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7年獲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地圖製圖專業工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中國科學院地圖學與遙感專業碩士學位;2004年獲中國科學院環境科學博士學位。2000被UNDP/GEF項目《Wetl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in China》(CPR/98/G32) 聘為項目專家。2004年9月作為優秀高層次人才引進到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工作,現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濕地保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國際景觀生態協會中國分會”理事(IALE Member)。
研究方向
劉紅玉教授主要從事景觀生態和濕地研究。
主要貢獻
劉紅玉教授將景觀生態學理論和方法套用到濕地研究中,系統研究了典型區域濕地景觀結構與空間演變模式;闡明了人類土地利用活動對濕地景觀結構和生態過程的影響,深刻揭示了區域景觀破碎化對物種運動的影響機制;表明生境喪失和景觀斑塊的空間隔離是導致濕地水禽生境質量下降和種群數量迅速減少的主要原因;其研究成果極大地豐富了生境破碎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內容。
學術成果
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海洋局908專項、UNDP/GEF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項目等10多項。已發表SCI核心期刊、國家一級(學會)權威性學術期刊《地理學報》、《生態學報》、《自然資源學報》、《地理研究》等論文40餘篇,主編論著《濕地景觀變化與環境效應》和《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管理》2部。
科研成果
主要從事景觀生態和濕地研究,編寫專著兩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城市濕地景觀生態過程及景觀生態規劃研究,濱海濕地景觀生態過程研究等。正在和已經主持項目10餘項,參與項目多項。主要包括: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生態過程的海濱濕地景觀演變動態模擬研究-以江蘇鹽城海濱濕地為例”(41071119),執行年限:2011-2013年
2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自然和人為影響下鹽城海濱濕地景觀演變模擬模型研究”(10KJA170029),執行年限:2011-2013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關鍵生態過程的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健康研究(40871084),執行年限:2009-2011年
4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項目: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濕地景觀演變及其對濕地水體質量的影響”,執行年限:2009-2011年
5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基於地理-生態過程的江蘇濱海濕地保護與土地利用最佳化研究(20070319001),執行年限:2008-2010年
6 國家海洋局908專項:江蘇濱海濕地保護與土地利用潛力評價(JS908-02-07),執行年限:2008-2010年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小三江平原50年濕地景觀變化過程對典型水禽生境要素的影響(40471003),執行年限:2005-2008年
8南京師範大學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基金:人類活動影響下濕地景觀變化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機制(2005105XGQ2B68),執行年限:2005-2008年
9 UNDP/GEF項目:《Wetl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in China》:Sub-Contract No1:“Demonstrating Biodiversity Friendly land use planning through preparation of biodiversity overlays” (CPR/98/G32),執行年限:2002-2004
10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東北地區100年LUCC及其生態環境效應》項目二:“東北地區50年來土地利用變化過程、驅動因子及後效”(KZCX2—SW—320),執行年限:2002-2005年
11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中國典型濕地水陸相互作用過程、資源環境效應及調空》子課題 “三江平原濕地景觀格局動態變化研究”(KZCX2-302),執行年限:2000-2004
12中國科學院特別支持領域項目子課題“撓力河流域濕地資源環境動態研究”(KZCX3-SW-NA ),執行年限:1999-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