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疾病理論與臨床實踐

基本信息

作 者: 王建業 編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社
ISBN: 9787200043600
出版時間: 2002-01-01
版 次: 1
頁 數: 371
裝 幀: 平裝
開 本:
所屬分類: 圖書>>其它分類

內容簡介

《前列腺疾病理論與臨床實踐》是由國內知名專家參與編寫的一部關於前列腺疾病的專著,系統描述了前列腺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及相關激素的作用以及各種前列腺疾病的診斷及治療,著重介紹了國內外近年來關於前列腺疾病研究的新理論、新技術及新方法。
《北京醫學文庫》是一套大型醫學專著叢書,被作為重點圖書列入八五規劃。她對總結、推廣北京地區醫學特有的醫療和科研成果,反映北京地區醫藥衛生領域的成功經驗,使科研成果儘快轉化為生產力,無疑是一項十分重要而又有深遠影響的工作。《北京醫學文庫》所有入選的專著,都具有先進性、實用性、科學性與相對系統性,在各自的領域居於領先地位,基本上可以反映北京醫學的當代水平和成就。《北京醫學文庫》的出版,不只使當代的廣大人民民眾受益,而且也是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的醫學財富。她將為北京地區的醫學發展做出貢獻,並將為全國和世界人民造福。

目錄

緒言 前列腺疾病研究的歷史回顧,|1
第一篇 前列腺基礎學,|5
第一章 前列腺胚胎與發生學,|7二、前列腺腺管的發生,|8
三、前列腺間充質的發生,|8
四、前列腺發育中腺上皮和基質成分的形態學分析,|9
第三節 前列腺發生髮育機制的研究進展,|9一、雄激素在前列腺發育中的作用,|9
二、雌激素在前列腺發育中的作用,|10
三、前列腺發育過程中基質-腺上皮的相互作用,|10
四、生長因子在前列腺發育中的作用,|11
第二章 前列腺解剖與組織學,|13二、前列腺組織結構,|14
三、前列腺上皮結構,|15
四、前列腺血管與淋巴引流,|15
五、前列腺神經分布,|17
第三章 前列腺內分泌學,|20第一章 物理及化學檢查,|35二、前列腺液鏡檢,|36
三、前列腺液細菌學檢查,|37
第三節 膀胱鏡檢查,|38第二章 影像學檢查,|39二、探測方法,|40
三、前列腺的解剖,|40
四、前列腺的正常聲像圖,|41
五、前列腺增生症,|42
六、前列腺炎症,|43
七、前列腺癌,|43
第二節 前列腺的CT檢查,|45一、簡介,|45
二、前列腺正常CT解剖,|45
三、前列腺疾病,|45
第三節 前列腺的MRI檢查,|47二、MRI檢查的適應證,|48
三、MRI檢查方法,|48
四、正常前列腺MRI解剖,|49
五、前列腺疾病的MRI表現,|49
六、前列腺疾病治療後的表現,|53
七、前列腺MRI的未來,|54
第三篇 前列腺炎及相關疾病,|57
第一章 前列腺炎的分類,|59二、病理表現,|60
三、治療原則,|60
第二節 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61一、臨床特點,|61
二、病理表現,|61
三、感染性前列腺結石,|62
四、藥物治療,|62
五、外科治療,|63
第三節 非細菌性前列腺炎以及前列腺痛,|64一、臨床特點,|64
二、致病因素,|64
三、膀胱尿道鏡的發現,|65
四、尿流動力學的測定,|66
五、治療,|66
六、間質性膀胱炎及前列腺炎,|67
第四節 其他類型的前列腺炎,|67一、淋菌性前列腺炎,|67
二、結核性前列腺炎,|67
三、寄生蟲性前列腺炎,|67
四、黴菌性前列腺炎,|67
五、非特異性肉芽腫性前列腺炎,|68
六、前列腺膿腫,|68
七、前列腺炎和不育,|69
八、精囊炎,|69
第二章 前列腺炎的病因及發病機理,|70二、革蘭氏染色陽性菌,|71
三、沙眼衣原體,|72
四、解脲支原體,|72
五、其他病原體,|72
第三節 細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發病機理,|72一、病因及發病機理概述,|72
二、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發病機理,|73
三、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發病機理,|74
第四節 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發病機理,|75一、致病菌,|76
二、衣原體及支原體,|76
三、化學性炎症,|77
四、心理性因素,|77
第五節 前列腺炎的分泌功能障礙,|78第六節 前列腺的抗菌因子,|79第三章 前列腺炎的診斷方法,|81
第一節 滲透因子的測定,|84一、滲透因子的測定方法,|84
二、滲透因子的測定結果,|85
第二節 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中的藥物滲透,|87第三節 前列腺組織中的抗生素濃度,|89第四篇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93
第一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流行病學,|95
