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陝西(Shaanxi),簡稱“陝”或“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西安。位於西北內陸腹地,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總面積20.58萬平方千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和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 。陝西是中國五大重要科教高地之一,擁有8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及10餘所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或省部共建高校。陝西有三項九處世界遺產,分別是:長城、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截至2017年末,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常住人口3835.44萬,其中西安、寶雞兩市城市人口過百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98.81億元,擁有西鹹新區、西安國際港務區、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經濟高地。

基本信息

地名由來

陝西這個名稱始於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今河南陝縣境內)為界。陝原以東曰“陝東”,由周公管轄;陝原以西曰“陝西”,由召公管轄。陝西因此得名。

唐安史之亂後設陝西節度使,陝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鄜延、邠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設陝西行省,並將今陝西南部地區併入管轄;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歷史沿革

上古文明

太白山 太白山

上古時為雍州所在,陝西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80萬年前,藍田猿人就生活在這裡。1953年在西安城東發現的半坡村遺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會的進步和文明。陝西有最具原始社會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遺址和中國較早的城市西安楊官寨遺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長安城。

陝西是人文初祖炎帝(生於寶雞市)和黃帝(生於武功縣)的誕生地、部族發源地及陵寢所在地,相傳也是更為久遠的華胥古國或華胥氏的所在(今西安藍田一帶)。華胥氏是中華民族的元祖,她分別繁衍了女媧、伏羲,後來女媧、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黃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後裔,故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氏(一說是源於華山,也位於陝西)。從軒轅黃帝在這裡鑄鼎、分華夏為九州,到中華農耕文明的始祖后稷在這裡教稼先民從事農業生產;從中華文字文明的始祖倉頡在這裡發明文字,到周文王制定禮樂制度、周武王分封天下;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燦爛輝煌的漢唐盛世;從絲綢之路的起點到賜福鎮宅聖君鍾馗故里,陝西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近代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及宰相王鼎的將相故里。

考古分期:關中一帶早有藍田猿人活動。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最早的是老官台文化(約公元前6000年到前5000年),之後是著名的仰韶文化(約前5000年至前3000年),再後來是陝西龍山文化(公元前2300年至前2000年)。

先秦時代

西周后期,秦始皇的祖上非子替周王室養馬有功,周孝王將“秦”(今甘肅省天水東南)這塊土地封給了他,秦國也成了周的附庸。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了西周都城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斗門鎮一帶),殺了周幽王。秦襄公率領人馬攻打犬戎,立了戰功。次年他護送周平王東遷雒邑(今河南省洛陽),又立新功。平王便封他為諸侯,將陝西岐山以西的土地賜予他。這樣,秦國統管了陝西省的部分地區。秦穆公時國力強盛,又打敗了東方的晉國,占領了整個關中。由此可見,由於陝西其地春秋時為秦國,所以簡稱“秦”。前350年,秦孝公由櫟陽遷都鹹陽,在此營築翼闕及宮殿。後秦始皇仿建六國宮殿,使鹹陽成為規模恢宏的帝都。

秦漢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鹹陽(今西安,鹹陽一帶)為首都,並把全國劃分為36個郡,今陝西境內有郡:上郡、北地郡、漢中郡。陝西地區首次成為統一王朝的京畿地。

西漢時,以長安(今西安)為都城,今陝西南部仍然是京畿地區,由司隸校尉部管理,分為京兆尹(渭南郡),左馮翊(河上郡),右扶風(中地郡)和弘農郡。秦朝都城鹹陽先後改名為新城和渭城。在今鹹陽原上,因西漢五陵置有陵邑(城),故有“五陵原”之稱。東漢時,首都遷去洛陽,以長安(今西安)為西京。今陝西地區屬於并州和雍州。

東漢中後期時,匈奴內遷,在呂梁山上和汾河流域牧馬。到三國曹魏時,匈奴人分為五部,人數多達數十萬。此外,還有羯族,鮮卑族,氐、羌等族在陝、甘居住,歷史上稱為“五胡”。

兩晉南北朝

東漢之後,中國歷史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段時期在陝西建都的政權先後有西晉、前趙、前秦、後秦、大夏、西魏和北周。除大夏建國都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外,其餘朝代均建都漢長安城。

西鄉江塝原生態觀光茶園 西鄉江塝原生態觀光茶園

西晉,長安為陪都,鹹陽更名為靈武。316年,前趙(漢國)劉聰派遣劉曜攻破長安,俘晉愍帝,西晉滅亡。隨著西晉的滅亡,中原廣大的地區,皆成為漢國政權的統治範圍。

前趙,318年,劉聰病死,太子劉粲繼位。匈奴貴族靳準殺死劉粲奪權,在平陽的劉氏男女不分老少全部被殺,靳準自立為漢天王。鎮守長安的劉聰族弟劉曜得知平陽有變,自立為皇帝,派遣軍隊至平陽,族滅靳氏。與此同時,羯族首領石勒亦以討伐靳準為名,率軍至漢都平陽,於是,平陽、洛陽以東的地區,皆落入石勒勢力之中。前趙於是遷都到長安。

後趙,長安為陪都,鹹陽又改名為石安。

前秦,東晉時期氐在北方崛起,今陝西一帶屬於前秦的核心部分,且長安為前秦的首都。383年淝水之戰大敗後,前秦國力開始下降。

後秦(384年—417年,或稱姚秦),前秦苻堅在淝水之戰兵敗後,關中空虛,原降於前秦的羌族貴族姚萇在渭北叛秦,晉太元九年(384年)自稱萬年秦王,次年(385年)擒殺苻堅。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萇稱帝於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國號大秦,史稱後秦。

陝西地區經歷羯族的後趙、漢族的冉魏、氐的前秦、鮮卑的西燕、羌的後秦,417年東晉北伐後秦破長安後也短暫的占有今陝南地。在陝北也有赫連勃勃建立的夏國在同期存在,初期都城統萬城(今稱白城子,在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納林河鄉與陝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鄉交界處的無定河北岸流沙之中)。夏鳳翔六年(418年),赫連勃勃乘東晉滅後秦,乘虛輕取長安,在霸上(今陝西西安東)即帝位,國勢更強。

北魏,登國元年(386年),鮮卑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在平城(今大同)建都,西安、鹹陽一帶為涇陽縣。太延二年(436年)4月,北魏滅北燕、赫連夏、高句麗等邊疆政權降服,統一除了今遼東以北的北方。後來,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宇文覺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定都於長安(今西安)。

