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祥

劉邦祥,畢業於德國慕尼黑大學教育與心理學學院。他主要經過了各國之間開展的合作研究項目,從事大學教育工作。他專注於教育和科研上的研究,對風力能源上有較深的認知,有著作多項。

職業領域

跨文化合作項目管理、職業教育實踐及研究、線上學習設計及研究、教師教育

教育背景

1986年9月-1990年7月
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1998年9月-2002年5月
德國慕尼黑大學教育與心理學學院,專業組合:教育學、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

主要職業經歷

1. 2009年9月至今,
中德合作“ 中國風電研究與培訓”項目【由德國技術合作公司與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及中國龍源電力公司合作執行】德方高級培訓專家。主要負責組織中國風電領域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措施,包括: 線上培訓平台開發,繼續教育課程建設、培訓者培訓(教學方法、課程開發和學習評價) 。2011年1月1日該項目正式進入第二階段,且增加"風電場運行和維護職業教育的協作平台”和“中國風電發展政策諮詢與管理對話”兩個子項目。
2. 2007年6月-2009年6月,
中德合作“職業教育促進就業綜合項目(江西)”【 由德國技術合作公司和江西省外經貿廳、教育廳、勞動廳聯合執行】德方諮詢專家、高級項目經理。主要任務包括:在6所職業教育院校和2個國家級職教師資培訓基地,以“數控機電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套用電子技術”和“對外貿易”四專業為例,引進德國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圍繞“行動導向教學組織”、“學習領域課程開發”、“協作性學習評價”及“反思性行動研究”四專題組織教師培訓活動,嘗試教學改革和建立基於指標與參數的管理質量體系;支持合作院校與當地企業進行基於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的合作機制。
3. 2006年4月-2007年5月底,
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項目代表,德國卡爾-杜伊斯堡公益中心北京代表處。
4. 2002年5月-2006年5月,
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和教師培訓學院,負責學校網路教育的發展規劃及組織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諾丁漢大學、蘭卡斯特大學等合作開展的電子學習項目。
5. 1993年-1998年,
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司與德國漢斯i賽德爾基金會教育合作項目協調與信息中心,項目助理、經理。
6. 1990年-1993年,
北京市政府和德國聯邦政府合作處理城市生活廢棄物項目、北京市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科技翻譯(漢-英、漢-德)、外事助理。

主要研究經歷

l 2010年8月-2011年6月,
設計並主持開發“中國風電工程師線上培訓平台及基礎課程系列”, 組織兩次混合式培訓(包括線上學習+面對面輔導)並調研培訓效果。
l 2009年3/4月,
應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邀請赴德國Leuphana Universität Lüneburg (呂內堡大學)研修“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專題(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並作《引入“學習領域” 課程挑戰著中國職教教師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專題報告。此後于波恩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國際大會。
l 2007-2009年5月,
在主持中德合作“職業教育促進就業綜合項目”子項目I(“教學改革及教師能力建設”)的同時,對合作院校引進行動導向教學組織和學習領域課程方案進行了伴隨性研究,發表系列論文。
l 2006年6月-2007年3月,
受德國InWEnt(國際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委託,基於moodle平台設計“愛滋病醫護人員繼續教育”線上課程,組織基於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
l 2006年3月-11月,
完成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委託的“職業教育及民營企業的發展”調研課題。
l 2005年4月-2006年3月,
參與主持北京師範大學黨委“高校企業文化建設—留學回國人員在北師大的融合及其發展促進”課題,在校報發表總結報告。
l 2003年1月-2006年7月,
參加教育部“十五”期間重點課題—“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課題批准號:DJA010348;課題負責人:姜大源,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主持“德國職業教育中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研究”子課題。2007年4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該課題研究成果。
l 2002年9月-2005年6月,
主持北京師範大學和英國多家高校合作開展的教師繼續教育線上課程的開發和試用,跨文化研究線上學習教育學和項目管理,發表多部論文。
l 1998-2002年,參與實施了“中德兩國職教教師職業自我認識的發展”研究項目(慕尼黑科技大學職業教育專業受漢斯i賽德爾基金會資助)。

研究成果及作品

專著及章節

1. 劉邦祥 (譯2010): 藉助學習任務進行職業教育—學習任務設計指導手冊(Ausbilden mit Lernaufgaben–Lernaufgaben erstellen. N. Großmann, T. Krogoll, V. Meister).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3
2. 劉邦祥、吳全全(2007):《德國職業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研究》一章,在《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思想》一書中[ “十五”教育部規劃重點課題子課題研究成果],姜大源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3. 劉邦祥(編譯,2007):《從知識管理到學習共同體—走向知識社會過程中學校教育的任務》.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編:教育大講堂(第一輯).第121-136頁. [原作者:Heinz Mandl,德國慕尼黑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

