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兒劇照

劉巧兒劇照

《劉巧兒》劇照是天津戲劇博物館藏品。敘述了農村少女劉巧兒反對封建包辦婚姻,爭取婚姻自由的故事。

人物介紹

新鳳霞

新鳳霞。新鳳霞原名楊淑敏,天津人。1927年生於貧民家庭。六歲從堂姐學京劇,十三歲拜師小五珠,改習評劇,一年後即在《點秋香》,《花為媒》,《杜十娘》等劇中飾主角。新鳳霞1949年下半年從天津到北京。在天橋萬盛軒演出了《劉巧團圓》,《小二黑結婚》,《祥林嫂》等新戲。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其後,她又演出了反映評劇藝人苦難生活的《藝海深仇》,還移植改編了不少兄弟劇種的劇目新鳳霞與劇作家吳祖光結婚後和音樂家盛家倫為鄰,在發聲技巧和音樂理論上,得到盛家倫的幫助藝術造詣迅速提高。新派的唱腔的特點是清新玲瓏,善於運用華彩流利的“疙瘩腔”。新鳳霞本是個女高音,在盛家倫的幫助下又練出了圓潤純淨的中底音,達到選律華美,音區寬廣,運腔自如的境界。新鳳霞與音樂工作者合作,創作了不少新曲調,新板式,如[蜻蜓調],[送子調],[凡字大慢板],和[反調大慢板]等,新派形成了當前評劇流傳最廣的藝術流派。她的代表劇目很多,象《乾坤帶》,《楊三姐告狀》,《花為媒》,《劉巧兒》,《無雙傳》,《鳳還巢》,《會計姑娘》,《三看御妹》等許多劇目。在十年浩劫中,新鳳霞由於迫害致殘,離開了舞台。此後,她就以教學為主,她的弟子眾多如:李紅霞,谷文月,劉淑琴、戴月琴,劉秀榮等以及弟子的弟子張秀雲、王麗京等。新鳳霞於1998年因病去。

評劇劇情

1942年,陝甘寧隴東地區的人民,在政府的倡導下,實行婚姻自主。劉巧兒是個紡線能手,勞動好、人品好,可經父母包辦自幼許配趙柱兒,自己從未見過未婚夫的面,她常為此事苦惱。一次在勞模會上,她偷偷地愛上了勤勞俊秀的小伙子趙振華。地主王壽昌早就看中劉巧兒的美貌,許給劉媒婆厚金,叫她去向劉巧兒的爹提親。劉彥貴貪圖錢財,聽信劉媒婆的謊言,答應嫁女。劉彥貴騙女兒說趙柱兒是個二流子,巧兒不知是計,自動提出退婚。劉彥貴藉機逼趙柱兒的爹趙金才前去解除兒女婚約。一日,劉巧兒去合作社送線,與王壽昌相遇。王壽昌上前糾纏,並告訴巧兒她爹已收下彩禮,馬上就要迎親,劉巧兒聽後非常氣憤。婦女主任李大嬸正往地里送飯,看見劉巧兒在傷心落淚,問明原因,就帶她去找鄉長。正巧遇上正在地里幹活的趙柱兒,巧兒這才知道趙振華就是趙柱兒,懊悔心中愛慕的人原是自己退婚的人。幸虧李大嬸機智,想法使他們解除誤會,自訂終身。劉彥貴財迷心竅,逼巧兒嫁給王壽昌,巧兒誓死不從。劉彥貴便將巧兒反鎖在家。當晚,柱兒的爹帶人把巧兒救出。於是,兩家官司打到慶陽縣政府,偏巧遇到一個主觀的審判員,他只看事情的表面,咬定趙家“搶親”犯法,拆散了巧兒和柱兒的婚姻。專署馬專員受理了巧兒、柱兒二人的訴狀,深入調查,查明真相,批准了巧兒、柱兒二人的婚事,處置了那些為非作歹的人。 “幸福生活要自己爭取,政府支持自主的婚姻。”這是新鳳霞在《劉巧兒》中的經典唱詞。一提起劉巧兒,人們就會想到新鳳霞,五十年代她因飾演這一角色而名聞遐邇,並在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期間憑此劇獲演員一等獎。影片以1943年華池縣溫台區女青年封芝琴反對包辦買賣、爭取婚姻自由的真實故事為素材,敘述了農村少女劉巧兒反對封建包辦婚姻,爭取婚姻自由的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