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接

劈接是最常用的枝接方法,既用於果樹花木,也用於草本花卉和瓜類蔬菜。在果樹花木方面,它適用於直徑2~3厘米砧木的枝接。主要有削接穗、劈砧木、插接穗、埋土等步驟。

概述

cleft grafting砧木截斷面中央,垂直劈開接口,進行嫁接的方法。

劈接法

劈接適用於較粗大的砧木(根徑2-3厘米左右)嫁接,常採用劈接的樹種有楊樹、柳樹、榆樹、刺槐、國槐、核桃、板栗、揪樹、棗、柿等。

將採集的接穗去掉梢頭和基部芽子不飽滿的部分,把接穗枝條截成8-10厘米長帶有2-3個芽的接穗。然後在接穗下芽3厘米處的下端兩側削成2-3厘米長的楔形斜面。當砧木比接穗粗時,接穗下端削成偏楔形,使有頂芽的一側較厚,另一側稍薄,有利於接口密接。砧術與接穗粗細一致時,接穗可削成正楔形,這樣不但利於砧木含夾,而且兩者接觸面大,有利於癒合。接穗面要平整光滑,這樣削麵容易和砧木劈口緊靠,兩面形成層容易癒合。接穗削好後注意保濕,防止水分蒸發和沾上泥土。

根據砧木的大小,可從距地面5-6厘米高處剪斷或鋸斷砧木,並把切口削成光滑平面以利癒合,用劈接刀輕輕從砧木剪斷面中心處垂直劈下,劈口長3厘米左右。

砧木劈開後,用劈接刀輕輕撬開劈口,將削好的接穗迅速插人,使接穗與砧木兩者形成層對準。如接穗較砧木細,可把接穗緊靠一邊,保證接穗和砧木有一面形成層對準。粗的砧木還可兩邊各插一個接穗,出芽後保留一個健壯的。插接穗時,不把削麵全部插進去,要外露0.l-0.2厘米,這樣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接觸面較大,有利於分生組織的形成和癒合。接合後立即用塑膠薄膜帶綁縛緊,免接穗和砧術形成層錯開。

為了防止切口乾燥,劈接後要埋土保濕。插好接穗綁縛後,用黃泥或接蠟塗抹好切口,以防止水分蒸發和避免泥土掉進切口,影響癒合。再用濕土把砧木和接穗全部埋上。埋土時可由下而上各砧木以卜部位用手按實,接穗部位埋土稍鬆些,接穗上端埋的土要更細、鬆些,以利於接穗萌發出土。

主要步驟

(1)削接穗。將采來的接穗去掉梢頭和基部葉芽不飽滿的部分,截成5~6厘米長,生有2~3個飽滿葉芽。然後在接穗下芽3厘米左右處的兩側削成一個正楔形的斜面,削麵長2~3厘米。如果砧木較細只能插1個接穗時,則應削成偏楔形,即外側稍厚,內側稍薄。
接穗削好後,應該用溫布包裹,以防止水分蒸發。
(2)劈砧木。在離地面2~3厘米或與地面平處鋸斷砧木的樹幹,清除砧木周圍的土、石塊和雜草。砧木斷面要用快刀削平滑。在斷面上選擇皮厚、紋理順的地方做劈口。劈口應安排在斷面中間或三分之二處,垂直向下深約2~3厘米。在砧木斷面上劈口時,不要用力過猛,可將劈接刀放在要劈開的部位,輕輕敲打刀背,使劈接刀慢慢進入砧木中。
(3)插接穗。用劈接刀楔部撬開切口,將接穗輕輕插入,並使接穗靠在砧木的一邊,務必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對準。粗的砧木可以兩邊各插一個接穗,甚至將砧木劈成十字形,插入4個接穗。插接穗時,不要將削麵全插進去,要露出2~3毫米削麵,這樣做能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接觸面大,利於分生組織的形成和癒合。接穗插入後,用馬藺葉或塑膠帶從上往下將接口綁緊。如果劈口夾得很緊就不需要再進行綁縛。
(4)埋土。劈接後應該埋土保濕。插好接穗後,用接蠟蓋好切口,以免泥土掉進切口影響癒合。然後用土將砧木和接穗全部埋土。埋的時候,砧木以下部位用手按實,接穗部分埋土稍鬆些,接穗上端埋土要更細更松,以利於接穗萌發出土。
由劈接法衍生的兩種枝接方法:
頂接法又稱峰接法、劈頭接法,為劈接法的變化形式。操作時,在砧木的頂端劈開,然後插入削好的接穗。頂接法常用於松、柏、銀杏等喬木樹種,也常用於草本植物特別是菊花的嫁接。頂接法用於草木植物時,有去芽頂接法和留芽頂接法之分。
叉接法也是劈接法的變化形式。其操作特點是劈開砧木莖部分叉處進行嫁接。松、柏、銀杏等樹種和瓜類等草本植物也常用叉接法進行嫁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