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劉若愚十六歲時,因感異夢而自施宮刑,萬曆二十九年,被選入皇官,隸屬司禮太監陳矩名下。天啟初年,宦官魏忠賢擅權專政,魏之心腹太監李永貞任司禮監秉筆,因為劉若愚擅長書法且博學多才,便派其在內直房經管文書。與此同時,魏、李又多陰謀詭計,故對劉若愚頗多猜忌。劉目擊魏李所為而又無可奈何,遂自改名為“若愚”,借苦心二字以自警。崇禎二年,魏忠賢閹黨事敗,若愚被群臣糾彈謫充孝陵淨軍。
後來,查實高攀龍等七人被誣致死一案,乃係李永貞索取蘇杭製造李實空白印紙架詞虛構,李永貞被斬決,劉若愚被處斬監候。若愚因受誣告而蒙冤獄中,有苦難申,而真正的魏黨司禮太監王體乾、塗文輔等則黃金買命而逍遙法外。在幽囚的悲憤不平中,劉若愚乃效太史公司馬遷之榜樣,發憤著書,嘔心瀝血,詳細記述了自己在宮中數十年的見聞,並進行說理申冤以自明,終於由崇禎二年至崇禎十四年陸續寫成這部頗具特色的明代雜史——《酌中志》。之後,劉若愚果然被開釋,從此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