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其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常與嚴重創傷有關。肘關節周圍是骨化性肌炎的好發部位之一,常與肘部創傷有關。肘關節骨折合併脫位者發病率更高,尤以橈骨頭骨折合併肘關節脫位發生率為最高。由於肘部肌肉常常也受到損傷,骨折脫位可使骨膜掀起、撕裂。在肘關節損傷後康復期或燒傷後瘢痕攣縮期,進行強制被動活動和按摩,或利用懸吊重力牽拉以增加肘關節伸屈度;脊髓損傷合併四肢癱瘓及腦外傷昏迷病人昏迷期,給病人做被動活動或因不自主抽搐痙攣,也可以引起肘關節創傷而發病。
臨床表現
病人先發現肘部軟組織腫塊較硬,逐漸增大,伴有疼痛,但夜間不痛。約8周后包塊停止生長,疼痛消失,但影響肘關節活動,甚至強直。腫塊未成熟時,血清鹼性磷酸酶可升高。新生骨的形成在傷後數周至數月不等,一般傷後3~6周,X線攝片可見到骨化影。開始呈雲霧狀環形鈣化,以後逐漸輪廓清楚,中央透亮。成熟後外周骨化明顯緻密,其內為骨小梁。與鄰近骨之間常有一透亮分界線。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腫塊未成熟時血清鹼性磷酸酶可升高。
2.其他輔助檢查
X線早期無特殊,3~4周后關節周圍發現雲霧狀的骨化團,晚期骨化範圍縮小,密度增高,界限清楚。CT及MRI檢查對早期病例可顯示異常。核素掃描在傷後1周可發現濃集,該項檢查具有早期診斷價值。
診斷
對男性青少年,若有肘關節外傷史,傷後腫脹明顯或反覆行手法復位,或關節強力被動活動後出現疼痛、腫脹,常伴有低熱。X線片見關節周圍有雲霧狀陰影,數月後骨化,關節功能受限,應考慮本病。
治療
以預防為主,包括關節脫位的早期復位,避免強力活動。一旦形成骨化,應等待其成熟之後才能手術切除,過早切除會導致復發。用放療及某些藥物如吲哚美辛等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
預後
本病應待其成熟後才行手術切除,預後較好。過早切除會導致復發。
預防
要注意:
1.肘部骨折脫位儘早治療,應不遲於傷後24小時;
2.復位必須在良好麻醉下進行,反覆多次手法復位,加重損傷,增加發病機會;
3.康復期嚴禁被動活動、粗暴按摩;
4.對肘關節骨折脫位並延遲處理,或反覆手法操作有可能發生骨化性肌炎者,可套用放射治療。尤其切除骨化塊後為預防術後復發更可套用。術後3~4天后進行,總量20戈瑞,分10次。放射治療抑制間葉細胞演變能力,但放射治療可促使骨骺早閉,因此骨骺未閉者禁用。某些藥物,如四磷酸鹽、消炎痛等也有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