門、武連2分州。民國2年始將劍州改為劍閣縣,下置劍門、武連2分縣;民國三年,廢劍門、武連分縣,劍閣縣劃屬四川省嘉陵道。民國七年至二十三年,四川“防區”時期,劍閣縣先後為靖國軍呂超、靖川軍劉存厚、川北邊防軍王鴻恩、第二十九軍川西北屯殖軍田頌堯的防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5年4月(民國24年4月),劍閣屬中國工農紅軍川陝革命根據地,建有普安(治縣城)、赤化(治今鶴齡鎮)、金仙(治今金仙場)3個縣蘇維埃政權。

民國二十四年夏,國民政府統一“川政”後,劍閣為四川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暨保全司令部治地。轄劍閣、昭化、廣元、蒼溪、閬中、江油、彰明、平武、北川9縣。民國三十一年,增轄青川、旺蒼共11縣,至民國38年(1949年)為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49年12月18日劍閣解放,仍為縣建置。1950年屬川北行政公署劍閣專員公署。1953年,改屬綿陽專員公署。1985年5月,劍閣縣劃屬廣元市。

劍州古城

劍州古城全景劍州古城全景

由於劍州建制長達1200年,且治所一直駐普安(今劍閣普安鎮),故劍閣縣今仍別稱“劍州”。加上在劍州之前設於普安的州、府、郡、縣建制,總長達1700多年。始建於明清的劍州古城,又名劍閣古城,為四川省首批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現保存較好的有鐘鼓樓、箭樓、劍州白塔、南門、西街、小南門、火神廟、較場壩、兼山書院、古城牆、鶴鳴山唐代道教摩崖石刻、學街、煙街等,古建築與新城區交相輝映,風景優美。以此命名的有如劍州中學、劍州白塔、劍州大橋、劍州賓館(縣委招待所)、寶利-劍州花園、劍州律師事務所、劍州燃氣公司、擬建劍州廣場、劍州電力公司(縣電力部門)、劍州商場等。2005年,劍閣縣政府出台了《劍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並規劃將劍州古城創建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鎮)。

B.縣域變遷

一、漢德縣境域

東漢末至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漢德縣境域東北接漢壽縣,西臨梓潼縣,東南界巴郡閬中縣,西北連陰平郡、廣武縣。大體為今廣元市中區西南部的三郎、黃沙、馬鹿一帶和縣境龍泉、漢陽、劍門、下寺、江口及鶴齡、白龍、開封、柳溝部分地區。

二、南安郡及武都郡境域

南朝宋大明中,南安郡轄域為:南安縣大致為今龍泉區及西廟、抄手鄉、龍源鎮等地帶;白水縣為今鶴齡區及店子、木馬、柏埡等地;華陽縣為今元山區和梓潼縣仁和、大興等地;梓潼縣為今梓潼城關、馬迎、大安、石牛與魏城接界。武都郡轄域為:武功縣為今武連、柳溝、開封、東寶、雲集等地;茂陵縣為今梓潼演武、上亭、建興、復興等地。

三、始州、劍州、隆慶府境域

西魏時,始州境域有所擴大,除原轄域外,巴西郡胡原縣劃入安都郡,轄今香沉、羊嶺、錦屏、公興、白龍等地。至此,南接隆州(閬中),西南臨新州(三台),西臨潼州(綿陽),西北界龍州(平武),東北枕利州(廣元)晉壽郡。

隋開皇時,陰平縣劃入始州(普安郡)。至唐,轄域西北擴至今江油縣重華、馬角、雁門、梓潼縣復興、雙板等地。改稱劍州後,境內分置普安、武連、陰平、梓潼、黃安、臨津、永歸、劍門等縣。

兩宋時期,劍州、隆慶府境域與前相同。元代,劍州縣數並少,境域變動不大。

四、明、清時劍州境域

明洪武十三年至嘉靖四十四年,劍州轄江油、梓潼2縣,境域再次擴大。嘉靖四十五年江油復入龍州,清雍正五年,梓潼縣劃屬綿州。至此,劍州境域縮小,並穩定下來。州境東與昭化、蒼溪縣接壤,南同閬中、南部、鹽亭縣交界,西與梓潼、江油為鄰,北和平武、昭化縣毗連。

