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樹竿高2— 5米,直徑4-10厘米,幼時無毛,微被白粉,綠色,成長的竿呈綠色或黃綠色,在10倍放大鏡下可見豬皮狀小凹穴或白色晶體狀小點;中部節間長20--45厘米,壁厚約5毫米;竿環在較粗大的竿中於不分枝的各節_L不明顯;捧環微隆起。捧鞘背面呈乳黃色或綠黃褐色又多少帶灰色,有綠色脈紋,無毛,微被白粉,有淡褐色或褐色略呈圓形的斑點及斑塊;捧耳及鞘口縫毛俱缺;捧舌綠黃色,拱形或截形,邊緣生淡綠色或白色纖毛;捧片狹三角形至帶狀,外翻,微皺曲,綠色,但具桔黃色邊緣。末級小枝有2-5葉;葉鞘幾無毛或僅上部有細柔毛;葉耳及鞘口縫毛均發達;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 6-13厘米,寬1.1-1. 2厘米。花枝未見。筍期5月中旬。
稈高10-15米、徑8-10厘米,淡綠色。枝下各節無芽,稈環平,但分枝各節則隆起。全稈各節籜環均突起,新竹無毛,微被白粉;老竹僅節下有白粉環。節間具豬皮狀皮孔區,稈籜密布褐色斑點或斑塊,先端截平,邊緣具較粗鬚毛,無籜耳和繸毛。籜舌紫綠色,籜葉帶狀披針形,平直、下垂,每小枝有2-6片葉,披針形,翠綠色至冬季轉黃色。盛筍期5月中旬,生筍味微苦,熟筍無苦味,味淡供食用。
剛竹屬是我國的鄉土竹屬,在該屬已發表的43個竹種中,有39種原產我國。剛竹屬由於種類多、栽培廣、用途大,在我國林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剛竹屬竹種屬於多年生一次結實植物,有十幾年到上百年的營養生長期。但一旦開花,就引起整片竹林的自然枯敗。
剛竹屬竹種屬於多年生一次結實植物,畢生開花一次,花後營養體自然死亡。竹 子開花由內部計時機制所控制,這種計時機制對環境干擾有強大的緩衝能力。同步開花是剛竹屬開花的基本特徵。不同竹種的開花周期有很大差異,短的不足20年,長的可超過100年。開花周期的不穩定性可用基因突變和天然復壯來解釋。喬木狀竹種,地下莖單軸散生。稈挺直,高8~22米,徑4~14厘米,稈綠色,無毛,老竹在節下有白粉環;節間在分枝一側有縱溝;新枝微被白粉。節處呈兩環,隆起。葉二至五枚生於小枝頂端,長橢圓狀披針形,夏秋季翠綠色,冬季轉黃色。筍期5月。常見的栽培變種有:碧玉間黃金竹。
生長環境
剛竹抗性強,適應酸性土至中性土,但PH8.5左右的鹼性土及含鹽0.1%的輕鹽土亦能生長,但忌排水不良。能耐-18℃的低溫。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生於低山坡。竹材強韌。
分布範圍
原產於我國,黃河至長江流域及福建均有分布。國內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山西有栽培;美國、法國也有栽培。
主要價值
剛竹稈高挺秀,枝葉青翠,是長江下游各省區重要的觀賞和用材竹種之一。可配植於建築前後、山坡、水池邊、草坪一角,宜在居民新村、風景區種植綠化美化。宜築台種植,旁可植假山石襯托,或配植松、梅,形成“歲寒三友”之景。
繁殖方法
移植母株或播種繁殖培育實生苗
與雷竹的區別
雷竹
又名雷公竹、春竹等,屬禾本科剛竹屬。入春響雷後即能破土而出。性文雅,質脆弱,喜肥沃,怕積水,鞭細根少。雷竹是我國一種優良筍用竹種,具有出筍早、產量高、筍期長、筍味美,年年出筍,效益高,適應性強等特點,並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商品價值。適用於華東部分山區種植,如浙江、江西等。
剛竹
別名:打雷竹、燕竹(安徽)稈高4~7m,徑3~4cm,幼稈亮綠色,分枝凹槽部位帶黃色,光滑無毛,無白粉。籜鞘淺紅褐色,微被白粉,具褐色小斑點,上部稀疏,下部較密,上部邊緣紅紫色,無纖毛;無籜耳及遂毛;籜舌暗紫褐色,先端拱起或近於平截,邊緣具短纖行,背部有直立粗硬毛;籜葉綠色,邊緣黃色,長披針形至帶狀,外翻,先端及中部以上皺褶。筍期3月下旬。本種與早竹相似,但本種幼稈無白粉,葉耳及鞘口遂毛缺,籜鞘中上部斑點明顯稀疏以及籜舌不下延等有別。筍供食用。
紫斑病
(1)加強剛竹林鬆土,去掉死、老鞭根,為新鞭伸展創造條件,施好肥(包括化肥,每667m2施50kg或廄肥2500kg),留養2~4年生的健壯母竹,提高剛竹的抗病能力;凡已發病的剛竹一律砍伐利用。
(2)鐮刀菌喜歡生長在通氣的酸性土壤,可結合冬季竹林撫育,在林中撒一薄層石灰,每667m2撒100kg,改變酸性,並覆蓋10cm左右厚的黃心土能起一定抑制作用。根據病害發生規律,在孢子傳播期,噴多菌靈等農藥,可防止紫病斑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