隋唐五代

華山 華山

隋朝,楊堅恢復了漢人對中國北方行使主權後,再滅亡南朝陳,以大興城(今西安)為首都,陝西地區再次成為統一王朝的京畿地。

隋末唐初,太原留守李淵及其子李世民起兵反隋。於武德元年(618年)建立唐朝,重新統一中國。改大興城為長安城(今西安)為首都,陝西地區再次成為統一王朝的京畿地,分屬京畿道,山南東道和關內道。武則天因其母楊氏順陵在鹹陽北原,曾改鹹陽為赤縣。

唐代中、後期,安祿山以及農民起義領袖黃巢也在陝西短暫建立過政權。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篡唐後,李茂貞仍用唐年號,開岐王府(901年-924年),以鳳翔為中心於今陝西、甘肅、四川部分地區建立起割據政權,表示對抗後梁。此時陝西分屬不同的政權內,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

後唐(923年-936年)、後晉(936年-947年)、後漢(947年-950年)和後周(951年-960年),陝西地區屬於北方的中原王朝內,後唐改回大安府為京兆府,但五代都城大多在洛陽與太原,西安卻再沒有成為首都。

宋元時期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年—983年)設立關西道,997年改為陝西路,為至道十五路之一;熙寧五年(1072年)分陝西路為永興軍路、秦鳳路;元豐元年(1078年)又並為陝西路,元豐八年(1085年)又分為永興軍、秦鳳路二路。

南宋,陝西地區大部屬於金國,金政府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並撤銷秦鳳路,在此地設立京兆府,延安府,慶陽府與鳳翔府。而陝西的西北部被西夏國控制。

元朝,設立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今西安地區為安西路,皇慶元年(1312年),安西路改名奉元路。並設興元路於漢中,正式把漢中劃入陝西。

明清時期

大明宮丹鳳門 大明宮丹鳳門

明朝,再次恢復漢人對陝西地區的主權。陝西地區為陝西承宣布政使司,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

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入西安後,曾改西安為長安,建立大順政權。

清朝,康熙皇帝於1667年將平涼、慶陽、臨洮、鞏昌、四府劃出,從陝西省分置甘肅省(含寧夏),屬於內地十八行省。

近現代

民國三年(1914年)6月,陝西全省的區劃調整為關中道、漢中道和榆林道三道,並一直延續到1924年。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國共產黨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陝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中心,中共中央所在地。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後,陝西省在縣以上設定了10個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2月,陝西發生西安事變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陝西形成。

1950年1月1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

1953年3月12日,西安改為中央直轄市。

1954年6月,改西安為省轄市,併入陝西。

1954年,四川省通江縣碑壩區劃歸陝西省南鄭縣。

1957年,四川省旺蒼縣三道鄉劃歸陝西省。

1984年,撤銷鹹陽地區,鹹陽市改為省轄市,高陵、周至、戶縣劃歸西安市。

1997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在楊陵區成立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示範區管委會為省政府直屬派出機構,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以及地級行政管理許可權,楊凌示範區管轄縣級楊陵區。

2014年1月,國務院批覆陝西設立西鹹新區。西鹹新區是中國第七個國家級新區,面積882平方千米。

2017年1月,西安代管陝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部分區域12.6平方千米由鹹陽管轄。 4月,西鹹新區正式託管鹹陽15個鄉鎮街道。

2018年2月,國務院批覆《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建設陝西西安為國家中心城市。

2018年2月,國務院批覆《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榆林跨區域協同共發展。

2018年5月11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彬縣,設立縣級彬州市。彬州市由省直轄,鹹陽市代管。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4月,陝西省下轄10個地級市,106個縣級行政區,包括5個縣級市。

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與雅典、開羅、羅馬並稱世界四大古都,是古絲綢之路起點,是世界上文化內涵最豐富、文化遺存迭壓最厚重、古代城池系統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名城,有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稱。西安下轄11個區: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雁塔區、灞橋區、未央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2個縣:藍田縣、周至縣,總面積10752平方千米。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是國家明確建設的3個國際化大都市之一、全國第9個國家中心城市。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寶雞市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譽稱“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也是周秦文化發祥之地、青銅器之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 。寶雞市轄3個市轄區、9個縣:渭濱區、金台區、陳倉區、鳳翔縣、岐山縣、扶風縣、眉縣、隴縣、千陽縣、麟遊縣、鳳縣、太白縣。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鹹陽市 鹹陽市位於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衝。有著235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鹹陽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9個縣:秦都區、楊陵區、渭城區、興平市、三原縣、涇陽縣、乾縣、禮泉縣、永壽縣、彬州市、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武功縣。總面積10189.4平方千米。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銅川市 銅川市位於陝西省中部,關中盆地和陝北高原的交接地帶,總面積3882平方千米。是三國政治家、軍事家傅嘏,西晉哲學家、文學家傅玄,唐代史學家令狐德棻、醫學家孫思邈、大書法家柳公權,北宋著名書畫家范寬的故里。耀州窯博物館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一座古陶瓷遺址專題博物館 。銅川市轄3個市轄區、1個縣:王益區、印台區、耀州區、宜君縣。
渭南市 渭南市地處關中平原東部,總面積13030平方千米,是字聖倉頡、酒聖杜康、隸書鼻祖程邈和史聖司馬遷的故里。地處中國版圖幾何中心,“台北時間”從這裡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是中國航天測控事業發祥地,神舟系列飛船在這裡得到全程遙測 。渭南市轄2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省轄市:臨渭區、華州區、潼關縣、大荔縣、合陽縣、澄城縣、蒲城縣、白水縣、富平縣、韓城市、華陰市。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延安市 延安市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總面積3.7萬平方千米 。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寢黃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延安市轄2個市轄區、11個縣:寶塔區、安塞區、延長縣、延川縣、子長縣、志丹縣、吳起縣、甘泉縣、富縣、洛川縣、宜川縣、黃龍縣、黃陵縣。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榆林市 榆林市位於陝西省最北部,總面積43578平方千米,素有“九邊重鎮”之稱,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榆林市轄2個市轄區、10個縣:榆陽區、橫山區、神木市、府谷縣、靖邊縣、定邊縣、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清澗縣、子洲縣。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漢中市 漢中因漢水而得名,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總面積2.7萬平方千米。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故里。 漢中市轄2個市轄區、9個縣:漢台區、南鄭區、城固縣、洋縣、西鄉縣、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留壩縣、佛坪縣。
安康市 安康市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總面積23391平方千米。安康市轄1個市轄區、9個縣:漢濱區、漢陰縣、石泉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旬陽縣、白河縣。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商洛市 商洛市因境內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於陝西省東南部,秦嶺南麓,與鄂豫兩省交界,總面積19292平方千米。歷史上是西北通往東南的交通要道,兼容秦雄楚秀,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故里 。商洛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陝西省位於中國中部黃河中游地區,南部兼跨長江支流漢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區。東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相毗連,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相鄰,南以米倉山、大巴山主脊與四川省接界,東南與湖北省、河南省接壤。總面積205603平方千米。