五、劍閣縣境域

民國時,劍閣縣境域與清末相同。其間,民國25年至33年,由十四區專員公署調查調整劍閣同江油、梓潼、鹽亭、南部、昭化等鄰縣互插的“飛地”,陰平壩以小潼水為界,河西劃入江油縣,河東劃歸劍閣縣;巾子山、趕場埡、三河壩從江油劃入劍閣;郭家山、金城廟等地由南部縣劃入劍閣縣,徐家埡劃屬南部縣;土皇觀等地劃入鹽亭縣;七回水、陰平、尹家寺等地未變動,調整“飛地”的面積不大。劍閣縣的疆界東接昭化、蒼溪縣,南鄰閬中、南部、鹽亭縣,西接梓潼、江油縣,北傍青川、昭化縣。幅員面積為3457.1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劍閣縣境域變動很大。1952年8月,下寺、三郎、馬鹿、拐棗、沙壩、福星等鄉劃入原昭化縣,昭化縣的鴦溪、府君、石城、化林等鄉劃歸劍閣;1953年6月,仁和、寶石、二洞、大興、文興、觀龍等鄉劃入梓潼縣;1954年7月,江油縣東寶、五福等鄉劃入劍閣;12月,馬迎鄉劃入梓潼縣;1955年11月,再將建新鄉劃歸梓潼,黑土鄉劃屬鹽亭縣;1977年4月,縣屬鶴齡鄉水池、雙豐兩個大隊劃入蒼溪縣;1980年將王河鄉先鋒大隊劃給梓潼縣。至此,劍閣境域面積大為縮小。1981年後,縣境域方穩定下來,東鄰蒼溪縣,南接閬中、南部縣,西連梓潼、江油縣,北界廣元市中區,幅員面積3090.1平方公里。

C.劍閣置縣及縣名考略

“劍閣縣”之名,始見於《晉書》。何時置劍閣縣,歷來有三種說法:一說“桓溫入蜀置”。《晉書·地理志》載:“桓溫入蜀後,┅┅又於晉壽置劍閣縣,屬梁州,後孝武帝分梓潼北界立晉壽郡,┅┅罷劍閣縣”。《輿地廣記》、《輿地紀勝》、《劍閣縣續志》等書引用此說。二說“三國蜀漢置”。其說最早見於宋末祝穆所撰的《方輿勝覽》引顧野王《輿地誌》(已失傳),明代胡三省注《資治通鑑》沿引,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沿用此說。三說“晉置,後罷,桓溫入蜀復置,尋又廢”。清乾隆《大清一統志》、嘉慶《四川通志》、光緒《皇朝輿地通考》、民國《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持此說。

據查史籍考證,第一種說法較為正確,第二三種說法依據不足。首先,從史籍記載看,宋以前成書較早的《華陽國志》、《太康地誌》、《晉書·地理志》、《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書,均明確記載東晉置劍閣縣,而沒有蜀漢置劍閣縣的說法。《華陽國志》作者常璩是東晉蜀郡江原縣(今四川崇慶縣)人,其活動年代距三國蜀漢時期七十餘年,該書所載的四川地方史實“肇自開闢,終於永和三年”,若劍閣為蜀漢置縣,《華陽國志》必定載入,但查遍此書,無置劍閣縣的記載。

西晉有蜀十九年,在這期中的太康年間(280年至289年)成書的《太康地誌》中,也無置劍閣縣的記載。又《三國郡縣表補正》一書中,宜都楊守敬考證:“今考《晉志》有劍閣縣,《常志》(即《華陽國志》)無。《方輿紀要》引《輿地誌》雲蜀先主以霍峻為梓潼太守置劍閣縣,《通鑑》胡注蜀分廣漢置梓潼郡劍閣屬焉。疑劍閣縣為蜀立,《常志》豈得不載?《沈志》(即沈約《宋書》)云:漢壽改曰晉壽,《輿地廣記》雲,晉桓溫平蜀,分晉壽置劍閣縣,殆為近實。”

對《方輿勝覽》稱劍閣縣為“三國蜀漢置”,清人早有異議。乾隆四十七年成書的《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在評介《方輿勝覽》時云:“該書詳於名勝古蹟、詩賦序記,略於建置沿革、疆域道里,唯考訂較差”。考訂較差之作難免有誤。

其次,從歷史事實看,西晉太康元年司馬炎滅吳之後,到東晉永和三年司馬聃派桓溫入蜀滅“成漢”,這六十七年間,有四十八年是李氏“成漢”政權統有蜀地,晉不可能在蜀行使權力。可見,“晉置(劍閣縣),後罷,桓溫入蜀復置,尋又廢”之說,亦難成立。

