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睛行書卷

劉小睛行書卷

《劉小睛行書卷》是2007年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小晴。 本書主要收集了劉小晴的行書。讓一般人看了能理解劉小晴的書法思想散在他的著作中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劉小睛行書卷》,由劉小晴編著,東方出版中心出版。該書作者行書有如下特點:一是以楷書為度,雖行雲流水但不散骨架。很注意行書的用筆和結構,開合有度,恰到好處。二是揮灑自如,通篇貫氣。行書也是貴在有書卷氣,難在把這種氣貫入章法布局之中,自然天成而又一氣呵成,盡在有意和無意之間。三是字與字、行與行錯落有致。

書法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瑰寶,而不僅僅是藝術因為一部中國書法史,同中國的文化緊密相聯就說它的起源和演進,就同中國古老的文字結合在一起,從甲骨文、鐘鼎文、石鼓文,到後來的竹木簡、帛書,不經意中的刨造,都成為後世學者研究不盡的典籍,後世書家追慕不已的境界在世界歷史上,也恐怕沒有一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把書寫尊為一法,把書家尊為(聖人)把書法奉為藝術法因其實用性強,使用者而之廣,欣賞者人之眾,恐怕也是別的藝術載體和藝術樣式所無法企及的:

書法也藝術,它從實用性派生出來又與實用性相伴相隨,但它確實具有審美性,並且既簡單又深奧,沒有相當的基礎,絕不可輕言領悟和理解。從篆書、隸書,演進到楷書、行書、草書,一支筆,一張紙,只藉助簡簡單單的黑白兩色,卻在點一畫結構、線條、章法、力度、速度、氣度以及枯濕、濃淡、動靜之間顯示出千姿百態的審美獨創、氣吞山河的藝術境界,留下無數的瑰麗篇章和名家大師。一篇《美亭序》,說的是書法,而在作品之外,又是文學、歷史的記錄,又是典雅蘊藉的結晶和審美的情趣。作為一個中國人,懂得一點書法以及相關的知識,從中獲得一點審美感受,該是多么的有益!

作者簡介

劉小晴,現仟上海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一九四二年出生於上海崇明,自幼跟從父親學習書法、詩詞。二十一歲起師從海派家錢瘦鐵學習書法和山水畫反覆臨習晉代鍾繇楷書,深得要旨錢瘦鐵先生病逝後,又拜滬上大書法家胡問遂學書先生重視傳統,屬實力派書,他要求劉小晴在楷書上狠下苦功。劉小晴在早年初學唐代歐陽詢的基礎上,通臨《褚遂良雁塔聖教序》以及顏典卿等名家名帖,做到功力紮實,合乎法度那時,劉小晴的職業是中醫,白天為病人診脈配藥,晚上發奮學書。當時的生活環境極為艱f,劉小晴憶說唯有書法使自己物我兩忘,有了生活的信心一九八O年起,劉小晴的境遇人為好轉,一九八四年又正式調入上海書畫帥出版社(朵雲軒)任專業書法編輯,此後又任中國書協學術委員。上海書協常務理事,藝術上走到了一個新的發展平台他一手抓書法理淪研究。一手抓自已的創作實踐,雙雙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如寫出多部書法論著,總計四百多萬字,成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全國最重要要的書論家其中有《書法技法述要》、《中國書學技法評註l》、_小楷技法指南》|、_《書法藝術的創作寫欣賞》、《行書基礎知識》、《書法技法簡圖解》、楷法研究十講》等等,有的多次重版,在當代書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理淪的研究和修送修為他的創作實踐做了允分的準備,使他立意更高,取法更精,創作更自覺總結自已的創作思想,劉小晴先生認為:楷書的要義是端莊平整,據此可以鍛鍊一個人的筆力,形成知常達變的能力。一個人掌握點畫、結構和用筆必須由楷書來完成楷書要堂堂正正,不能誤入怪異一路精楷書也要精小楷,否則無以成大家,歷代如此小楷除楷書的共同要求外,要有靜氣和有耐心行書方面他崇尚王羲之為代表的正統書法:樸素、平常、平和以及簡練小求怪異,要雅俗共賞。以上只是一種知性慨括,難免掛一漏萬。

圖書目錄

前言

作品

釋文

原作欣賞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