第一節 病因學和危險因素,|99第二節 年齡與發病的關係,|100第三節 雄激素的作用,|101第四節 雄激素受體,|103第五節 雙氫****和5α-還原酶,|103第六節 雌激素的作用,|104第七節 細胞凋亡的調控,|105第八節 生長因子,|106第九節 基因和家庭性因素,|107第十節 其他因素,|108第三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學,|110二、基底細胞增生,|112
三、篩狀增生,|113
四、非典型腺瘤樣增生,|113
五、硬化性腺病,|114
六、精阜黏膜腺增生,|114
七、中腎管遺蹟增生,|114
第四節 前列腺增生組織成分的形態學分析,|114第四章 流出道梗阻的病理生理學,|116二、症狀,|117
三、梗阻,|118
第二節 正常下尿路的特性,|118一、逼尿肌形態學,|118
二、神經支配,|119
三、傳導介質,|119
四、細胞代謝,|119
五、逼尿肌的收縮,|119
六、膀胱充盈,|120
七、膀胱壁的順應性,|120
第三節 老年人下尿路生理,|121一、症狀,|121
二、逼尿肌形態,|121
三、逼尿肌收縮力,|122
四、老年人的腎功能與尿液增多,|122
五、與年齡相關的疾病及膀胱功能,|123
六、老年人逼尿肌的自然變化,|123
第四節 梗阻的檢測,|124一、殘餘尿,|124
二、尿動力學檢查,|125
第五節 逼尿肌收縮力低下,|131一、逼尿肌收縮功能受損的可能原因,|131
二、代謝,|132
三、臨床研究,|132
四、受損逼尿肌的形態學改變,|132
第六節 逼尿肌反射亢進,|133第七節 逼尿肌不穩定,|133一、臨床表現,|133
二、受體的改變,|134
三、肌肉的改變,|134
四、逼尿肌不穩定與梗阻類型,|134
五、尿路刺激症狀的神經性因素,|134
六、梗阻的神經性變化的實驗研究,|135
七、逼尿肌收縮功能受損時的逼尿肌不穩定性,|135
八、逼尿肌形態和逼尿肌不穩定,|135
九、老年人逼尿肌的自然變化,|135
第八節 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生理表現,|136一、解剖學特點,|136
二、組織學特點,|137
三、前列腺平滑肌的重要性,|137
四、膀胱對流出道梗阻的反應,|138
五、膀胱流出道梗阻的動物模型,|138
六、細胞對流出道梗阻的反應,|139
七、膀胱失代償的原因,|139
八、梗阻所致肥厚膀胱的生長因子變化,|141
九、梗阻與症狀的關係,|142
第五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臨床表現與診斷,|145二、輔助診斷檢查,|149
第三節 前列腺增生病人手術前檢查,|149一、殘餘尿量測定,|149
二、超音波檢查,|152
三、泌尿系影像檢查,|153
四、CT和磁共振(MRI)檢查,|153
五、尿道膀胱鏡檢查,|154
六、尿流率測定,|154
七、壓力/流率同步檢查,|156
八、充盈性膀胱測壓,|157
第六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藥物治療,|159二、愛普列特(Epristenide),|162
第四節 其他激素治療藥物,|163一、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藥物,|163
二、氟丁醯胺:緩退瘤(Flutamide),|163
三、抗雌激素治療--芳香化酶抑制劑,|163
第五節 α受體阻滯劑的套用,|164一、特拉唑嗪:高特靈(Terazosin),|165
二、多沙唑嗉(Doxazosin),|165
三、阿呋唑嗪:桑塔前列(Alfuzosin),|165
四、坦素羅辛:哈樂(Tamsulosin),|166
第六節 聯合用藥治療前列腺增生,|166第七節 植物藥的套用,|167一、花粉製劑:舍尼通(普適泰),|168
二、美洲鋸葉棕櫚植物(伯泌松),|168
三、非洲臀果木(通尿靈),|168
第七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微創治療,|170二、氣囊擴張治療前列腺增生,|171
第二節 前列腺支架,|172一、暫時性支架,|173
二、永久性支架,|174
三、支架治療前列腺增生的優點,|177
四、取出支架的方法,|177
第三節 前列腺增生的熱療,|177一、熱療技術的歷史回顧,|178
二、微波治療的技術原理,|178
三、微波治療儀,|179
四、微波治療前列腺增生,|180
五、微波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評價,|181
六、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184
第四節 經尿道前列腺針刺消融術,|185一、射頻的物理性質,|185
二、經尿道針刺消融治療儀,|186
三、經尿道針刺消融治療前列腺增生,|187
第五節 高能聚焦超聲,|189一、高能聚焦超聲原理,|189
二、高能聚焦超聲治療前列腺增生,|190
第六節 雷射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191一、雷射前列腺切除手術的特點,|191
二、泌尿外科常用的雷射種類,|192
三、尿道內雷射前列腺切除術,|193
四、組織間雷射前列腺切除術,|194
五、鈥雷射前列腺切除術,|196
第七節 經尿道前列腺電汽化術,|198二、滾輪式電極,|199
三、經尿道電汽化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200