再是,從有著資料看,《水經注·漾水》、《華陽國志校注》、《太平寰宇記》等書所載史料均稱,諸葛亮相蜀時,以大劍至小劍戍三十里,連山絕險,有隘束之路,便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於此立劍門,以閣道三十里尤險,置尉守之。故《華陽國志》稱“漢德縣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有閣尉”。《輿地紀勝》記述這件事時卻稱:“蜀先主以霍峻為梓潼太守,是時有劍門縣,縣有閣道至險,乃有閣尉”。《三國郡縣表補正》眉批說:“諸葛武侯相蜀於此立劍門,以大劍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劍門,然則武侯但立劍門耳,未嘗置劍閣縣,《輿地誌》說,果不足據”,當時更未置“劍門縣”。幾相對照,可知《華陽國志》、《太平寰宇記》記載的諸葛亮修閣道、立劍門、置閣尉一事,被後人訛傳為立“劍門縣”或“劍閣縣”了。

據此,以《晉書·地理志》的記載接近史實,較為確切。

對於東晉劍閣縣治地,據考,不是在劍門關,而是在“小劍故城”。其城在今下寺鎮大倉壩,古代於此曾設小劍戍,此縣僅置四十八年,後廢,不復置。其後,劍閣境內郡、州、府治地多在普安鎮等地,直至民國2年(1913年)才將劍州改名為劍閣縣,沿用至今。

“劍閣”作為地名,最早見於《三國志·蜀書》:“(姜維)還保劍閣以拒(鍾)會”。為何稱劍閣?《華陽國志》、《輿地廣記》等書說,諸葛亮修閣道、立劍門、置尉戍守的棧、閣道,稱為“劍閣道”。《水經注》云:“小劍戍北,西去大劍三十里,連山絕險,飛閣通衢,故謂之劍閣也”。晉張載《劍閣銘》稱:“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何謂劍?指大劍山七十二峰如利劍排列。唐劉儀鳳《劍門關記》說:“其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嶔,如門斯辟,如劍斯植”。皆言其山勢如劍鋒,其隘口如“城門”。何謂閣?《蜀水經》云:“飛梁架屋謂之閣”。閣道,就是在“橫樑鋪板謂之棧”的棧道上加修了屋的棧道,又叫棧閣道。諸葛亮與其兄諸葛瑾的書信中說:“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中(《諸葛亮文集》卷一)”。古時由秦入蜀,必經小劍至大劍關口這條懸崖夾峙、深澗飛瀑的險道。諸葛武侯依山勢地形將原有棧道擴建成“劍閣道”後,古人常把“劍閣道”簡稱為“劍閣”。不僅“劍閣縣”由此得名,即使“劍州”之名也源於此。《元和郡縣圖志》“劍州”條云:“唐先天二年改始州為劍州,取劍閣為名也”。

自隋以後,陝甘入蜀改道由葭萌越牛頭山,經達摩戍(民間稱大木樹),直抵劍門關口,小劍至大劍關口的棧閣道漸廢,“劍閣”之名亦由劍閣道的簡稱成為劍門關的別稱。因此,自唐至清的許多史籍中使用的“劍閣”、“劍門”之名均指劍門關一地。民國2年改劍州為縣後,“劍閣”才專指縣名,沿用至今。

註:①始置漢德縣的時間,今依《後漢書·劉昭注》和《華陽國志》的記載為“建安二十二年”。《資治通鑑》載為“建安十九年”;雍正、同治《劍州志》、《四川郡縣誌》載為“章武元年”;《方輿勝覽》、《資治通鑑》胡注、《讀史方輿紀要》、《四川政區沿革與治地今釋》載蜀漢置劍閣縣,均不取。

②《後漢書》唐人李賢注引《華陽國志》云:“德陽縣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劉琳《華陽國志校注》考證:“德陽縣系漢德縣之誤”,從此說。

③據《周書》“西魏廢帝三年改安州為始州”。“廢帝二年“或”魏宣武帝正始二年改為始州”之說不取。

④《元和郡縣圖志》:“周明帝改武功為武連”;《隋書》等載“西魏改武功縣曰武連”從此說。

⑤《太平寰宇記》:“西魏置潼川郡,移縣於南三十里,改為安壽。置三年廢郡,移縣屬普安郡”。《隋書》梓潼:“舊曰安壽,西魏置潼川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縣改名焉”。從此說。