陝西轄境南北跨緯度7°54′,最大直線距離863千米。省境最北端在府谷縣劉家坡北面,地理緯度為北緯39°35′;省境最南端為鎮坪縣南緣的杉樹坪,地理緯度為北緯31°41′。東西跨經度5°46′,最大直線距離約510千米,平均寬度約400千米。省境最東端為府谷縣黃甫鄉段家寨以東黃河主航道中心線,地理經度為東經111°15′;省境最西端為寧強縣青木川鄉墳林壩西側,地理經度為東經105°29′。

地形地貌

地勢特徵

陝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時,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的特點也很明顯。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陝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區。

地貌類型

按照地貌類型劃分指標,將陝西省劃分為風沙過渡區、黃土高原區、關中平原區、秦嶺山地區、漢江盆地區和大巴山地區六個地貌類型區域。

陝西省各地貌類型面積中,黃土高原區面積最大,占40%,漢江盆地區面積最小,占5%;各地貌類型區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秦嶺山地區,為1295米,平均海拔最低的是關中平原區,為546米。

海拔坡度

陝西省海拔段主要分布在500米到2000米之間,面積約占全省的90%。陝西省平均海拔1127米;各地市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寶雞市,為1351米,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渭南市,為675米。

坡度計算格網單元為25米×25米。計算成果表明,陝西省25°以上坡度段面積最大,占全省38%;3°—8°坡度段面積最小,占8%。陝西省平均坡度為19.9°;各地市平均坡度最大的是安康市,為28.4°,平均坡度最小的是渭南市,為9.3°。

主要山脈

太白山海拔高度3771.2米,化龍山2918米,首陽山2720米,終南山2604米,華山2154.9米,白于山1890米,巴山1500—2000米,子午嶺1400—1885.3米。

氣候

境內氣候差異很大,由北向南漸次過度為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年平均降水量576.9毫米,年平均氣溫13.0℃,無霜期218天左右。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

陝西省地跨北溫帶和亞熱帶,整體屬大陸季風性氣候,由於南北延伸很長,達到800千米以上,所跨緯度多,從而引起境內南北間氣候的明顯差異。長城沿線以北為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陝北其餘地區和關中平原為暖溫帶半濕潤氣候、陝南盆地為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山地大部為暖溫帶濕潤氣候。

陝西溫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氣溫在7~16℃。其中陝北7~12℃;關中12~14℃;陝南的淺山河谷為全省最暖地區,多在14~16℃。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陝北-10~-4℃,關中-3~1℃,陝南0~3℃。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陝北21~25℃,關中23~27℃,陝南24~27.5℃。春、秋溫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溫差小,冬季南北溫差大。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遞減,受山地地形影響比較顯著。春季少於秋季,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3%—24%。冬季降水稀少,只占全年的1%—4%。暴雨始於4月,於11月結束,主要集中在7—8月。關中、陝南春季第一場320.0毫米的降水過程一般出現在4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夏汛雨出現在6月下旬後期到7月上旬前期,此期間,暴雨相對集中,關中、陝南地區出現洪澇災害較多。

水文

陝西省黃河流域內主要河流有二級河流渭河,三級河流無定河、延河、洛河、涇河;長江流域內主要河流有二級河流漢江、嘉陵江,三級河流丹江、旬河、牧馬河。漢江61959平方千米,無定河流域面積30261平方千米,河長491.2千米,延河7687平方千米,長284.3千米,涇河45421平方千米,長455.1千米,渭河62440平方千米,長818千米,北洛河26905平方千米,長680.3千米,嘉陵江9930平方千米,長244千米,長652千米,丹江7551平方千米,長244千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根據2016年度土地變更調查數據統計,陝西省土地調查面積為2056.24萬公頃,其中,國有土地330.17萬公頃,集體所有土地1726.07萬公頃。主要地類面積為:耕地398.95萬公頃,園地81.83萬公頃,林地1117.19萬公頃,草地287.10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81.05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5.90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0.80萬公頃,其它土地33.42萬公頃。

礦產資源

陝西省礦產資源分布具明顯區域特色,陝北地區以優質煤、石油、天然氣、鹽類、粘土類礦產為主;關中及相鄰地區以煤、建材礦產、地熱、礦泉水為主;陝南秦巴山區以有色金屬、貴金屬、黑色金屬和各類非金屬礦產為主。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38種(含亞礦種),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93種,已列入陝西礦產資源儲量表的礦產有87種,礦區726處(未含共伴生礦區、地熱和礦泉水礦區),除未劃定規模的14處礦區外,其餘712處礦區中,大型131處,中型172處,小型409處,中小型礦區占整個礦區數的80.03%。

陝西省保有資源儲量列全國前十位的礦產達64種。其中天然氣、鹽礦、制鹼用灰岩等列第一位;釩礦、電石用灰岩等列第二位;金紅石、鉬、汞、稀土、石棉、高嶺土、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蛭石等列第三位;煤、岩金等列第四位。

陝西省列入礦產資源儲量表的保有資源儲量潛在價值居全國第一位,約占全國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總值的三分之一。

天然氣、煤、岩鹽、水泥用灰岩、鉬、釩、鈦等資源儲量豐富,確立了陝西省為全國礦產資源大省的地位,同時也使陝西省成為全國重要能源化工基地之一。

陝西省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礦產種類多,資源總量豐富,潛在價值巨大,能源礦產具突出優勢;但一些礦種勘查程度低,可供開採的儲量少,暫難開發利用的資源量多。

