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貽燦

劉貽燦

劉貽燦,1962年10月生,男,中共黨員,博士,教授。2004年2月開始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2005年5月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1988年以來,一直從事有關大別山的地質研究項目和地質調查項目。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劉貽燦,1962年10月生,男,中共黨員,博士,教授。

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合肥工業大學地質系學習並獲地質專業學士學位;

1985年8月—1988年6月在合肥工業大學攻讀構造地質學專業研究生並獲碩士學位;

1997年9月—2000年6月攻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並獲博士學位。

1988年7月至2004年1月,在安徽省地質科學研究所(現為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工作,專業技術職務歷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以及分別於1995年5月和1999年12月破格晉升為高級工程師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2004年2月開始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2005年5月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

二、工作經歷

1988年以來,一直從事有關大別山的地質研究項目和地質調查項目,其中,主持或作為主要研究者參加了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大別山研究項目(包括一個重大和一個重點項目)。發表學術論文近80餘篇(第一作者30篇、第二作者18篇)、專著三部(兩部第二作者);參與完成科研報告四份。經檢索,已有20篇論文被SCI收錄和12篇被EI收錄,其中15篇被SCI論文引用437次(他人引用超過400篇次)。1991年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名列第二)、199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名列第三)、2001年獲中國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2002年和2003年分別獲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三等獎(均名列第二)。2001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4年5月至1994年7月,被派遣去瑞士蘇黎世高級理工大學(ETH)地質系進修構造地質學;1999年6月、2000年11月、2001年6月和2003年7月等四次作為訪問學者出訪了義大利都靈大學並與該校礦物岩石學系著名的岩石學家Roberto Compagnoni教授等進行了大別山與西阿爾卑斯造山帶的對比性國際合作研究;2001年9月應邀參加了在日本召開的第六屆國際榴輝岩會議並以牆版形式展示了有關大別山北部榴輝岩的岩石學、地球化學和同位素年代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進行了學術交流;2003年6月應邀參加了在挪威召開的國際榴輝岩會議並進行了學術交流。

三、主要科研成果

1.作為主要研究者在大別山南部發現含柯石英、金剛石榴輝岩以及含柯石英石英硬玉岩帶,為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的建立和掀起大別山國際性研究熱作出了重要貢獻

2.北大別岩石學和同位素年代學的系統研究成果

包括:在大別山北部發現了榴輝岩並對榴輝岩進行了系統研究,首次發現了其中的超高壓變質證據以及變質過程中有麻粒岩相變質疊加,證明北部的部分岩石屬於印支期華南俯衝陸殼的一部分;首次系統測定了北部榴輝岩不同變質階段的年齡;根據北部榴輝岩三個變質階段的P-T條件及變質時代,確定了榴輝岩的變質演化歷史和冷卻史,發現北部榴輝岩在退變質P-T-t軌跡上與南大別榴輝岩不同,這一特殊冷卻曲線在大別山是首次發現和測定,它對理解超高壓岩石折返機制有重要意義;首次發現北大別片麻岩經歷過印支期變質作用以及近期在羅田穹隆中發現榴輝岩並首次證明是印支期華南鎂鐵質下地殼岩石俯衝變質成因和華南陸塊北緣晚元古代岩漿板底墊托的存在;首次獲得北大別片麻岩的超高壓變質證據以及鋯石的多期變質增生精確年齡及其礦物學和微量元素證據;首次在大別山北淮陽帶發現新元古代晚期(635Ma)的淺變質輝長岩並證明是印支期華南陸塊俯衝初期被拆離的產物。這些成果為探討大別山超高壓岩石的形成和折返過程提供了關鍵性的岩石學和年代學證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