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抗日戰爭時期
湖北省政府西遷恩施,同時在方家壩設立"戰時青年訓導團"反革命集中營,瘋狂迫害共產黨人愛國志士。1941年1月20日,因叛徒出賣,中共鄂西特委書記何功偉同志、婦女部長劉慧馨同志不幸被捕,先後囚禁在方家壩楊家老屋、大梨樹等處達8個月之久。他們堅信共產主義真理,寧死不屈,拒不投降,顯示了共產黨員的崇高革命氣節和堅強意志。何功偉同志囚禁在楊家老屋穀倉里時,寫出了《獄中歌聲》、《奴隸戀歌》、《清江頌》、《革命氣節教育提綱》、給父親的遺書等革命詩篇和文章。1941年11月18日,何功偉、劉慧馨同志在方家壩五道澗和大田埡口壯烈犧牲,為黨和人民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
解放後
方家壩成為全市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主要場所。每逢清明時節,廣大幹部、職工、學生及民眾紛紛到此悼念烈士英靈。烈士的親屬及戰友們也常來此寄託哀思,以慰忠魂。1994年該處被州人民政府列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州、市兩級政府撥款近3萬元,對原囚禁何功偉烈士的房屋進行了搶救性維修,其房屋產權收歸國家管理。
為了進一步搞好革命紀念地的建設,恩施市將方家壩原何功偉烈士囚禁處按原樣修復,恢復原拆除的兩間房屋、院落、槽門,新建圍牆;修通何功偉、劉慧馨二烈士就義處的道路;在楊家老屋舉辦烈士生平事跡圖片陳列展覽,完善美化周邊環境。 2002年,何功偉、劉慧馨二烈士遺體從五峰山遷至方家壩,建立了烈士陵園。
3三歷史事件地理位置
方家壩位於恩施城西北6公里.西靠望城坡山麓,東連旗峰壩,南接小村和汪家寨。方家壩南北兩頭分布著村坊和方家壩兩個自然村落。方家壩有一個小街,解放前是恩施通往屯堡、利川的要道,村坊掩映在茂密的樹木和竹林之中,潺潺的清溪從五道澗經村中緩緩流過。抗日戰爭時期,恩施是國民黨湖北省戰時省會,國民黨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陳誠坐鎮恩施,在村坊建立過囚禁共產黨人和民主進步人士及學生的集中營。從1941年1月至1945年10月,先後有602名共產黨員、進步人士、青年學生在方家壩被集中關押、審訊和"感化",中共鄂西特委(省委)書記何功偉和婦女部長劉惠馨同志被秘密殺害於此。
牢獄生活
當時,六戰區司令長官兼湖北省主席陳誠把從恩施8縣及湘鄂川黔邊區搜捕的大批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押到恩施城後,先是關押在鼓樓街16號進行刑訊逼供,然後再陸續轉移到離城6公里外的方家壩集中營。這裡的監獄都是占用的村坊兩座上下相鄰的地主莊園--方家大屋。一座靠上,是六戰區"青年訓導大隊",由5棟房屋、3個院壩組成,共有20多個房間,關押要"感化"、"訓導"的政治犯100多人。在"青訓大隊"下面,是一棟二進三開間帶廂房,共9個房間、1個場壩,為管理所。這裡主要關押共產黨"要犯",配有少將及校、尉等特務"管訓"人員104人,另有士兵、軍警36人。他們用無窮盡的勞役、無限期的禁閉、輪番刑訊和假槍斃、陪斬、坐黑牢、餓飯、鞭撻、踩槓、從清江河挑卵石上高山、背石頭跑萬米、三伏天烤太陽火、背火背簍、釘活鬥神等酷刑摧殘和迫害革命者。所謂"感化"、"訓導",就是把關押在"青訓大隊"的進步青年分成甲、乙、丙班上課,課程設有"精神生活",以"三民主義"為主,6個月為一期,期滿進行"評審",對認為確有"悔改表現者"具保釋放,年底又進行清理,釋放一些"罪證"不足者。對於"不守規矩"的政治犯,特務們就採取各種酷刑予以懲罰。比如背火背簍,就是在鐵皮桶內放入燃燒的炭火,捆綁在"犯人"的背上,將其烙燙得直冒油煙,以奪其志。又如三伏天裡罰烤太陽火、萬米長跑等,不許"犯人"停歇,又熱又累、乾渴難忍的"犯人"只得悄悄飲尿解渴。
被捕
1941年1月20日,軍統特務根據叛徒的供述,秘密逮捕了中共鄂西特委書記何功偉和正在哺乳的特委婦女部長劉惠馨母女,後於2月12日被押送到方家壩管理所。特務把何功偉關進西廂房的一個穀倉內。這種穀倉是大戶人家用來囤積糧食的,由12根大木柱穿成上下四方的倉架,柱子間閘上厚厚倉板,不透氣也不透光。劉惠馨則在關進管理所後,先是被關在一間陰暗潮濕的屋子,屋裡只有一張床和一個凳子,4月上旬,又被單獨關押到大梨樹軍統湖北站的監牢里。這也是徵用的老百姓的一間房子,房裡有一個穀倉。5月,"大審訊"後,何功偉被單獨囚禁在農民楊齊發家的穀倉和地窖里,其他"政治犯"也轉到上院"青訓隊"去了。