鹽礦、鉬礦、釩礦、水泥用灰岩、煤、石油及天然氣等礦產在全國礦產資源中占據重要位置;而關係國計民生的部分重要礦產如富鐵、鉻、銅、鋁、富磷、鉀鹽等短缺。

金屬礦產中大礦少,小礦多,富礦少,貧礦多,單一礦床少,共伴生礦床多。煤與金屬礦產中共伴生礦產豐富,多數可綜合回收利用。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末,陝西省常住人口3835.44萬人,比2016年增加22.82萬人。其中,男性1979.85萬人,占51.62%;女性1855.59萬人,占48.38%,性別比為106.70。出生人口42.48萬人,出生率11.11‰;死亡人口23.86萬人,死亡率6.24‰自然增長率4.87‰。城鎮人口2178.15萬人,占56.79%;鄉村人口1657.29萬人,占43.21%。人口年齡構成為0—14歲人口占14.34%,15—64歲人口占74.86%,65歲及以上人口占10.80%。

民族

陝西省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羌族等。

經濟

綜述

2013—2017年陝西省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2013—2017年陝西省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2017年,陝西地方生產總值完成21898.81億元,比2016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39.45億元,增長4.6%,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9%;第二產業增加值10895.38億元,增長7.9%,占49.8%;第三產業增加值9263.98億元,增長8.7%,占42.3%。人均生產總值57266元,增長7.3%。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1849.22億元,占生產總值的54.1%,提升0.3%。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陝西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819.38億元,比2016年增長14.4%。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3468.21億元,增長14.6%;農戶投資351.17億元,增長0.2%。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1552.99億元,比2016年增長35.1%;第二產業投資5697.93億元,增長1.8%,其中工業投資5688.36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投資16217.29億元,增長18.1%。民間投資9683.16億元,增長10.8%。基礎設施投資8626.50億元,增長29.1%。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2824.74億元,增長8.3%。文化產業投資1776.70億元,增長21.3%。省級重點推進項目本年完成投資740.01億元。

人民生活

2017年,陝西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2016年上漲1.6%,其中,城市上漲1.8%,農村上漲1.1%;食品下降1.8%,非食品上漲2.5%;消費品上漲0.7%,服務項目上漲3.4%。新漲價因素占93.3%,翹尾因素占6.7%。

2017年,陝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35元,比2016年增加1761元,增長9.3%。其中:工資性收入11254元,增長8.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4.5%;經營淨收入2630元,增長3.6%,占12.8%;財產淨收入1180元,增長6.9%,占5.7%;轉移淨收入5571元,增長14.5%,占27%。2017年,陝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8243元,比2016年增長10.4%。按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4611元,中低收入組10992元,中等收入組18359元,中高收入組29076元,高收入組51316元。全省城鄉居民收入比為3:1,較2016年縮小0.03。

第一產業

種植業

2017年,陝西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045.3千公頃,比2016年下降0.8%。其中,夏糧1199.3千公頃,下降1.8%;秋糧1846.0千公頃,下降0.1%。種植業增加值1307.70億元,比2016年增長5.4%。

2013—2017年陝西省糧食產量 2013—2017年陝西省糧食產量

林業

2017年,陝西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3.06%。營造林面積479.4千公頃,活立木總蓄積5.1億立方米,林地面積12367.9千公頃,濕地保有量308.5千公頃,林業自然保護區52個,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1100千公頃,占國土面積5.3%。林業增加值58.38億元,增長14.1%。

畜牧業

截至2017年末,陝西省生豬存欄854.4萬頭,比2016年增長3.2%;牛存欄151.2萬頭,增長2.2%;羊存欄868.5萬隻,增長28.0%;家禽存欄7315.6萬隻,增長10.4%。肉類總產量111.8萬噸,增長0.1%。其中,豬肉產量85.8萬噸,下降0.1%。禽蛋產量60.1萬噸,增長1.3%。奶類產量184.5萬噸,下降2.5%。其中,牛奶產量134.8萬噸,下降3.8%。牧業增加值357.96億元,增長0.7%。

漁業

2017年,陝西省水產品產量16.3萬噸,比2016年增長2.5%。漁業增加值15.41億元,增長3.1%。

第二產業

工業

2013—2017年陝西省全部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2013—2017年陝西省全部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2017年,陝西省全部工業增加值8721.45億元,比2016年增長8.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增加值增長7.4%,輕工業增長11.5%;分工業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4.3%,製造業增長10.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0%;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5.5%,非能源工業增長10.2%;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4.5%。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2374.99億元,增長17.3%;利潤2185.68億元,增長49.3%。

建築業

2017年,陝西省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2228.00億元,比2016年增長6.8%。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累計實現總產值6227.47億元,增長16.9%,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3801.27億元,增長14.1%。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共簽訂契約額14014.62億元,增長21.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6977.30萬平方米,增長10.0%。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7年,陝西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36.37億元,比2016年增長11.8%。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270.55億元,增長12.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965.82億元,增長10.1%。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7396.28億元,增長11.8%;餐飲收入840.09億元,增長11.9%。在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中,餐飲收入250.23億元,比2016年增長10.2%;商品零售4989.71億元,增長12.4%。其中,吃類商品693.03億元,增長15.7%;穿類商品677.59億元,增長10.4%;用類商品3619.09億元,增長12.2%。

對外經濟

2017年,陝西省外貿進出口總值2714.93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37.4%。其中,出口1659.80億元,增長58.8%;進口1055.13億元,增長13.3%。在進出口總值中,進料加工貿易1727.73億元,增長33.8%。新批外商投資項目203個。契約外資100.29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116.5%;實際利用外資58.94億美元,增長17.6%。2017年,陝西省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契約額37.07億美元,增長5.0%;完成營業額39.09億美元,增長60.9%。

房地產業

2017年,陝西省房地產開發投資3101.97億元,比2016年增長13.3%;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23630.10萬平方米,增長6.0%;商品房銷售面積3890.40萬平方米,增長19.2%;商品房待售面積936.86萬平方米,增長5.0%。

郵電通信

2017年,陝西省完成郵電業務總量951.11億元,比2016年增長71.5%。郵政業務總量116.31億元,增長26.4%,其中快遞業務量4.58億件,增長24%;電信業務總量834.81億元,增長80.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22.79萬戶,其中城市483.92萬戶,農村138.86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4220.61萬戶,其中3G行動電話用戶349.85萬戶,4G行動電話用戶3169.57萬戶。電話普及率126.28部/百人。網際網路年末用戶4571.50萬戶,比2016年末增加383.80萬戶,其中網際網路寬頻用戶903.20萬戶,增加100.30萬戶。

