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殿華[江油市中國畫家協會會員]

劉殿華,男,1946年生於河北阜城,大專文化,原四川省江油長城特殊鋼公司文聯理事,專職書畫家,現為中國畫家協會會員。另外也有華東理工大學副教授等同名名人。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劉殿華,男,湖北黃石人,現為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油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江油市政協詩仙書畫院畫師,其傳略已收入《現代書畫刻家名人大辭典》。

1963年師從著名書書畫家揚世久先生專習國畫十餘載,1963年—1970年曾任《湖北日報》、《黃石日報》美術通訊員。1987年畢業於無錫書法藝專,1990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其後多次進京參加書畫專業研修,先後得到著名書畫家姚治華、王文芳、宗岩夫、游承等名師親授。其作品採用傳統與現代手法相結合,風格注重寫實,曾數十餘次登臨廬山、黃山、泰山,多次到長江三峽、井岡山及紅軍長征路線的名山大川感悟“外師造化”的真諦。對山水、梅、蘭、竹、菊及京劇臉譜都有所研究,尤以山水梅花見長。其作品深受人們喜愛,有多件作品被釣魚台國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畫研究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李白紀念館、英雄黃繼光紀念館、抗日戰爭紀念館、三蘇祠紀念館以及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新加坡及港台地區展出和國際友人收藏。

主要作品

國畫《劍門雄關》、《雲涌團嶺》、《井岡頌》、《傲骨》等國畫作品先後參加由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研究院,國家文物局等文化單位主辦的全國書畫大展大賽,並多次獲獎;國畫《奪鋼》獲“四川省首屆巴蜀文化藝術獎”並選入《人民畫報》世紀珍藏版和《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精品集;《劍門雄關》入選1998年北京首屆國際藝術博覽會;《竇團山風光》系列國畫作品被中華人民郵電部製作成《中國郵政》明信片在1997年第二屆國際李白文化節向全國發行。對劉殿華的藝術成就,《四川電視台》、《綿陽電視台》、《中國冶金報》、湖北《人才》、四川《人居環境》、遼寧《警視》、湖北《文化指南》、《中國西部》、《四川政協報》、《綿陽日報》、《綿陽晚報》、湖北《黃石日報》、《東楚晚報》等省內外物媒體均有詳細報導和評述。

為傳承和發揚祖國書畫藝術,自費創辦了江油市青少年書畫班,其學生在省、市和國家級青少年書畫大賽中捷報頻傳,屢創佳績。2003—2007年曾五次榮獲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頒發的“全國少年兒童美術書法優秀輔導教師”獎、2007年文化部發展中國、中國美術館、中國青少年書畫協會、中國國際青少年書畫大賽評審團評定,獲“優秀輔導教師獎”;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青少年書畫大賽四川賽區“優秀輔導教師獎”,其青少年書畫班也被確定為江油市青少年書畫培訓基地。

近年來,在完成各種教學任務的同時,創作完成了《長江三峽寫生圖卷》,《武陵寫生圖卷》,《富春江寫生圖卷》等長卷國畫作品。2004年12月15日,四川電視台“新聞現場”欄目曾做專題報導,特別是長達三十多米的《長江三峽寫生圖卷》是從1971年開始醞釀,直到2003年下筆,前後經歷了二十多年,最終2004年完成,該作品受到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目前正潛心創作長達二百六十餘米的《千里涪江錦繡圖卷》。

抗震救災

“5.12”特大地震期間,劉殿華家裡房屋倒塌,受災嚴重,地震以來,和老伴、兒女一直住在帳篷里。劉殿華和長鋼四廠的其他同志一起克服重重困難,組建了“志願者突擊隊”,積極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得到了武都鎮政府的高度評價。同時,劉殿華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不顧還未平息的地震和自己多年的糖尿病、近視眼困擾,在老伴的陪同下,帶著藥、背著畫具深入到汶川、都江堰、北川、平武等災區,進行了災情實地拍攝和速寫畫作,在近一百多天裡,拍攝照片三百餘張,速寫兩百餘幅,創作國畫四十餘幅,寫了六萬餘字的親歷見聞實錄筆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