身在黑牢
9月,何功偉和長期被羈押的34名政治犯又被轉押到恩施城南12里的譚家壩管理所,分別關押在清水塘、魚泉坡兩處。魚泉坡監獄是徵用的一獨家住戶,有3間草屋和一個稻場院壩,另依山伸出一排5間兩層的石砌吊腳樓。樓上一層分為4間普通牢房,其中一間隔為兩室,作為管理所辦公室和女犯4室,其餘3間關押男犯,樓下一層為地牢。何功偉就被關在4號牢房下的地牢里,牢房左右是陡峭的山坡,山下是清江,對面是壁陡的山峰。除留有住戶一老一小幫忙做飯外,配有一個加強連的士兵看守,山沖、河邊、壩上、屋前都設有步哨,這裡比方家壩更加森嚴。
置個人生死於度外
以何功偉、劉惠馨為首的已暴露身份的共產黨員,身在國民黨的黑牢,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與國民黨特務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沒有暴露的同志則與特務巧妙周旋。他們在獄中互相關懷和鼓舞,秘密傳遞紙條,表白心志,激勵鬥志。何功偉關進方家壩管理所穀倉的第一天,就用絕食辦法取得了"開窗鬥爭"的勝利,使特務歸還了搜去的幾本英文讀本、英漢詞典、毛筆、鉛筆和紙,看守長謝柏青答應了由何功偉出錢為正在哺乳的劉惠馨買湯喝的要求。當有新"政治犯"被關進來,何功偉就從穀倉視窗向外注視,尋找朋友與同志,以目示意,放聲高歌岳飛的《滿江紅》,用歌聲鼓勵同志們,從而表達對黨堅定不移的信念和獻身真理的決心。對一些"名士"、"高官"的遊說,他慷慨激昂、義正詞嚴,痛斥群魔。陳誠將何功偉父親何楚瑛老人從石首藕池"接來",想以父子之情軟化何功偉的意志,其父居住恩施4O多天,10次探監,何功偉不為所動,並書信兩封說服父親迅速離開。陳誠扣押了第一封信後,看後批道:"至情至性,大節大義,其偉人也!"父子臨別時,何功偉又托父給黨組織和妻子許雲帶去兩封信,為兒子取名"繼偉"。
教育青年
何功偉被關押在楊齊發家穀倉和地窖後,他又編寫識字課本,教被特務安排倒馬桶的楊齊發(13歲)學習文化,唱歌,宜講革命道理,並在此創作出革命歌詞《汨羅怨》、《獄中歌聲》。轉押到魚泉坡地牢後,他又避開看守,給樓上同志寫紙條,囑咐大家提高警惕,團結同志、堅定信心,鍛鍊身體、加強學習。一到傍晚,他就用歌聲與同志們交流,同志們稱此為"獄中音樂會"。在黑暗的地窖里,何功偉創作出了許多戰鬥的詩歌,如《奴隸戀歌》、組詩《清江大合歌》、歌曲《清江頌》、《清江謠》、《清江對口唱》、《清江怨》,並完成了為《汨羅怨》和組歌《獄中歌聲--給全監難友》和《獄中歌聲--給女牢難友》的譜曲。何功偉的一言一行,使獄中的黨員立場更加堅定,也教育了許多非黨愛國進步青年,有的還寫下入黨申請書交給何功偉,表示要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終生。
革命氣節
劉惠馨入獄時孩子還沒滿月。特務以為她是"女流之輩",又是拖著孩子的母親,只要一硬壓,她就會垮。然而酷刑並未把她壓垮,反而使她更加堅定了,面對特務的審問和利誘、叛徒的勸降,劉惠馨始終態度安詳,旁若無人,一字不吐。特務們又殘酷地迫害她心愛的女兒,企圖逼她屈服,可她寧肯犧牲女兒,也要保持革命氣節。在獄中,她通過進行絕食鬥爭,使敵人改中了"待遇",讓她的牢房射進一線陽光。她機警、大膽地與何功偉取得了聯繫。當何功偉被隔離關押以後,她又擔當起獄中黨員的組織領導工作,巧妙宣傳何功偉編寫的革命氣節教育提綱。
“劉姐”
當時,難友們都親切地稱劉惠馨為"劉姐",並利用一切機會和她接觸,從她那裡獲得革命知識和信息。管理所的廁所在院壩東側,原是房東的豬圈,下面是大糞窖,上面鋪木頭,廁所外面雖有槍兵監視,但有兩面短土牆可遮住視線。每當劉姐去解手時,女牢的"犯人"們都高喊要"解手",以爭取和劉姐見面,交換情況。
劉姐因為有孩子,看守們有時也放她出來洗尿片。那時,在管理所的側門外挖了一個水池,從山上引來一股泉水,難友們平時在池邊洗衣服可與劉姐相遇,互相問好。就在廁所里、水池邊,劉惠馨和難友們通過遞條子,保持著聯繫.引導大家和反動派作鬥爭。她組織難友堅持學習,讀英語、學唱歌,抵制特務的"青訓"演講;鼓舞鬥志,穩定動搖分子;力圖組建獄中黨的支部,培養婦女入黨。平時,她注意考查、記錄黨員在獄中的表現,哪個動搖了,自首或背叛了,都托人秘密帶信給南方局,以確保黨的隊伍的純潔性。