旅遊業

2017年,陝西省接待境內外遊客5.23億人次,比2016年增長16.4%,旅遊總收入4813.59億元,增長26.2%。其中,接待入境遊客383.74萬人次,增長13.5%,國際旅遊收入27.04億美元,增長15.6%;接待國內遊客5.19億人次,增長16.4%;國內旅遊收入4630.26億元,增長26.6%。

金融業

截至2017年末,陝西省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8153.27億元,比2016年增長6.9%,比年初增加2445.9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6924.48億元,增長11.2%,比年初增加2700.12億元。年末境內證券公司3家。各類證券營業部258家(含外地公司在陝西的營業部),增加13家。期末證券開戶數460.99萬戶,增加60.88萬戶。

保險業

2017年,陝西省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868.69億元,比2016年增長21.5%。其中,財產險214.21億元,增長11.9%;人身險654.48億元,增長25.1%。保險業累計賠付支出260.01億元,比2016年增長9.0%。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107.66億元,增長15.2%;人身險賠付支出152.35億元,增長5.1%。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7年,陝西省地方登記的科技成果共3139項,其中,農、林、牧、漁業306項,採礦業120項,製造業476項,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454項,建築業123項,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92項,住宿和餐飲業45項,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432項,金融業123項,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627項,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59項,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11項,教育5項,衛生和社會工作241項,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9項,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6項。

2017年,陝西省簽定各類技術契約31355項,契約成交總額921.55億元。其中,技術開發契約9172項,成交金額342.03億元;技術轉讓契約359項,成交金額19.30億元;技術諮詢契約1319項,成交金額11.64億元;技術服務契約20505項,成交金額548.58億元。受理專利申請量總計98935件,其中發明專利46607件,實用新型專利31595件,外觀設計專利20733件;專利授權量總計34554件,其中授權發明8774件,實用新型17003件,外觀設計8777件。

教育事業

西安是中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聚集的城市之一,在校學生人數僅次於北京、上海,居中國第三位,是中國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數最多的城市,是中國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

截至2017年,陝西省共有高等學校108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81所、成人高校15所,另有獨立學院12所。2017年,陝西省招收普通本專科學生30.48萬人,在校學生106.94萬人;研究生招生4.04萬人,其中科研單位214人,在學研究生11.59萬人,其中科研單位643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5.66萬人,在校學生14.96萬人。全省共有中等職業學校245所,2017年,陝西省招生9.84萬人(不含技工學校),在校學生26.21萬人。全省共有國小4752所,招生48.05萬人,在校學生252.31萬人;普通中學2094所(其中高中473所),招生59.99萬人(其中高中24.38萬人),在校學生180.63萬人(其中高中75.66萬人)。國小、國中學齡人口淨入學率分別為99.96%和99.91%。

全國重點大學
序號大學名稱學校屬性主管部門
1 西安交通大學 九校聯盟(C9聯盟)、985工程、211工程 教育部直屬
2 西北工業大學 985工程、211工程、“七五”、“八五”15所重點大學 工信部直屬
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985工程、211工程、111計畫教育部直屬
4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11工程、985平台、首批20所全國重點大學 教育部直屬
5陝西師範大學211工程、985平台、教育部六大直屬師範教育部直屬
6 長安大學 211工程、985平台、111計畫 教育部直屬
7西北大學211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陝西省屬
8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四醫大) 211工程、軍隊2110工程、首批20所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後勤保障部
9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 軍隊2110工程 解放軍空軍總部直屬
10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 軍隊2110工程 解放軍火箭軍總部直屬
11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 軍隊2110工程 武警總部直屬
12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邊海防學院軍隊2110工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部
1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西安飛行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14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西安校區(原西安政治學院)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15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西安校區(原西安通信學院)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省高水平或省部共建高校
序號大學名稱學校屬性主管部門
1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老八校之一、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省高水平陝西省
2 西安理工大學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省高水平 陝西省
3陝西科技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省高水平陝西省
4 西安科技大學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省高水平 陝西省
5西安外國語大學省高水平陝西省
6 西北政法大學 五院四系之一、立格聯盟成員、省高水平 陝西省
7西安美術學院省高水平陝西省
8 延安大學 省部共建、省高水平 陝西省
9西安工業大學兵工七子、省高水平陝西省
10西安工程大學省高水平陝西省
11西安石油大學省部共建、省高水平陝西省
12西安郵電大學省部共建、省高水平陝西省
13西安財經學院省部共建陝西省
14西安體育學院省部共建陝西省
省屬普通本科高校
西安音樂學院寶雞文理學院陝西理工大學
陝西中醫藥大學西安文理學院渭南師範學院
鹹陽師範學院陝西學前師範學院西安醫學院
西安航空學院榆林學院安康學院
商洛學院西安歐亞學院西安培華學院
西京學院西安外事學院西安翻譯學院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西安思源學院陝西國際商貿學院
陝西服裝工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學院長安大學興華學院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華清學院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
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
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陝西省共有圖書館110個,文化館122個,藝術表演團體281個。出版報紙43種(不含學報),出版各類期刊268種。全省擁有國家綜合檔案館119個,館藏檔案資料822.80萬卷(冊)、918.06萬件,其中省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料73.33萬卷(冊)、13.48萬件。全省共有省級廣播電視台1座,市級廣播電台10座,電視台10座(西安、鹹陽、延安、榆林、安康、商洛6個市兩台合併),縣級廣播電視台88座。

體育事業

2017年,陝西省運動員參加國際國內比賽共獲得金牌40枚,銀牌34枚、銅牌37枚。其中,在中國第十三屆運動會中獲得金牌13枚、銀牌10枚、銅牌11枚。體彩銷售達到65.82億元,比2016年增長18.8%。

醫療事業

截至2017年,陝西省擁有衛生計生機構35862個(含村衛生室24978個),其中醫院1150家,社區服務中心(站)603家,衛生院1559家。全省共有床位24.1萬張,其中醫院病床19.3萬張,衛生院病床3.6萬張。全省共有衛生人員39.4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1.03萬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9.3萬人,註冊護士12.7萬人。

勞動就業

2017年,陝西省城鎮新增就業45.54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8.04萬人,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7.34萬人,登記失業人員實有人數23.4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8%。全省農民工總量744.7萬人,比2016年增加34萬人,增長4.8%;農民工月均收入3446.7元,增長6%。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末,陝西省參加失業保險職工356.50萬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953.94萬人,其中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職工567.70萬人,離退休人員198.3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251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619.76萬人,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631.2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459.35萬人;生育保險參保328.65萬人。

