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融合:美國新經濟史革命及對中國的影響

一、新經濟史研究(計量學派)的方法論/146 二、推動新經濟史研究/156 一、新經濟史革命/332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0月1日)
叢書名: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叢書
平裝: 36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6967171, 7806967176
條形碼: 9787806967171
尺寸: 20.6 x 14.6 x 2.2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隋福民,男,1972年出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興趣為經濟史和制度經濟學理論。目前,已在《社會科學戰線》等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

內容簡介

創新與融合:美國新經濟史革命及對中國的影響(1957-2004)》旨在研究新經濟史革命發生的背景、過程以及代表學者的代表著作,從而剖析這場革命所帶來的一些研究方法上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在經濟史學史的歷史長河中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地位;這些變化在方法論上有哪些共同特徵;如何看待這種方法論上的新變化。在此基礎上,簡要探討新經濟史研究方法對中國經濟史研究的影響。

目錄

導論/1
第一節 本書選題、意義和方法/1
第二節 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文獻綜述/6
一、新經濟史革命/6
二、福格爾及計量學派/10
三、諾思及新制度學派/14
第三節 國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文獻綜述/22
第一章 新經濟史研究方法之源:傳統經濟史/28
第一節 傳統經濟史與新經濟史:厘定和說明/28
第二節 傳統經濟史研究的特徵/31
一、主要研究方法:歷史方法/31
二、各國表現不同/33
三、兩個方向/37
第三節 英美方向中所蘊含的理念/38
一、在經濟史研究中不菲薄經濟學理論/38
二、數據統計:偶有運用/44
三、關注長期經濟發展演化/48
第二章 新經濟史革命:學術“場域”和現實條件/50
第一節 經濟史研究發展之學術“場域”/50
一、歷史學轉軌:社會科學理論和定量方法/50
二、經濟學日益成熟及其帝國主義傾向/54
第二節 登高望遠:新經濟史革命為什麼在美國發生?/57
一、社會經濟:提供了研究基礎/58
二、技術:大規模處理和分析數據成為可能/60
三、文化:包容性、實用主義和創新精神/62
第三章 新經濟史革命:計量學派/64
第一節 計量學派的產生和發展/65
一、革命:新時代來臨/65
二、轉向:定量方法成為經濟史研究的主流/71
三、核心人物:福格爾和諾思/72
四、計量學派的成就/75
第二節 福格爾:《鐵路與美國經濟成長》和“反事實度量法”/84
一、貨運上的“社會儲蓄”:到底有多大?/86
二、對工業的影響:鐵路的作用是否被高估?/98
三、一些學者的批評和福格爾的辯護/105
四、結論和方法:創新和不足/111
第三節 福格爾和恩格爾曼:《十字架上的歲月:美國黑人奴隸制經濟學》/116
一、奴隸制在美國南部的成長以及奴隸的地位/118
二、奴隸制的贏利性和可行性/121
三、剝削率和奴隸的生活狀況/128
四、一些學者對奴隸制的指控和福格爾的觀點/136
五、爭論和全面理解/139
第四節 福格爾:新經濟史研究方法的推動者/146
一、新經濟史研究(計量學派)的方法論/146
二、定量方法在歷史研究中的套用/150
第五節 諾思:三軌制和間接計量法/153
一、“三軌制”經濟:《1790一1860年美國經濟成長》/153
二、推動新經濟史研究/156
三、間接計量法/158
第六節 爭論、影響以及計量學派的後期分化/160
一、計量學派研究方法的爭論/160
二、計量學派的影響/164
三、計量學派的後期分化/168
第四章 70年代以後:新制度學派/172
第一節 新制度學派的出現和發展/172
一、研究視域:從小到大的復歸/172
二、理論和方法:需要超越/175
三、代表學者:諾思/181
四、諾思的主要成就/182
第二節 諾思和托馬斯:《西方世界的興起》/186
一、論點: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是西方經濟成長的關鍵/186
二、分析框架:人口增減引致制度變遷/19l
三、歷史解讀:西方世界的興起/194
四、理論和歷史統一的嘗試:一種新範式/202
第三節 諾思:《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206
一、制度變遷理論:一個概念性的分析框架/206
二、歷史解讀:兩次經濟革命/216
三、制度變遷理論的要點與不足/224
第四節 諾思:《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230
一、制度等概念的進一步說明和界定/230
二、制度變遷研究的深化:路徑依賴和學習/236
三、制度變遷的複雜和新古典分析範式的難以割捨/239
第五節 諾思以及新制度學派:理論創新和史論統一的努力/242
一、諾思:理論貢獻及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之處/244
二、諾思及新制度學派:“史”、“論”統一之努力/248
三、諾思:歐洲中心論的影子/252
第六節 諾思的改變、創新以及其他學者的努力/255
一、諾思:90年代後期的深入思考/255
二、諾思:2l世紀的改變和創新/258
三、格雷夫:制度和文化/261
第五章 對新經濟史的解釋/264
第一節 從經濟史學史角度解釋“新經濟史革命”/264
一、經濟學理論和經濟史研究的再次攜手/264
二、再次攜手的原因/267
三、新經濟史與傳統經濟史的疏離/272
第二節 新經濟史研究方法論的特點及不足/275
一、科學邏輯和實證主義標準/275
二、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及其分析範式/279
三、定量研究方法/287
第六章 新經濟史革命對中國經濟史研究的影響/292
第一節 中國經濟史研究傳統/292
第二節 對新經濟史革命及其方法論的相關評述/295
一、陳振漢:新經濟史的研究方法是失敗的/296
二、吳承明:新經濟史方法論的良窳/300
第三節 關於中國經濟史研究中的計量方法/302
一、彭澤益:中國經濟史計量研究中的數據問題/304
二、楊膦升:計量研究中的數據問題/306
第四節 新經濟史研究方法在中國的實踐影響/309
一、計量學派的實踐影響/309
二、新制度學派的實踐影響/314
第五節 關於中國經濟史的研究方法/318
一、吳承明:史無定法/318
二、李伯重:史料考證為基、採用多種方法/319
第六節 對中國經濟史學界影響不大的原因分析/321
餘論:方法、理論和中國經濟史研究/324
第一節 方法、理論與史觀/324
一、假設、計量與經濟史研究/324
二、解釋歷史的理論:尚需創新/328
三、歷史觀:不可忽視的哲學/330
第二節 新經濟史革命以及中國經濟史的研究方法/332
一、新經濟史革命/332
二、中國經濟史研究:多因素分析和“史無定法”/333
主要參考文獻/336
中文著作/336
中文期刊/344
學位論文/349
英文著作/349
英文期刊/351
後記/36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