期刊論文/譯文

1. 劉邦祥 (2010):影響職業學校行動導向教學改革的因素及其對策—以中德合作(江西)職業教育項目學校的教學改革為例.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0(5)
2. 劉邦祥,宋海濤,克勞斯-基爾,吳保林(2010): 如何評價行動導向教學中學生的能力發展—關於評價能力發展的方案設計.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0 (3), 55-59
3. 劉邦祥,張卉麗 (2010):在崗混合式學習-- 緩解風電專業人才短缺的又一途徑. 中國風能(雙月刊),2010 (3), 67-69
4. Liu Bangxiang (2009,英文),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of Practice
suppor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xploration into a Sino-German Online Training Program for Professionals against HIV/AIDS in
Western China. In Open Education Research (開放教育研究). Vol.15, No.6 Dec. 2009. P.48-51
5. 劉邦祥 (2009):“得其本義,忘其具形”:借鑑德國職業教育的再思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9(12). 60-64
6. Heinz Neber, Jing He, Bang-Xiang Liu and Neville Schofield,Chinese High-School Students in Physics Classroom as active, self-regulated Learners:
Cognitive, Motiv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Springer Netherlands. Vol. 6, Nr.4/Dec.2008. 769-788
7. 劉邦祥(2008):“行動導向教學”原則下的教師職業能力建設. 職業技術教育 2008(27).56-58.
8. 劉邦祥(2008):以職業行動為導向推進職業學校教師能力建設. 教育與職業 2008 (33). 25-27.
9. 劉邦祥、程方平(2008):企業如何承擔開展職業教育的主要責任—解讀聯邦德國新頒《職業教育法》及相關法規.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8 (6).
10. 劉邦祥(2007):論高校現代遠程教學改革—兼談實踐共同體線上學習. 大學(研究與評價) 2007(12)
11. 劉邦祥、王迎、黃瀅芬、王芃(2007):實踐共同體支持職業繼續教育的探索--中德合作開發醫護人員線上培訓課程的經驗. 開放教育研究. 2007(5)
12. 趙志群、劉邦祥(2007):從職教教師專業發展的視角談職教師資的培養--職教師資的專門化進程和職業科學的學科發展.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7(02): 24.
13. 趙志群、劉邦祥 (2007):職教師資的專門化進程與職業科學的學科發展——從教科文“國際職業教育師資碩士課程框架”談起.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7, (6)
14. 劉邦祥(2007):促進有關各方的理解是地區規劃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參加“民營企業在海淀區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作用”課題調研的反思.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7.12/總第268期.第5-6頁
15. 劉邦祥(譯,2007):青少年能做什麼?能承擔什麼責任?-從心理學角度談青少年參與社會活動,中國德育. 2007年4月. [德文名:Was können Kinder und Jugendliche? Was können sie verantworten?–Zur Partizipation aus der psychologischen Perspektive. 原作者Ralf Oerter,德國慕尼黑大學心理學教授]
16. 劉邦祥、吳全全(2007):德國職業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研究.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7.5/總第261期.第51-53,55頁.(後被《職教論壇》2007年4月總第323期摘轉)
17. 劉邦祥(譯,2006):過程導向的職業教育意味著什麼?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6年12月第1期,總第254期.第8-109頁[德文名:Was bedeutet prozessbezogen ausbilden? 作者(德)Anke Bahl, Johannes Koch, Egon Meerten, Gert Zinke]
18. 劉邦祥(譯,2006):過程導向的專業化訓練—職業教育的範式轉變.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6年11月第1期,總第251期.第15-17、19頁 [德文名:Prozessorientierte Qualifizierung - ein Paradigmenwechsel in der beruflichen
Bildung 作者(德)Koch Johannes, Meerten Egon]
19. Bangxiang Liu, Dayuan Jiang, Eberhardt Trowe (2006): Perspektiven der
Chinesischen Berufsbildung. In Berufsbildung in Wissenschaft und Praxis
(BWP, Bundesinstitut fuer Berufsbildung, Deutschland /Federal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ermany) 5/2006,38-42 [《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走向》發表在德國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所刊“職業教育-科學與實踐 BWP”, 2006/第5期,第38-42頁]
20. 劉邦祥、D.麥康奈爾、V. 拉利、S. 班克 (2006):跨文化研究線上學習教育學 --反思和比較研究中英高校線上學習合作項目的經驗.開放教育研究. 2006/第12卷4期,第46-50頁
21. Bangxiang Liu (2006):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as New Approach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flective Research into an Elearning
Program of intercultural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UK. Open Education
Research. Vol.12, No.3, Jun. 2006 (Bi-Monthly) &#91;<虛擬學習共同體作為教師職業發展的新途徑--中英跨文化線上學習合作項目反思研究>. Open Education Research 開放教育研究. 2006/第12卷3期,第58-65頁&#93;
22. Gillian Forrester, Gary Motteram & Liu Bangxiang (2006): Transforming
Chinese teachers’ thinking,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via e-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Vol. 32, No.2. May 2006, pp.197-212. &#91;<電子學習轉變中國教師的思維、學習和理解>,發表在英國教師教育雜誌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2006年5月第32-2期,第197-212頁&#93;
23. 劉邦祥(2006):試論職業教育中的行動導向教學.職教論壇. 2006年第1期. 第4-8頁
24. 劉邦祥、G.Motteram(2005):基於網路的反思和協作學習--促進中國教師教學觀念和行為的變化.中國電化教育. 2005年第9期. 總第224期. 第19-23頁。
25. 劉邦祥(2005):嘗試中的美國學校教師工資體制改革.比較教育研究. 2005年第6期. 總第181期. 第53-56、81頁
26. 劉邦祥(譯,2004):職業自我管理、國家控制抑或其它-試論英國教師教育的改革措施. 教師教育研究. 2004年5月,第16卷第3期,第68-72頁(原文作者Geoff Whitty教授,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27. 劉邦祥(2004):德國社區教育一瞥. 中國教師. 2004年第4期,總第11期.
28. 劉邦祥、姜大源(2003)影響學生自我調節學習的因素. 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 2003年第1期,第24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