社會福利

2017年,陝西省共有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736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5925個,共有養老床位16.30萬張,收養8.50萬人。年末納入城市低保15.70萬戶、30.70萬人,人均月保障標準最高640元,最低490元;納入農村低保37萬戶、87.60萬人,保障標準每人每年最低3470元。農村五保對象12.30萬人,其中集中供養約3萬人。2017年,陝西省累計實施醫療救助54萬人次,臨時救助59.80萬人次。

環境保護

2017年,陝西省二氧化硫排放總量66.64萬噸,較2015年削減9.3%。氮氧化物排放總量58.92萬噸,較2015年削減6.1%。

安全生產

2017年,陝西省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409起,比2016年減少427起,下降23.3%;死亡826人,減少145人,下降14.9%。發生一次死亡3—9人的較大事故16起,減少3起,下降15.8%;死亡60人,減少17人,下降22.1%;發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起,死亡36人。

交通運輸

交通

航空

2011年,陝西省航線里程達到898628千米。航線條數373,國際航線44,港澳航線8條。通航城市165個,國際航線通航城市44個,港澳航線通航城市5個。運輸網密度4.367千米/平方千米。全年旅客傳送量777萬人,貨物傳送量8萬噸,貨物周轉量116百萬噸千米。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漢中城固機場、榆林榆陽機場、寶雞機場、安康機場。

高鐵

西寶客運專線、大西客運專線、西成客運專線、寶蘭客運專線、鄭西客運專線、銀西鐵路(在建)、西武高鐵(待建)。

普鐵

隴海鐵路、寶成鐵路、寶中鐵路、寧西鐵路、西康鐵路、襄渝鐵路。

公路

西寶高速、西康高速、西銅高速、西漢高速(京昆高速公路陝西段)、包茂高速(陝西段)、青銀高速(陝西段)、福銀高速(陝西段)、滬陝高速(陝西段)

運輸

2017年,陝西省貨運量16.31億噸,比2016年增長9.4%;貨物周轉量3761.63億噸千米,增長9.2%。客運量7.11億人,增長0.4%;旅客周轉量907.65億人千米,增長2.3%。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陝[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簡稱]

文化藝術

綜述

陝西從西周起,就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周族是陝西關中一個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寶雞)為活動中心後,就有了文字記事,把卜辭和占卜有關的記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後來又在青銅器上鑄刻銘文。周代的古陰陽曆,就是中國最早的曆法。

秦阿房宮、秦始皇陵、漢陽陵、乾陵、橋陵等都記錄印證了陝西古代文化,其中已開發的秦始皇兵馬俑坑,就展現了一個巨大地下雕塑藝術寶庫,反映出當時高超的藝術水平,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光輝篇章,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

陝北塞外

陝北是中國現代革命聖地。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生活戰鬥過13年,留下了大批寶貴的革命文物、革命紀念地和豐富的精神財富——陝北革命精神。

境內的革命文物達140多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延安市區內的鳳凰山舊址、楊家嶺舊址、棗園舊址、王家坪舊址、子長縣瓦窯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舊址)等國家級保護文物。省級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區內的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南泥灣舊址,吳起縣、志丹縣、子長縣、安塞縣革命舊址、舊居、劉志丹陵園、謝子長陵園、洛川縣馮家村“洛川政治局會議舊址”等。陝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繩結區域”。

延安寶塔山 延安寶塔山

從商周時代起,鬼方,獫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盧水胡,鮮卑,氐,突厥,党項,羌,女真,蒙古,滿等少數民族先後走上這塊歷史舞台,從而演出了一幕幕歷史變遷的活劇。陝北成為中原華夏民族(漢代以後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融合與交流,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體,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文化個性。秦漢以前,陝北一直是畜牧區。西漢以後,農耕業才大量發展,成為半農半牧區。一直到隋唐時期,陝北南界的黃龍山仍然是農耕區和半農半牧區的天然分界線,這種狀況在宋代以後才逐漸有所改變。

戰國時代秦國大將蒙恬,秦朝時代秦始皇長子扶蘇都曾經駐守這裡,並且修築長城,留下了中國古代邊防的豐富的歷史和人文遺蹟;而作為革命聖地,陝北又是新中國的發祥地和革命精神的象徵。

關中中原

西秦文化,是中國西部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從上古時代藍田猿人,到中華文明的發源華胥古國,再到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三皇”,從半坡的仰韶文化到西周定都豐鎬、秦王朝的建立、漢隋唐帝國的延續,再至近代的西安事變,一直到國家在西安宣布實施西部大開發。

陝南楚蜀

中部和西部為蜀文化,東部為秦、楚文化;是漢族重要的發祥地。劉邦曾被封為漢中王,漢朝因此得名,漢族也因此得名。劉備曾在漢中稱王,因此劉備政權被稱作“蜀漢”。

陝西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大約在80—120萬年前,關中地區的藍田猿人和陝南漢中龍崗寺人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開始製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採集果實和狩獵鳥獸。龍崗寺舊石器在地質年代為中更新世早期,絕對年代距今120萬年以上(見《人民日報》1992年2月10日第四版),早於藍田猿猴人遺址,是迄今發現陝西最早的舊石器文化,龍崗寺舊石器遺址被譽為是“亞洲三大舊石器遺址之一”。

方言

陝西分為三大方言區:關中方言區(屬中原官話區)、陝北方言區(屬晉語區)、陝南方言區(屬西南官話區)。

關中話,它又分為西安方言、關中方言東府話和關中方言西府話,它是西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關中話有很多古漢語的影子,是中國最古老的語言。古代關中話是中國的官話。

陝北晉語蘊含著豐富的方言資源。陝北晉語在語音、辭彙、語法上都與毗鄰的中原官話有顯著區別,顯示出了獨特的地域特徵。

陝南方言是西南官話(俗稱四川話)以及湘語、贛語等移民方言,包括漢中、安康等地。

此外,清朝初期,由於“湖廣填四川”而遷徙到四川、陝南一帶廣東話(客家話),流行於商洛一帶。

地方特產

羊肉泡饃肉夾饃漢中麵皮(漢中熱米皮)寶雞擀麵皮餃子宴
岐山臊子麵寶雞岐山面黃桂稠酒寶雞西府扯麵寶雞豆花泡饃
安康蒸面寶雞麵皮夾饃泡泡油糕棒棒饃蒲城水盆羊肉
寶雞西府蕎面餄餎椽頭蒸饃葫蘆頭石子饃灌湯包子
義合碗砣洋芋擦擦綏德抿夾四十鋪羊雜碎油鏇
乾酪黃酒陝北黃饃饃

