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劉集鎮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已設鎮立集,因劉姓居多,取名劉集鎮。在2002年元月由原劉集、施家兩鄉合併而成。鎮轄23個行政村,14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萬,其中農業人口4.16萬人,到2008年糧食總產達2.8萬噸,工農業生產總值1.48億元,其中工業產值5600萬元,人均純收入2894元。
二、農業
劉集鎮主產小麥、玉米及豆類。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劉集人民及時調整思路,解放思想,大膽地跳出傳統農業生產的圈子,圍繞“農”字做文章,立足“調”字求發展,藉助國家加大中西部發展的有利政策,實施“兩塬一川”優果工程,南北兩塬建成柿子、花椒、雜果2萬畝,沿富農路建成了萬畝酥梨基地,劉集酥梨個大、皮薄、色亮、味好,連續三年全省酥梨綜合評定名列第一;2007年借省上實施“一村一品”工程東風,大力發展養殖業,建成奶山羊專業村10個,奶山羊標準化小區6個,成立奶山羊專業合作社6個,奶山羊存欄達到4萬餘只;建成養牛專業村2個,奶牛存欄390頭;建成養雞專業村2個,雞存欄5.2萬隻,養豬專業村落1個,存欄5000多頭。
三、商貿業
按照產業立鎮思路,劉集鎮不斷做大做好劉集商貿型小城鎮市場、十字雜糧市場、張北粉條加工批發市場及施家商貿小區“三市一區”的建設開發工作,促進物流業擴大規模,提升檔次,形成劉集新的經濟成長點。特產酥梨、小雜糧、芒硝,其中酥梨個大、皮薄、色澤亮、口感好,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連續三年全省酥梨綜合評比名列第一;小雜糧遠銷全國各地;芒硝資源豐富,為醫藥化工的重要原料,有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
四、非公有制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門類全,規模大,建築業、建材業、化工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一應俱全,鎮內企業有獸藥廠、制管廠、印刷廠、磚瓦廠、木器廠、建築隊等18戶,其中制管廠、獸藥廠等骨幹企業產品遠銷西北各省。全鎮個體工商戶495戶,2009年總產值2.6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48億元。目前全鎮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和進入小城鎮就業的人口可達6000餘人。
五、教育事業
劉集鎮現有高中國小校20所,學生10566人,教師572名。近年來,在縣教育局和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教育組強化學校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抓特色,促發展,形成了“以育人為根本,以教研為導向,以教學為中心,以一流為目標,整體最佳化,全面育人”的辦學思想,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攀升,深受家長、學生和社會各界的讚譽。鎮教育組連續三年榮獲縣教育局年度考評先進單位、中考先進單位和國小六年級質量考評先進單位,劉集國中、十字國中、施家國中二00八年榮獲學校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劉集高中在2007年07月08日順利通過省級標化高中創建工作驗收,街南、尹村、北甫、安平國小等校來教育教學質量一直位居劉集片前茅,先後受到市、縣教育局和劉集視導室的表彰獎勵,榮獲德育工作、文明校園、校務公開等獎項36次。
六、行政劃分
轄23個村委會,即街南、街北(包含街北西、街北東、勝利、桃園西、桃園東5社組)、勝光、雙王、大張、十字、尹村、張北、新興、龍泉、永合、二合、呂當、施家、王家、鹵泊、西胡、曹管、安平、高廟、川河、北甫、黃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