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宜

1、《馬克思考察社會歷史發展的“尺度”》,《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5期。 16、《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的人文制約》,《科學社會主義》2005年第2期。 6、《公有制及私有制社會化新論》,《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劉新宜,男,江蘇淮陰人。1954年4月30日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1961年春至1970年夏就讀於安徽省銅陵市一小、安徽省建新農場國小、中學。1970年6月至1972年11月,隨父母下放安徽省潁上縣務農並續讀高中。1972年12月至1977年4月,應徵入伍服兵役,先後任團集訓隊示範班戰士、團特務連警衛排戰士、團衛生隊炊事員、衛生員、衛生副班長、手術護士兼文書。1977年7月至1988年7月,在安徽省泮湯溫泉療養院任打字員、收發員並任兼職保衛幹事、秘書等職。此間,多次榮獲單位先進工作者稱號並被確定為後備領導幹部培養對象;更大的收穫是通過十多年刻苦自學,自修完多門大學課程,並於1988年5月以同等學歷資格考入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攻讀法學碩士學位。1988年8月至1991年7月,脫產三年就學於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並獲得研究生畢業證書和法學碩士學位。此間,除編撰多種書籍外,還發表多篇高質量論文。其中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雜誌1990年第5期上的長文——“馬克思考察社會歷史發展的‘尺度’”曾在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引起較大反響(當時本人為中央黨校研究生在《中國社會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的第一人)。該文所述曾被學界評為當年歷史唯物主義最具代表性的觀點之一(參見當年的《學術月刊》和《劉新宜個人科研成果目錄》)。1992年4月調入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工作;1992年4月1998年6月,任中共海南省委黨校科社教研室和統戰教研室助教、講師;1998年7月破格晉升副教授;1999年4月至2003年10月任海南省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2003年10月至2004年月10月,任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副教授、教授。此間,編撰書籍1部,撰寫書籍5部(其中2部為中華社科基金項目,1部為海南省資助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部為中央黨校牽頭組織的省級“三基本”教材項目),發表文章近50篇,其中國家級論文15篇,並有多篇論文分別被《人大複印資料》、《新華文摘》和光明日報報業集團的《文摘報》、《馬克思主義文摘》全文收編或大幅摘錄(見《劉新宜個人科研成果目錄》);曾先後獲全國黨校系統(1992——1995)年度優秀論文三等獎、全國黨校系統(2001——2003)優秀科研成果著作二等獎、三等獎。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海南省優秀圖書獎、《新華文摘》首屆“我印象最深文章”(1995——1996兩個年度)論文優秀獎(同期獲獎的還有季羨林、高放、余秋雨、馮蘭瑞、何滿子、梁衡等十二人)、中共海南省委黨校教學二等獎(當年無一等獎)、科研二等獎並多次榮獲單位先進工作者稱號;2004年1月初以高票(僅1人投反對票)通過省職稱高評審正教授資格評審。 作為專業理論教研人員,本人在科研上所作的不懈努力和一些求實創新的理論追求已在學術界,甚至政界引起一定反響(參見《新華文摘》1998年第1期,第179頁——182頁;《呼喊——當今中國的5種聲音》凌志軍、馬立誠著,廣州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88頁)。
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曾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做為期3個月的訪問學者。
現為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理事、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理事、福建省國際共運史既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曾為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理事、海南省社科聯委員、海南省市場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海南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
2004年10調入華僑大學,曾為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所長;現為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社會學系主任。
主 講 課 程
一、曾授課程:
1、《政治學原理》(本科生)
2、《政治經濟學》(本科生)
3、《國外社會主義》(碩士研究生)
4、《科學社會主義經典文選選讀》(碩士研究生)
5、《當代社會主義專題研究》(碩士研究生
6、《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本科生)
二、正在講授的課程: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本科生)
2、《科學社會主義前沿問題研究》(博士研究生)
三、即將開設的課程:
1、《社會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研究》(本科生)
2、《社會政治學》(本科生)
3、《科學社會主義》(碩士研究生)
主要科研成果概況
公開發表文章56篇,其中國家級23篇,省級33篇;公開出版專著6本,編著4本(詳情見後清單)。
參與完成國家課題2項,主持並完成省重點課題1項(詳情見後清單);完成校引進人才資助項目1項;以第二作者身份參與國家課題1項(正在結項中)。
轉載情況:
