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民族的創新、國家的創新、企業的創新,關鍵在於需要創新型人才。所謂創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並能夠取得創新成果的人才;這樣的人才能夠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開創事業新局面。這種人才需要有紮實的基礎理論、豐富的科學知識、勇於探索未知領略的精神。創新人才哪兒來?離不開學校的培養。
同濟大學是我國“21l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是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是學科會聚、科技創新的戰略高地,肩負著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任。土木工程學院以“土木工程教學創新基地”為依託,以“科技服務中心”為平台,積極發動和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土木工程學院在迎接同濟百年華誕之際,將近期的創新實踐成果經整理後匯集於此。
作者簡介
何敏娟,教授,女,1985年本科畢業於同濟大學工民建,1988、2001年分別獲同濟結構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1988年起在同濟大學鋼結構教研室工作,期間分別於2002、2003年去義大利Trento大學、加拿大UBC作訪問教授。現職稱教授。曾任鋼結構教研室主任,現任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高聳結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從事結構工程的教學、科研等,研究方向為鋼結構和高聳結構,近年也研究木結構。曾獲1997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2000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三完成人)、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2001年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目錄
風險評估與工程管理
上海寶山區工業園區土地利用分析——寶山區工業園區土地利用調查報告
深基坑安全風險的等級設計
中國公眾對土木工程風險感知的現狀及土木工程師對此的應映
淺析市政工程施工階段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山區高速公路風險評估研究
有關上海捷運4號線工程建設風險管理的思考
建築工程風險管理初探
“泰納線”原油管道中國支線建設項目風險評估
抗震與抗火
中美橋樑抗震設計規範比較
關於建築物隔震與減震技術的一些構想
碼頭震害及砂土液化分析
西南樓抗火性能研究與改進
鋼結構房屋自振特性的脈動法測量與分析
混凝土結構
上海長江大橋索梁錨固區局部受力分析
新型鋼管混凝土樑柱節點滯回性能研究
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產生機理與控制措施
鋼、懸索與索膜結構
索膜結構發展調研報告
懸索結構的創新設計
張拉整體雕塑設計與製作
扇形弓弦預應力結構受力性態的分析與試驗研究
岩土工程與地下結構工程
盾構隧道管片最佳化設計
瑞典法和Janbu法對確定土坡穩定安全係數的分析與比較
EPS特性及在公路填方路堤工程中的套用
對地下工程在交通建設中套用的思考
計算機技術套用
數字地面模型與地形模擬
汽車撞擊防撞護欄的數字模擬
煤礦三維數字地層的研究與套用
荷載作用下的地基沉降模擬仿真
VB程式和MATLAB程式在水槽實驗中的套用
VB程式計算二次超靜定懸臂樑
桿件系聯立運動的程式設計及套用
淺析工程監測信息化
結構力學
三角級數法分析圓形水池底板內力
殊途同歸——對結構撓度求解的實例思考
其他
概念設計與結構藝術——結構設計大賽總結
賽車轉彎的最佳行車軌跡分析
上海世博園地下空間陽光導入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