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行道

劉行道(1869~1910),清末著名思想家,達縣河市鎮人。光緒二年(1876)啟蒙,幼奇慧好學,得時任綏定府教授的著名經學家廖平指教,後拜達縣訓導的巴縣舉人潘清蔭為師。1910年,因策劃刺殺攝政王失敗後,被清廷逼其吞金而逝。著有《永思堂文集》等流傳後世。

劉行道(1869~1910),清末著名思想家,達縣河市鎮人。光緒二年(1876)啟蒙,幼奇慧好學,得時任綏定府教授的著名經學家廖平指教,後拜達縣訓導的巴縣舉人潘清蔭為師。1893年中舉人。1895年赴京會試,與康有為、梁啓超等發起“公車上書”反對《馬關條約》。1898年,再赴京會試,參加著名的“戊戌變法”,要求改革維新。1903年張鳴歧聘其任成都通省蒙養師範教授,1905年胡俊聘其任四川高等學堂經史教授兼附屬中學校長,主講經史中。得意門生中有郭沫若、曾琦、魏時珍、周太玄、塗在前等人。1909與羅倫、張瀾等赴京任京師大學學堂教授,併兼任內閣中書履職光緒實錄館協修。1910年,因策劃刺殺攝政王失敗後,被清廷逼其吞金而逝。著有《永思堂文集》等流傳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