風景名勝

綜述

截至2011年,陝西現有各類文物點3.58萬處、博物館151座、館藏各類文物90萬件(組),文物點密度之大、數量之多、等級之高,均居全國首位。

陝西省A級旅遊景區總數已達到257家,其中國家5A級旅遊景區8家(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景區、黃帝陵景區、大雁塔—小雁塔景區、華山景區、法門寺佛文化景區、金絲峽景區、寶雞太白山景區) ,國家4A級旅遊景區70家,國家3A級旅遊景區140家,國家2A級旅遊景區54家,國家1A級景區2家。

陝西可看到古代城闕遺址、宮殿遺址、古寺廟、古陵墓、古建築等,如長城、秦始皇兵馬俑、乾陵、茂陵、陽陵、黃帝陵、法門寺等,西安城牆、西安碑林、西安鐘鼓樓、大小雁塔等。在陝西,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

陝西各地的博物館內陳列的西周青銅器、秦代銅車馬、漢代石雕、唐代金銀器、宋代瓷器及歷代碑刻等稀世珍寶,昔日的周秦風采、漢唐雄風從中可窺一斑。

在自然景觀方面,有位於華陰市的西嶽華山、寶雞眉縣的太白山,還有西安周邊的臨潼驪山華清池、終南山、翠華山,秦晉交界處的黃河壺口瀑布等。

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
長城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
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
未央宮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
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華山西安城牆
党家村古建築群統萬城
石峁遺址黃帝陵
秦蜀古道(蜀道)秦直道遺址
絲綢之路拓展項目:茂陵、鳩摩羅什舍利塔、昭陵、乾陵、大唐西市、興慶宮、天壇、含光門、延平門、明德門遺址、法門寺地宮、大秦寺塔、西安清真寺
周原及豐鎬遺址:周原遺址、豐鎬遺址
秦都城及陵墓遺址:秦雍城遺址、秦鹹陽城遺址、阿房宮遺址、秦東陵
漢唐帝陵:漢文帝霸陵、漢宣帝杜陵、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漢成帝延陵、漢平帝康陵、漢元帝渭陵、漢哀帝義陵、漢惠帝安陵、漢高帝長陵、漢景帝陽陵、唐高祖獻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唐中宗定陵、唐睿宗橋陵、唐玄宗泰陵、唐肅宗建陵、唐代宗元陵、唐德宗崇陵、唐順宗豐陵、唐憲宗景陵、唐穆宗光陵、唐敬宗莊陵、唐文宗章陵、唐武宗端陵、唐宣宗貞陵、唐懿宗簡陵、唐僖宗靖陵
中國漢傳佛教祖庭:大慈恩寺、興教寺、大興善寺、青龍寺、草堂寺、淨業寺、香積寺、華嚴寺
參考資料

革命聖地

近現代的陝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1935年10月19日,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吳起鎮,才有陳運和《歌唱延安》中詩的見證:“寶塔山是中國革命的秤砣延河水是一段歷史的秤桿毛澤東用它稱過萬里長征的巨大收穫”。從此,中共中央在陝北戰鬥、生活了13個春秋。延安成為中國革命聖地,中國共產黨在這裡領導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6個):西安、延安、韓城、榆林、鹹陽、漢中。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1個):黃陵、鳳翔、乾縣、三原、蒲城、華陰、城固、勉縣、府谷、神木、佳縣。

景點介紹

西安
景點榮譽簡介圖片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一級博物館 世界第八大奇蹟,是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大雁塔 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大雁塔是唐朝為保存玄奘法師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
大雁塔 大雁塔
小雁塔 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小雁塔建於唐代景龍年間。塔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米。
小雁塔 小雁塔
興教寺塔 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唐代高僧玄奘的墓塔。
興教寺塔 興教寺塔
大明宮 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是大唐帝國的皇宮,東方宮殿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大明宮丹鳳門 大明宮丹鳳門
未央宮 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又稱西宮,劉邦稱帝後七年(前200年)始建。使用時間達360多年。
未央宮 未央宮
華清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亦名華清宮,是唐代帝王游幸的別宮,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是以溫泉湯池著稱的中國古代離宮。
華清池 華清池
西安城牆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西安城牆總周長13.74千米。有主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
大唐芙蓉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首家大唐文化主題公園,擁有全球幅寬最大的水幕電影,是國內最長的唐文化長廊。
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
陝西歷史博物館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一級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擁有現代化的設施的大型國家級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西安世博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水利風景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廣運潭,園區總面積6270畝。
西安世博園 西安世博園
西安鐘鼓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鐘樓是西安的象徵,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
鐘樓(近)鼓樓(遠) 鐘樓(近)鼓樓(遠)
寶雞
景點榮譽簡介圖片
法門寺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世界第九大奇蹟,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法門寺 法門寺
太白山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秦嶺山脈主峰,也是中國大陸青藏高原以東第一高峰。
周公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廟內古樹參天殿堂成群,除了周公正殿外,還有召公、太公、等周人先祖及功臣勛將的配殿,漢白玉武將像等古蹟名勝。
周公廟 周公廟
鹹陽
景點榮譽簡介圖片
彬縣大佛寺石窟 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貞觀二年所建,全寺共有一百零七個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個佛龕,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
彬縣大佛寺石窟 彬縣大佛寺石窟
乾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乾陵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乾陵 乾陵
茂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茂陵,是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
茂陵博物館 茂陵博物館
榆林
景點榮譽簡介圖片
鎮北台 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物之一,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和“萬里長城第一台”之稱。
鎮北台 鎮北台
紅鹼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是陝西省十大自然風景名勝區。
紅鹼淖 紅鹼淖
統萬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東晉時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是中國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歷史。
統萬城 統萬城
白雲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道教名山,又名嵯峨嶺,山勢西北東南走向,雄踞滔滔黃河西岸,山上松柏蒼鬱,重岩疊嶂,素以“關西名勝”聞名於世。
延安
景點榮譽簡介圖片
黃帝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
黃帝陵 黃帝陵
寶塔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海拔1135.5米,是延安的標誌,中國革命聖地的象徵。
寶塔山 寶塔山
壺口瀑布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第二大瀑布’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
銅川
景點榮譽簡介圖片
玉華宮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海拔2401.67米,總面積2482公頃,森林覆蓋率90.4%。
玉華宮 玉華宮
藥王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藥王山為紀念醫學大師孫思邈,後人在此修廟、建殿、塑像、立碑,藥王山成為著名的醫宗聖地。
藥王山 藥王山
照金香山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面積約312平方千米,是陝西省最大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照金香山 照金香山
渭南
景點榮譽簡介圖片
華山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中華十大名山 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
華山 華山
少華山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 主峰海拔1664.4米,少華山是中國道教名山。
少華山 少華山
洽川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水利風景區 詩經文化、黃河文化、古莘文化源遠流長。
洽川 洽川
漢中
景點榮譽簡介圖片
張騫墓 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騫墓是西漢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張騫的陵墓。
華陽景區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大熊貓、朱䴉、金絲猴、羚牛都在這裡能看到。
華陽景區 華陽景區
張良廟—紫柏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 張良廟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紫柏山有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風景如畫,堪稱秦巴千里棧道“第一名山”。
紫柏山 紫柏山
黎坪風景區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內層層山巒、莽莽林海、溪流清澈,一步一景、四季如畫,讓人感受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的境界。
黎坪 黎坪
安康
景點榮譽簡介圖片
南宮山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 南宮山是巴山深處罕見的古冰川及火山遺址。
南宮山 南宮山
瀛湖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水利風景區 景區碧水藍天,秦巴仙境,水質優良,物種豐富,氣候溫和,島嶼眾多,素有“陝西千島湖”之稱。
瀛湖 瀛湖
燕翔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融山、水、岸、洞自然景觀及古鎮、寺院、宗祠、戲園等人文景觀為一體,具有鮮明特色的生態自然景區。
燕翔洞 燕翔洞
鳳堰古梯田 國家水利風景區 中國美麗田園 景區是我國北方第一個以自然山水為背景,以古梯田為展品,以民風民俗為陪襯,保護和展示傳統農耕文明生產方式的開放式景區。
鳳堰古梯田 鳳堰古梯田
商洛
景點榮譽簡介圖片
金絲大峽谷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水利風景區 被譽為“峽谷奇觀,生態王國”。
金絲大峽谷 金絲大峽谷
牛背梁 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秦嶺東段最高峰,是西安市和陝南地區的重要水源涵養地,因其山脊像牛背而得名。
牛背梁 牛背梁
天竺山 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園內有著豐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它既有華山之險峻、又有青城之神幽、還有黃山之秀美。
天竺山 天竺山