被害獄中
在何功偉、劉惠馨的組織領導下,集中營里的黨員和進步青年圍繞"反毒害、反追查、反叛徒,爭奪中間力量",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鬥爭。國民黨特務害怕了,他們惱差成怒地舉起了屠刀,李紹先、董童剛等共產黨員先後遭到秘密殺害或迫害致死。同時,特務機關又加強了對何功偉、劉惠馨的提審.軟硬兼施,也未能取得任何成效。後於1941年11月17日這天,把何功偉從魚泉坡押回方家壩五道澗,把劉惠馨從軍統湖北站押到方家壩大田埡口的石灰窯內,分別秘密地殺害了。後來,何功偉、劉惠馨壯烈犧牲的訊息傳到延安,延安各界紛紛舉行了悼念活動,中共中央還於1942年6月7日,在延安八路軍大禮堂為何、劉二同志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
何功偉、劉惠馨在方家壩犧牲後,沒有人性的特務也不鬆綁,用木板將二人就地草草掩埋。1949年,恩施解放後,人民政府將烈士的遺骨又遷葬於五峰山烈士陵園。陵墓坐東前西,為橢圓形混凝土結構,墓前立高3.2米、寬0.8米的方柱錐頂墓碑,碑體四面鐫刻烈士生平事跡。在方家壩五道潤、大田埡口和橋頭還修建了二烈士紀念碑和就義處墓碑。當年關押何功偉的楊家老屋,關押劉惠馨的朱家大屋和關押其他難友的民房保存現狀較好,譚家壩魚泉坡、清水塘監獄遺址尚存。2003年,恩施市人民政府在方家壩修建了何功偉、劉惠馨烈士陵園,將何功偉、劉惠馨烈士陵墓遷移於陵園內,還雕刻了何功偉、劉惠馨烈士漢白玉石像。何功偉、劉惠馨烈士囚禁就義地已於1994年公布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並樹立了保護標誌,劃定了保護範圍。
劉慧馨烈士陵園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烈士的英魂、遺志、將永遠激勵人們為恩施的現代化建設而奮鬥。
4實地瞻仰
4月18、19兩天恩施下了同一歷史時期最大的暴雨, 降雨量為161.1mm。接著三天又是陰雨天,23日久雨轉晴, 中午時分,麗日當空、晴空萬里。由於大雨的洗刷,空氣更加清澈。與少祥相約決定去方家壩[即現在的何功偉村] 瞻仰何功偉、劉惠馨烈士陵園。我們搭上了17路去方家壩 的專線小公汽車[20座]。路過新修的鐵路基不遠,即到了 終點站——方家壩村,坎下是新修不久的何功偉國小。在 司機和村民的指點下,沿車道向山上走去。在三岔道口, 看到一山坡前用山石砌成的高坎右下角有一石碑,上面刻 著“湖北省重點保護文物”,山坡用圍牆圍著,不言而喻 這就是陵園。
上完25步台階,就是一個大的平台,橫臥的石碑上 醒目的金色字型躍入眼帘——“何功偉劉惠馨烈士陵園”, 落款為馬識途書。石碑的後面刻著馬識途在“清江壯歌” 中的一首詩:清江之水浪淘淘,狀士橫眉歌且嘯。為使人 民得解放,拼將熱血灑荒郊。東看雨花英魂遠,北望長城雲 夢遙。霧散雲開天欲曙,紅旗滿地迎風飄。 再向上登完22步台階,就是第二個平台。在第四個平台的右邊約5米處立有一石碑,上面刻著:1941年11月17日何功偉烈士就義處 1981年12月30日立。40年代初,方家壩是一個人煙
稀少的地方,何功偉被秘密殺害在這荒郊野地。 登上第十個平台,就是兩烈士的陵墓。陵墓坐西朝東。在墓碑的後面,見到了刻在石碑上兩人的生平事跡。何功偉當時是鄂西特委書記,也是湖北省35位省委書記之一,劉惠馨是鄂西婦女部長。犧牲時他[她]們年僅26歲、27歲。 站在平台向下望去,223步台階整齊地延伸到腳下,兩邊栽種的松柏整齊劃一,青翠欲滴。向後望去,此陵園被大山環抱,遠處是望城坡林廠。向前方望去,山谷中的恩施山城清晰可見,正在修建的施州大橋是單塔雙向懸索橋,像堅琴一樣立在遠方。目前,正建的恩施最高建築——33層高約160米的州中心醫院拔地而起,直插雲天。左前方象一條線延伸的地方,就是許家坪機場。再向左,依稀可見火車站的工地。真象一幅絕妙的風景畫展現在你的眼前。兩位烈士九泉之下,在天之靈一定倍感欣慰。他們用自已的年輕生命和一腔熱血換來的偉大事業,正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