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姍

劉麗姍,女,1921年出生,湖南衡陽人,1940年7月,劉麗姍調到雁北地委編《新中國報》,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被敵人抓住用刺刀砍,用火燒,劉麗姍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22歲。

劉麗姍(1921~1943),女,原籍湖南衡陽,生於上海一個革命知識分子家庭,自幼受其父劉道衡的革命思想教育。1937年9月,其父調回長沙工作,她隨同前往。1937年冬她從長沙出發奔赴山西抗日根據地,進入抗日民族大學學習。一個月後她步行如公里,越過敵人封鎖線,到五台山區犧牲救國同盟會擔任宣傳工作。她曾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劇目,後來又為犧盟會辦報。大眾劇社成立後她擔任社長,帶領劇社人員在五台山地區巡迴演出,編導過《張家灣》、《礦工》等劇。1939年冬,靈丘成立了工作組,組長王越毅,劉麗姍擔任副組長,帶領組員深入各村發動民眾開展反掃蕩鬥爭。
1940年7月,劉麗姍調到雁北地委編《新中國報》,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上半年,她在中央黨校學習。之後,被分配到晉察冀邊區辦《民眾報》。同年7月1日,劉麗姍和王越毅在靈丘縣下關崗河村結婚,婚後即回到各自的戰鬥崗位。她鼓勵丈夫堅持敵後鬥爭,信中寫道:“鬥爭的環境是空前殘酷的,這是我們早已預料到的。為了度過黎明前的黑暗,爭取曙光早日到來,必然要付出代價,我們要盡力爭取少付代價,但在必要時,我們是絕不會吝嗇代價的,我們隨時準備著犧牲自己。……不管環境如何困難,你一定要堅持在渾源,勇敢地工作。”
1941年10月,她調回雁北地委《新中國報》社工作。後又到《支部生活》當編輯。有一次,當敵人的清鄉隊燒掉山上的窩棚時,她對村長劉少棕說:“你們男同志大聲喊,敵人不多,快扔手榴彈。”村長立即照此去做,果真把敵人嚇跑了。1943年10月,她生下一男孩,還沒過滿月敵人又來大掃蕩,因她產後體弱,隱蔽在下關區女兒溝村的西溝。當天,她還向村長傳達了地委的指示:抓緊搶秋、堅壁清野、秋耕,連夜去乾。第二天清晨,敵人翻過山來,將她包圍,她急忙從陡峭的山崖下翻下來,終被敵人抓住。敵人叫她投降,她憤怒斥責:“該投降的是你們!”敵人威脅說:“你不投降要你死!”她大聲高喊:“寧死也不投降,絕不當亡國奴!”於是敵人將她綁在樹上,用刺刀砍,用火燒,劉麗姍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22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