⑥《舊唐書》、《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蜀水經》、《四川通志》、《讀史方輿紀要》、《劍閣縣續志》均云:“先天二年改始州為劍州”。而《輿地廣記》云:“先天元年”,誤。雍正、同治《劍州志》載為“貞觀元年改始州為劍州”,更不確切。

D.劍閣行政區劃

概況

劍閣縣總面積3204平方千米。總人口67萬人(2007年)。

縣人民政府駐下寺鎮,下轄23個鎮、34個鄉,郵編:628300。代碼:510823。區號:0839。拼音:Jiange Xian。

行政區劃

劍閣縣轄23個鎮、34個鄉:下寺鎮、普安鎮、龍源鎮、城北鎮、鹽店鎮、柳溝鎮、武連鎮、東寶鎮、開封鎮、元山鎮、演聖鎮、王河鎮、公興鎮、金仙鎮、香沉鎮、白龍鎮、鶴齡鎮、楊村鎮、羊嶺鎮、江口鎮、木馬鎮、劍門關鎮、漢陽鎮、江石鄉、田家鄉、聞溪鄉、姚家鄉、北廟鄉、西廟鄉、義興鄉、毛壩鄉、涼山鄉、垂泉鄉、秀鍾鄉、正興鄉、馬燈鄉、高池鄉、碗泉鄉、迎水鄉、國光鄉、柘壩鄉、公店鄉、吼獅鄉、長嶺鄉、塗山鄉、圈龍鄉、碑埡鄉、廣坪鄉、禾豐鄉、店子鄉、搖鈴鄉、樵店鄉、錦屏鄉、柏埡鄉、高觀鄉、張王鄉和上寺鄉。

行政區劃沿革

2000年,劍閣縣轄23個鎮、34個鄉、11個督導室、1個開發區管委會。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66797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普安鎮 44156 龍源鎮 16062 城北鎮 22098 鹽店鎮 8553 柳溝鎮 9361 武連鎮 13241 東寶鎮 13414 開封鎮 15680 元山鎮 29782 演聖鎮 11437 王河鎮 10411 公興鎮 12168 金仙鎮 9496 香沉鎮 14593 白龍鎮 18483 鶴齡鎮 24391 楊村鎮 11835 羊嶺鎮 17993 江口鎮 14369 木馬鎮 11505 劍門關鎮 17349 漢陽鎮 17390 下寺鎮 22216 江石鄉 6798 田家鄉 7471 聞溪鄉 8238 姚家鄉 8244 北廟鄉 9551 西廟鄉 7977 義興鄉 8502 毛壩鄉 6072 涼山鄉 8697 垂泉鄉 4848 秀鍾鄉 8981 正興鄉 6469 馬燈鄉 5944 高池鄉 7172 碗泉鄉 8097 迎水鄉 8123 國光鄉 8346 柘壩鄉 7472 公店鄉 7376 吼獅鄉 9429 長嶺鄉 10103 塗山鄉 11759 圈龍鄉 9020 碑埡鄉 9996 廣坪鄉 8254 禾豐鄉 8887 店子鄉 11687 搖鈴鄉 8709 樵店鄉 9662 錦屏鄉 8179 柏埡鄉 6967 高觀鄉 10547 張王鄉 9961 上寺鄉 4457

2003年12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4號)批覆同意劍閣縣將原城北鎮的一、二、三居委會劃歸普安鎮管轄。

2004年,劍閣縣轄23個鎮(下寺、普安、龍源、開封、鶴齡、東寶、江口、公興、城北、鹽店、元山、漢陽、柳溝、王河、演聖、金仙、香沉、羊嶺、白龍、武連、楊村、劍門關、木馬)、34個鄉(田家、聞溪、姚家、義興、張王、高觀、涼山、北廟、禾豐、搖鈴、碑埡、吼獅、上寺、秀鍾、碗泉、迎水、高池、毛壩、垂泉、西廟、正興、圈龍、塗山、長嶺、錦屏、柘壩、廣坪、店子、國光、公店、江石、樵店、柏埡、馬燈)。

行政區劃歷史

第一節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劍閣政區

1950年1月,劍閣縣基層政區設城關、元山、白龍、劍閣4個區公署,下轄1鎮25鄉。1951年3月,調整行政區劃,全縣分建8區、1鎮、63鄉、470村。5月,新建江石、劍生、柳埡、毛壩、回龍、公興、石板、文筆8鄉共為71個鄉。