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1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6篇;被《馬克思主義文摘》全文轉載1篇;被《文摘報(光明日報)》大幅轉載2篇。另外,2006年9月參加“首屆社會主義論壇”上的大會發言,曾被《學習時報》和《南方周末》轉載。
獲獎情況:
一、 文章類:
1、《公有制本質與社會主義》曾獲全國黨校系統(1992——1995)優
秀科研成果文章三等獎;
2、《公有制本質與社會主義》曾獲《新華文摘》社首屆“我印象最深文章”作品優秀獎;
3、《公有制及私有制社會化新論》曾獲“海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論文三等獎。
二、 圖書類:
1、《經濟特區國有企業體制創新研究》(國家社科規劃中華社會科學基
金項目)曾獲海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著作三等獎;
2、《海南發展的綠色道路》(國家社科規劃中華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曾獲全國黨校系統科研成果著作二等獎,海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優秀圖書獎;
3、《昨天的社會主義——對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的回顧與前瞻》(海南省資助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曾獲全國黨校系統(2001——2003)優秀科研成果著作三等獎。
劉新宜個人科研成果目錄
一、 文 章
(一) 國 家 級
1、《馬克思考察社會歷史發展的“尺度”》,《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5期。
2、《關於推行股份制的多重目標、主要難點及對策的研討》,《黨校科研信息》(中共中央黨校主管)1992年第16期。
3、《公有制本質與社會主義》,《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1995年第3期。此文被《新華文摘》1996年第1期全文收編並於1997年1月獲《新華文摘》首屆“我印象最深文章”作品優秀獎、“1992至1995年度全國黨校系統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4、《改革的基本內在規律:從為民作主到人民自主》,《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1999年第4期。
5、《如何認識國有企業中的“準家族化”管理現象》(合著,第二作者),《理論前沿》2001年第14期。
6、《成功的併購≠不等於併購的成功》(合著,第二作者),《企業管理》2001年第8期。
7、《生態省建設的基本訴求評析》,《環境保護》2001年第8期。
8、《經濟利益與傳統所有權非對稱分布的法理解析》,《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3年第2期。該文曾被2003年第9期《新華文摘》“報刊文章篇目輯覽”收編。
9、《近現代主要社會主義力量之間的互動回眸》,《科學社會主義》2003年第3期。
10、《鄧小平如何確定中國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3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鄧小平理論》2003年,第12期全文收錄。
11、《論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全面和諧發展的理性訴求》,《理論前沿》2003年第22期。
12、《布爾什維克的榮與痛》,《文摘報(光明日報報業集團主辦)》2003年12月7日第6版(學林漫步)(原文載於2003年11月27日《社會科學報》第4版)。
13、《破除工商管理部門吃“雜糧”的積弊》,《中國改革報》2004年4月6日理論周刊。
14、《海南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概況、問題和機遇》,《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NO5(2003)》(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15、《黨校教育拒絕“批發”學歷》,《文摘報(光明日報報業集團主辦)》2004年9月12日第6版(學林漫步)(原文載於2004年9月2日《社會科學報》第5版)。
16、《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的人文制約》,《科學社會主義》2005年第2期。
17、《加快工商行政管理改革,促進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NO6(2005)》(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18、《現在能捨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嗎?》,《理論前沿》2006年第1期。
19、《論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人文制約及其破解之策》,《社會主義研究》2006年第6期。
20、《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形態更替及其現實效應與啟示》,《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7年第1期。
21、《重新理解馬克思的東方社會跨越發展觀》,《南京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22、《制度間跨越,還是制度內跳躍――對馬克思“卡夫丁峽谷”構想本義及其思想價值的探析》,《馬克思主義研究》2007年第11期。
2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反思與探索》,《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7年第6期。
(二)省 級
1、《科學社會主義與不已開發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科學社會主義
研究》(北京)1990年第7期。人大複印資料《科學社會主義》1990年第8期全文收編。
2、《試論馬克思關於跳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構想的本義及其思想價值》,《天津社會科學》1991年第4期。
3、《對改革的經濟學沉思》,《新東方》1994年第12期。
4、《對當今困惑文壇的呼喚》,《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
