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概述
劉揆一(1878年~1950年) 字霖生,湖南衡山縣人。幼入私塾,後就讀長沙嶽麓書院。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春,自費留學日本,結識黃興,一同參加留日學生反對沙皇俄國侵占我東北三省而組織的拒俄義勇隊。同年九月在長沙,與黃興、宋教仁、陳天華、譚人鳳及胞弟劉道一等發起組織華興會,醞釀武裝起義,推翻清朝政府。因事機不密,為湖南巡撫陸元鼎偵知,與黃興同遭通緝,亡命日本。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1月)加入同盟會,代理東京本部執行部庶務幹事,後又代行總理職務,始終擁護孫中山先生。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親臨漢口前線任督戰員。南京政府成立,任參議院議員。1912年8月,接受袁世凱的任命,擔任陸征祥內閣工商總長,翌年7月辭職。1915年8月,籌安會成立,楊度曾以5萬元相贈,以換取其參加勸進,遭其堅決拒絕。1916年初在天津創辦《公民報》,刊登反對帝制的言論,報館因此被日租界當局查封。同年6月,黎元洪繼任總統,擔任國會議員直至1918年國會解散。北伐戰爭前夕,赴廣州投入革命洪流,和國民黨及共產黨領導人都有接觸和往來。大革命失敗後,寓居北京,閉門著書,1929年出版《黃興傳記》。1932年到南京受聘為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纂修。1933年被蔣介石聘任為行政院顧問,後因反蔣而解職,遂退隱家園。解放後,被聘為湖南省軍政委員會顧問,多次與毛澤東主席書信往來。2008年8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湖湘文庫·劉揆一集》。
(據《湖湘文化名人衡陽辭典》,甘建華主編,爾雅文化出品)
創建華興會
幼年入私塾,後就讀於長沙嶽麓書院。光緒二十九年(1903)春,自費留學日本,入東京弘文學院速成師範科與黃興結識,並一同參加留日學生反對沙皇俄國侵占我東北三省而組織的拒俄義勇隊(以後改組軍中民教育會)。同年五月,軍國民教育會推舉黃興等回國起義。黃與劉揆 一商量進行辦法,劉說“種族革命,固非運動軍學界不為攻,而欲收發難速效,則宜採用哥老會。以彼輩本為反對滿清而早有團結,且其執法好義,……足為吾輩革命所取法”,並且介紹了馬福益的情況。當即決定同馬聯絡,相約三個月後會於長沙。
不久,黃興、劉揆一相繼回國,於光緒二十九年九月,在長沙發起組織華興會,決定採取“雄據一省與各省紛起”的方針,首先在湖南發動起義。為便於聯絡會黨,又建立外圍 組織同仇會,邀馬福益等會黨頭目參加。光緒三下年春,劉揆一、黃興在湘潭縣茶園鋪秘密會晤馬福益,共同制定了發動長沙起義的計畫。他們決定11月16日(農曆十月初十)西太后七十歲生日那天,在長沙祝壽會場安放炸彈炸死到場 文武官員,乘機攻占長沙。會的一,劉揆 一到醴陵淥江中學擔任監督,暗中負責調度會黨及聯絡軍隊。他和黃興等還變賣家產 ,充作這次起義的活動經費。人們仿照日本軍制,將會黨編成革命軍旅,黃興以同仇會的會長兼任大將;劉揆一為中將,掌理陸軍事務;馬福益為少將,黨理會黨事務。
正當起義準備工作積極進行的時候,不幸因事機不密,為湘撫陸無鼎偵知。黃興和劉揆一被通緝。九月,三人相繼逃入上海,起義未經實現,即遭失敗。黃、劉抵滬後,上海發生了萬福華槍擊廣西巡撫王之春事件,機關遭破壞,黃、劉又被迫離滬,亡命日本。
同盟會幹事
光緒三十一年七月,同盟會成立時,劉揆一因持導議,沒有參加,直到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1月),他才加入。不久,他代理東京本部執行部庶務幹事。同年,孫中山與黃興先後到安南(今越南)組織中國南方的武裝犧牲 ,父劉方山堯 病亡後,遂舉家從湘潭遷往日本東京,直到辛亥革命後方回國。其主要工作是籌劃會務,發展會員,為前方武裝起義調遣人員和購運槍械等。
這時,同盟會領導意見不一,內部發生分裂,劉揆一為顧全大局,力排眾議,反對分裂,作了一些調解的工作。並拒 絕召開罷免孫中山的總理職務的會議,維護孫、黃合作。宣統元年(1909)八月,因經費問題,陶成章聯合李燮和等發表“七省同盟會中匿名書”,列舉罪名攻擊孫中山。十月,劉揆一和黃興、譚人鳳聯合致函各報社,否認陶等函件的效力,使陶等的謀劃未能得逞。
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劉揆 一從日本回國,主張“化除畛域,共建新猷”,到漢口前線任督戰員。南京政府成立,他任參議院議員。民國元年(1912)3月,同盟會轉變為公開的、以從事議會政治為目的的政黨,劉為十幹事之一。8月,劉揆一接受袁世凱的任命,任陸征祥內閣的工商總長。為了不愛觀明國會關於會員不得參加非政黨內閣的決定約束,他登報脫離同盟會。同盟會改名國民黨後,9月,國民黨推舉袁世凱的親信趙秉鈞組閣,以全體閣員加入國民黨為條件,力圖組成國民黨的“政黨內閣”,劉揆一繼續留任工商部總長。他又表示:“我本系老同盟若全體加入,我自然復黨”。
民國時代
民國2年,他別組“相友會”,表示不與國民黨合作。後來由於內閣改組,又因工商部私借外債受到攻擊,7月,袁世凱準他辭去工商部總長職務。
民國4年8月,籌安全成立,楊度曾以5萬元相贈,以換取其參加勸進,為其堅決拒絕。民國5年初,他在天津創辦《公民報》,刊登反對帝制的言論,以號外披露《二十一條》,促進反袁運動的發展。3月,報館因此被日租界當局查封。
同年6月,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總統,劉揆 一一度擔任國會議員,直到國會解散
五四運動,賦閒家中,但接觸了進步書刊,同情學生的革命行動和孫中山的護法運動。為留法勤工儉迷籌集過經費。北伐戰爭前夕,他赴廣州投入革命洪流,和國民黨及共產黨領導人都有接觸和往來。大革命失敗後,他思想彷徨,莫知所從,寓居北京,閉門著書。民國21年他到南京,受聘為中國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纂修。
民國22年,蔣介石邀請一些名流、學者參加政府工作,劉揆一被聘任行政院顧問。“九·一八”事變以後,他不滿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主義,常寫詩詞加以諷刺。民國23年,他在天津《大公報》上發表《救國方略之見》,主張恢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停止內戰,共同抗日,挽救民族危亡。這引起蔣介石的反感,不久即被 解除顧問職務,遂退隱家園。日軍侵入湖南期間,他隱居湘西洪江,和國民黨軍政人員很少往來。
鞠躬盡瘁
解放後,被聘為湖南省軍政委員會顧問,多次與毛澤東主席書信往來
字號章
近現代文物。青田石。立方體,上有獅鈕,通體為青黃色。長2cm,寬2cm,高5.6cm。印面陽刻篆體“霖生”二字。文字。有紅色印泥的痕跡,可見曾經使用過。
個人作品
1929年出版《黃興傳記》。
1934年發表《救國方略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