1952年,政區調整較大。新建仁和、鶴齡2個區和甘水、鶴鳴、樵店、官店、石岩、姚家6個鄉。政區序列是一區(城關)、二區(武連)、三區(開封)、四區(元山)、五區(仁和)、六區(金仙)、七區(鶴齡)、八區(白龍)、九區(江口)、十區(漢陽),下分設1鎮74鄉。

1953年1月,劃西廟、甘水、柳溝、毛壩、義興等鄉成立十一區(柳溝),區署改稱區公所。6月,新建四合、觀龍、柏埡、涼山等鄉,全縣為11區,1鎮,77鄉。不久,將五區全部劃屬梓潼縣,又為10區,1鎮,71鄉。1954年7月,增加東興、五福2鄉。12月,將馬迎鄉劃屬梓潼。

1955年2月,將西廟、甘水、涼山調入一區,茆溝、毛壩、義興調入二區,有9區,72鄉。10月撤第十區公所,其所屬鄉由縣人民委員會直轄。12月,撤一、二、九區公所,留5個區公所,均以治地命名。鄉鎮調整合併為37鄉1鎮。1957年7月,城關、武連、江口、漢陽四區恢復區委會(黨的基層機構),為9區、1鎮、37鄉,1613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4月,增設城郊鄉,有38鄉。9月,實現人民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體制,改鄉為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調整部分公社規模,新建聞溪、姚家、江石、土門、公店、時古、垂泉、涼山、吼獅、樵店、兩河、石板、高觀、小劍等人民公社。劃西廟、涼山、義興、茆溝、垂泉復建柳溝區。12月,又分設柏埡、毛壩、圈龍、水磨、廣坪等人民公社,共57個公社。1962年3月,再分設柳埡、鶴鳴、馬燈3個人民公社。1963年9月,恢復城關等5個區公所。至1965年,全縣為10區、1鎮、60個人民公社,531個生產大隊,3369個生產隊。

1966年11月17日,經省人民委員會、綿陽專署批准,以地名命名的區公所和52個公社改為具有“革命意義”的新名稱:北廟稱五星,姚家稱雙豐,鹽店稱金星,龍源稱新民,田家稱火炬,江石稱戰鬥,鶴鳴稱光榮,柳埡稱建國,柳溝稱東方紅,垂泉稱紅太陽,義興稱紅日,毛壩稱紅光,西廟稱紅星,涼山稱紅峰,武連稱五一,馬燈稱紅燈,秀鍾稱星火,開封稱工農,高池稱燈塔,迎水稱前鋒,碗泉稱新華,土門稱東升,元山稱躍進,王河稱曙光,演聖稱光明,時古稱愛國,柘壩稱黎明,公興稱前進,圈龍稱紅旗,香沉稱先鋒,塗山稱東風,吼獅稱向前,金仙稱紅衛,復興稱新建,鶴齡稱赤衛,楊村稱迎新,鴦溪稱長征,水磨稱解放,樵店稱建設,太平稱前衛,白龍稱勝利,店子稱永興,碑埡稱紅埡,石板稱高鋒,兩河稱新生,廣坪稱前途,張王稱上游,木馬稱幸福,高觀稱光輝,柏埡稱光華,漢陽稱永勝,抄手稱新勝。1967年區、公社恢復原來名稱。

1968年5月11日,劍閣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後,區、公社、大隊均成立革命委員會,生產隊成立革命領導小組。

1981年地名普查時,城關區更名龍泉,城關鎮更名普安鎮,公社更名的有:城郊改劍城,東興改東寶,土門改國光,復興改長嶺,太平改羊嶺,水磨改錦屏,石板改搖鈴,兩河改禾豐,對部分重名的大隊也稱新名。1984年初,劍閣縣基層政區改制,政社分設,恢復鄉鎮建制,生產大隊、生產隊改為居民村、組。6月,撤劍城鄉入普安鎮。1985年1月,元山、開封、白龍、武連、劍門、龍源6鄉改建為鎮。1985年10月,江口、公興、鶴齡、東寶四鄉改建為鎮。至年底,劃為10區、11鎮、49鄉、529村、3474村民組。1989年,新建柳溝、漢陽為鎮,全縣為10區、13鎮、47鄉、529村、3479村民組、20城鎮居民委員會、68居民小組。1991年,廣元市中區的上寺、下寺、普廣3鄉鎮20村132組劃歸劍閣縣管轄,並新建下寺區。至此,全縣為11區、14鎮、49鄉、549村、3611村民組、20城鎮居民委員會、68居民小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