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白劇
白劇:白族戲曲劇種,原名“吹吹腔”。流行於雲南西部洱源、雲龍、大理、鶴慶等白族聚居地區。“吹吹腔”與明代的弋陽腔有淵源關係。一般認為,它由江西傳入的弋陽...
分布地區 內容 白劇劇目 優勢 歷史 -
修竹廬劇話
戲曲論著。 原散見於《戲雜誌》、《羅賓漢》、《三四劇藝日日刊》、《半月劇刊》諸報刊,1949年10月經作者收集整理後由江南印刷所印刷出版,共一冊。 其中...
-
唐劇
唐劇,又名影調劇,是20世紀60年代初誕生在河北省唐山市的新劇種,公演於1960年6月。它的音樂唱腔源於唐山皮影,它的表演藝術繼承了我國戲曲的優秀傳統並...
由來 發展過程 唱腔與行當 樂器與劇目 藝術特色 -
雷劇[劇種]
雷劇原名大歌班,流行於雷州民系圈內人們喜聞樂見、人人傳唱的一朵藝術奇葩,具有濃郁而鮮明的地方特色。雷劇起源於雷州歌,經過姑娘歌,勸世歌、大班歌、雷劇四個...
簡介 歷史沿革 演變階段 藝術軌跡 特色 -
江陰話
江陰通行吳語,使用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方言。江陰話分為城裡、東鄉、西鄉、南鄉4大門派。江陰話有29個聲母,43個韻母,7~8個聲調(城裡7個)。江陰話也...
概述 分布 特點 集錦 詞表 -
莆田話
莆田話,是莆仙語的其中一種,屬沿海閩語系的一種(閩語系是一個地理區域概念,語言學上不存在一門以閩語為命名的語言)。莆仙語,又稱興化語、興化話,當地人又稱...
簡介 聲韻調系統 分布情況 形成條件 保護行動 -
彩調劇
彩調劇俗稱調子、彩調、彩燈、哪嗬嗨等,屬燈戲系統,源於廣西桂林地區農村歌舞,說唱衍化而成的“對子調”。彩調劇約500種,從形式上看有獨角戲、對子調、大調...
概況 歷史沿革 藝術特點 表演形式 音樂與唱腔 -
話題劇
話題劇,又叫話題性電視劇,指的是將這種不同於傳統家庭倫理劇或感情劇的特殊劇種起了一個新名詞“話題性電視劇”。早前的《雙面膠》、《媳婦美好時代》、《王貴與...
概述 選材特點 關注話題 社會焦點 -
《聊齋2》[2007年國產合拍劇]
由《胭脂》《義犬》《粉蝶》《蓮香》《羅剎海市》和《嬰寧》6個單元劇組成的《聊齋志異系列2》匯集了內地港台三地眾多的優秀演員和新秀,如劉雪華、韓雪、嚴寬、...
概述 內容簡介 角色風采 主演簡介 主創人員 -
《紅樓雷話》
當新《紅樓夢》的造型圖被網友們大扔板磚時,網路寫手“戲作三昧”橫空出世,從6月24日起,在部落格上撰寫《紅樓雷話》,模擬曹雪芹的文筆,批判葉錦添設計的紅樓人物造型。
全文 作者簡介 網友熱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