文保單位

陝西境內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序號文物保護單位建造時間地區
1 延安革命遺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2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至宋 漢中市
3 大雁塔 西安市
4 小雁塔 西安市
5 興教寺塔 西安市
6 西安城牆 西安市
7 西安碑林 漢至近代 西安市
8 藥王山石刻 隋至明 銅川市
9 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10 豐鎬遺址 西安市
11 阿房宮遺址 西安市
12 秦陵兵馬俑 西安市
13 漢長安城遺址 西漢 西安市
14 西安市大明宮遺址 西安市
15 黃帝陵 延安市
16 秦始皇陵 西安市
17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西漢 鹹陽市
18 霍去病墓 西漢 鹹陽市
19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鹹陽市
20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鹹陽市
21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鹹陽市

著名人物

古代

華夏始祖
華胥氏神農炎帝軒轅黃帝有巢氏女媧
政治家
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吳王泰伯周穆王秦襄公秦穆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
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宣帝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
杜如晦李泌寇準李靖
軍事家
白起司馬錯王翦蒙恬王離馬援馬超杜預法正郭子儀
李靖侯君集韓世忠劉光世李顯忠楊素耿弇郭侃竇融李定國
韋孝寬韋皋蒙武李孝恭王賁班超李自成張獻忠班固劉宏基
屈突通殷開山長孫順德
思想家
馬融賈逵傅玄張載呂大臨呂大鈞呂大防王恕馮從吾
外交家
張騫班超蘇武
文學家
杜甫白居易杜牧韋應物韋莊魚玄機薛濤韓偓楊炯令狐楚
党懷英司馬遷班固王九思康海杜佑顏師古顏真卿
宗教大師
鍾馗劉海趙公明寇謙之僧肇吳筠王重陽
書法家、畫家
閻立本周昉張萱韓乾韓滉范寬關仝顏真卿柳公權楊凝式
王世鏜
科學家
孫思邈王微

現代

現代著名人物
政治家
習近平習仲勛連戰符浩胡希捷白克明白如冰白棟材白紀年趙樂際
胡啟立賀軍科孫新陽賈治邦柳斌杰
軍事家
胡璉關麟征張靈甫杜聿明楊虎城李虎臣胡景翼劉玉章謝子長劉志丹
李達郭伯雄房峰輝張又俠張宗遜
影視明星
文章閆妮尤勇景甜白冰董維嘉王姬張延苗圃凌瀟肅
周杰張嘉譯戴春榮郭達李琦石國慶郭濤陸樹銘劉曉虎孫菲菲
王茜華馮遠征劉怡君張涵予馬躍吳京安羅京民王成陽
社會活動家
于右任高又明柏惠民宋向震馬勝利楊強生周守謙孫恆
陝西商人
張朝陽趙步長高乃則馮侖
作家
柳青路遙陳忠實賈平凹肖雲儒周明葉廣岑高建群京夫李若冰
趙熙莫伸沉沙流商子雍杜鵬程雷抒雁吳宓屈濤劉成章孫見喜
李春平釋一塵張浩文
主持人
胡蝶柴璐王筱磊
作曲家
趙季平饒余燕紀溪坪曹曉聲張豪夫程大兆
畫家
石魯劉文西崔振寬王西京袁振西江文湛楊曉陽陳忠實陳國勇趙振川
苗重安王有政郭全忠王金嶺張之光張修安羅平安陳斌石丹張寒泊
書法家
陳澤秦于右任衛俊秀劉自櫝邱星程克剛吳三大雷珍民趙熊鍾明善
石憲章杜中信茹桂李成海周一波李振龍楊建才
歌手
王傑張恆許巍王錚張楚鄭鈞孫浩孫萌黃鑫甦醒
付辛博黨寧韓真真吳向飛曹軒賓王二妮哈輝彭光琴
導演
張藝謀顧長衛黃建新王全安李楊馮小寧侯詠張子恩劉惠寧廣龍
吳天明楊樹鵬丁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