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世

劉潤世原名為怡仁,出生於1907年,祖籍岳陽縣筻口鎮。於192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岳(陽)平(江)臨(湘)邊委宣傳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湖南省政府交際處副處長,省委統戰部科長、副秘書長,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和辦公室主任等職。50年代後期,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多次遭批鬥、勞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平反昭雪。在1985年去世。

劉潤世(1907~1985),原名怡仁,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筻口鎮(潼溪鄉)劉桂村人。岳陽桂林高小畢業後,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取公費生額第一名。第二期,又以第二名考取湖南省立第一中學高中部。前後讀書一年半,因貧困失學。1927年由湖南省農民協會秘書長劉大身派他為岳陽代表,出席“湖南省反對土豪劣紳大同盟”大會,並選為文牘股長。是年8月,由劉郁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岳(陽)平(江)臨(湘)邊委宣傳部長,因組織遭到軍閥破壞,化名劉潤世,到國民黨新兵招募處當兵,暫避風險。後又在第九軍第二十一師當兵,升為尉官。北伐結束後,參加編餘軍官考試,被錄取在軍官研究班政治科學習,結業後以安徽公安團少尉排長任用。
1931年劉潤世為尋找組織關係,由安徽回岳陽,抵家後3天被岳陽縣保全團逮捕,岳陽警備司令部參謀長石憲章曾當過他的教官和營長,石以司令部名義把他調到警備部,予以開釋。1932~1935年期間,在山東泰安、江蘇洪澤湖、江蘇盱貽等地,任國民政府軍獨立旅第六旅代理連長、安徽省保全一團連長、分區指揮官、中隊長等職。1936年被國民黨當局以“通匪有據”,撤職查辦,劉流浪於南京,考入唐生智的訓練總監部軍訓教官班受訓。3個月後分發到福建建寧縣當軍訓教官,終於在建寧均口與黃立貴獨立師取得聯繫,找到了黨組織。1938年3月,福建省委傳達東南局通知,恢復他的黨籍,命他仍留在國民黨內部工作,利用其地位介紹同志打入國民黨。是年劉由建寧調到長樂,在長樂任國民兵團副團長、抗日游擊隊總隊長、縣長及福建省政府參議。1944年9月.任地下黨組織閩中特委委員(“福建人民抗日游擊隊閩中司令部”參謀長),1946年當選福建省委候補委員,兼閩浙贛軍區參謀長。在日軍入侵長樂前夕,他已完全控制了國民兵系統,劉在長樂展開敵後游擊,同日軍戰鬥5次,殲敵官兵50多人,而游擊隊只犧牲3人。重創敵人於三溪和琅尾,斃赦中島中佐,受到華中局通令嘉獎,使日軍不敢再出縣城一步。他徵用積答解決游擊隊補給,不另外加重人民負擔。槍決丁掠奪人民財物的三溪游擊隊隊長陳秉壘及長樂縣2名日偽區長。
1947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派劉潤世回湖南,建立湘鄂贛邊區山頭據點,搞地下武裝鬥爭。1948年春節前夕來岳陽,利用拜年機會找到了大王洞革命前輩馮子愚。由馮引薦找到了八路軍南下支隊因病掉隊住在柘港洞的紅軍戰士鄒滿瑞。再由鄒的介紹,化裝成齋公,穩蔽於岳陽、湘陰、平江三縣交界處的三角湖觀音廟裡。
此時,第二野戰軍已到達岳陽對岸的監利、沔陽一帶.他認為再無搞山頭據點的必要,向福建省委請示改變工作任務。由於當時福建發生城工部事件,未獲回信。1948年6月改向中共江漢區黨委城工部接頭,幾經輾轉,在湖北雙河與區黨委城工部長何定華接上關係,何仍派他回湖南搞統戰策反及支前迎解工作,利用各種關係策動岳陽縣縣長許新猷等率部起義,同時吸收了進步公教人員、工人、農民組成解放社,秘密開展迎解工作。多次將重要軍事情報送到江漢區城工部。還建3支地下武工隊,對維護地方治安、調運積穀存糧支援大軍南下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9年春,他去長沙,策反程潛、陳明仁等上層軍政人員起義,仍兼管岳陽工作。
新中國建立後,劉潤世先後任湖南省政府交際處副處長,省委統戰部副秘書長.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辦公室主任等職。在反右鬥爭中,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多次被鬥爭、勞改。“文革”期間,又遭到一系列迫害。直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後,20餘年的沉冤始得昭雪。他寫過不少詩詞和文章,多在“反右”和“文革”中被搜毀。所寫《破荷包詩稿》,幸得好友幫助編輯油印,才得以保存下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