5、《論海南產業第序的合理安排》,《新東方》1995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特區與開發區經濟》1996年第2期全文收編。
6、《公有制及私有制社會化新論》,《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1996年第5期全文收編。此文獲“海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論文三等獎。
7、《論當代中國發展的特性及其對經濟特區的設定》,《新東方》1996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特區與開發區經濟》1997年第1期全文收編。
8、《公有制本質及其有關問題芻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庫(上)》,團結出版社1997年7月,第708—709頁。
9、《論反腐倡廉與選人用人責任制》,《特區展望》1997年第4期。
10、《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新東方》1997年第5期。
11、《試論腐敗蔓延的主要原因以及遏制辦法》,《新東方》1997年第5期。
12、《糾正思想認識偏差,突出精神文明建設》,《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
13、《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新東方》1997年第6期。
14、《經濟特區國有企業改革探索研究》,《海南經濟報1997年12月23日。人大複印資料《特區與開發區經濟》1998年第1期全文收編。
1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義利觀芻議》,《新東方》1998年第6期。
16、《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重要啟示》,《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17、《間接公有制:法律調控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論經濟權利變化的歷史趨勢、社會反應及其理論啟示》,《上海法制報1999年2月24日、3月3日、3月10日、3月17日連載。
18、《一個不成其為問題的問題——亦談“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新東方》1999年第3期。
19、《領導機制:生態省建設的中心環節》,《海南日報》1999年11月15日
20、《國有股份公司非規範運作的主要表現及其治理》(合著,第二作者),《資產與產權》2000年第3期。
21、《對我國網路泡沫的寬容與思考》,《海南僑報》2000年6月8日
22、《關於海南生態省建設中的人口問題》,《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4期。
23、《養牛制奶——海南中部地區開發與環保並舉的理想選擇》,《新東方》2001年第1期。
24、《何方是路?當代政治經濟學研究》,《新東方》2002年第4期。
25、《前蘇聯的制度性缺陷——蘇共垮台、蘇聯亡國原因論》,《社會科學報》2002年7月25日。
26、《布爾什維克的榮與痛》, 《社會科學報》2003年11月27日第4版。
27、《黨校教育拒絕“批發”學歷》,《社會科學報》2004年9月2日第5版。
28、《對當代先進生產力及其代表資格問題的理性思考》,《新東方》2004年第11期。
29、《民主執政,重中之重》,《華僑大學報》2005年1月11日第2版。
30、《民主執政:當前執政能力建設的重中之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5年第1期。
31、《全面、和諧發展是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深化和發展》,《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32、《試析蘇聯政治體制改革失敗的原因及教訓》,《學術論壇》2006年第11期。
33、《馬克思主義東方社會理論主要歧見評析》,《華僑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二、 著 作
(一) 專 著
1、《企業法人行為規範》,海南出版社1992年12月。
2、《經濟特區國有企業體制創新研究》(國家社科規劃中華社會科學
基金項目;海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著作三等獎),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3月。
3、《海南發展的綠色道路》(國家社科規劃中華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國黨校系統科研成果著作二等獎,海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優秀圖書獎),海南出版社2001年9月。
4、《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問題》,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4月。
5、《昨天的社會主義——對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的回顧與前瞻》(海南省資助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全國黨校系統第五屆優秀科研成果著作三等獎),陝西旅遊出版社2003年6月。
6、《社會主義國家演化簡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5月。
(二)編 著
1、《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毛澤東著作大辭典》,長春出
版社1991年7月,參與撰寫約3000字。
2、《中國改革開放答問錄》,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4月,參
與撰寫約15000字。
3、《中國改革開放輝煌成就十四年(海南卷)》,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
年3月,參與編撰約10萬字。
4、《對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反思與探索》,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主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