第八章 前列腺增生症的手術治療,|205二、術前檢查,|205
三、麻醉,|206
四、術前準備,|206
五、手術步驟,|207
第二節 經尿道前列腺切開術,|210一、手術適應證,|210
二、手術方法,|210
第三節 開放性前列腺摘除術,|211一、恥骨上經膀胱摘除術,|211
二、恥骨後前列腺摘除術,|213
三、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術,|215
第四節 手術的療效評價,|216第五篇 前列腺癌,|219
第一章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學,|221二、家族史,|222
三、種族,|222
第三節 可能的危險因素,|222一、飲食,|222
二、激素,|223
第四節 潛在的危險因素,|223一、輸精管結紮術,|223
二、鎘,|223
三、維生素D,|224
四、維生素A,|224
第二章 前列腺癌的病因學,|226二、在高危家族中對前列腺癌的篩選,|227
第二節 前列腺癌的基因標誌,|229一、簡介,|229
二、原發性前列腺癌,|229
三、前列腺癌的進展,|231
四、前列腺癌的轉移,|233
第三節 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在前列腺癌發生和發展中的作用,|234一、表皮生長因子(EGF)/轉化生長因子-α(TGF-α),|234
二、******樣生長因子(IGF),|235
三、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236
四、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237
第四節 前列腺癌中的遺傳學改變以及E-cadherin的作用,|238一、前列腺癌中遺傳學改變,|239
二、E-cadherin的作用,|240
三、治療中的套用,|240
第五節 前列腺癌中的新生血管形成,|241第六節 雄激素非依賴性前列腺癌的產生機制,|242一、前列腺癌中的配體非依賴性的雄激素受體活動,|243
二、前列腺癌中由於基因擴增而導致的雄激素受體基因的過度表達,|243
三、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體基因的突變,|244
第七節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的異常,|245一、簡介,|245
二、正常前列腺中HLA分子表達,|245
三、良性前列腺增生,|246
四、原發前列腺癌,|246
五、HLAI的表達與腫瘤進展和患者生存率的關係,|247
六、在轉移癌中HLAI分子的表達,|247
七、HLAI分子表達與淋巴細胞浸潤,|247
八、HLAI分子下調的機制,|248
第三章 前列腺癌病理學,|253二、前列腺癌的幾種亞型,|254
第二節 前列腺癌的一般分類,|255一、前列腺潛伏癌,|255
二、前列腺偶發癌,|255
三、前列腺隱匿癌,|255
四、前列腺臨床癌,|255
第三節 腫瘤的位置及擴散方式,|256一、局部侵潤,|256
二、淋巴轉移,|256
三、血源性播散,|257
第四節 前列腺癌的分級,|257一、Gleason分級系統,|257
二、WHO分級系統,|259
第五節 前列腺上皮的非典型增生:癌前期病變?,|259一、前列腺上皮內瘤樣病變,|259
二、非典型腺瘤樣增生,|260
第六節 前列腺穿刺活檢標本,|260第七節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標本,|261第八節 前列腺癌根治標本,|261第九節 前列腺癌非手術治療後的病理學改變,|262一、雄激素阻斷治療後,|262
二、放射治療後,|263
三、雄激素治療後,|263
第四章 前列腺癌的診斷與分期,|265二、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269
三、直腸指檢,|270
四、經直腸B超檢查,|270
五、前列腺活檢,|270
六、放射免疫顯像,|271
七、影像學診斷,|271
八、前列腺癌骨轉移的診斷,|271
第二節 前列腺癌的分期,|272一、分期系統,|273
二、臨床分期與病理分期,|274
三、分期的手段,|274
第五章 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自然病程,|280
第一節 前列腺癌根治術的理論依據,|285一、臨床前列腺癌的意義,|285
二、緩慢進展的臨床前列腺癌,|286
三、早期前列腺癌治療的有效性,|286
四、局部進展期前列腺癌(T3),|287
第二節 前列腺癌根治術的適應證與禁忌症,|288一、年齡與健康,|288
二、通過臨床上的預後因素來選擇病人,|288
三、有淋巴結轉移患者的前列腺癌根治術,|289
四、術前套用雄激素阻斷治療,|289
五、前列腺癌根治術後PSA升高的治療,|289
第三節 經恥骨後前列腺癌根治術(保留神經術),|290一、手術套用解剖學,|290
二、術前準備,|293
三、手術過程,|293
四、併發症和處理,|297
第七章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療,|301二、外照射放療的劑量,|304
三、三維適形放療,|304
四、前列腺癌外照射放療效果,|305
第三節 放射性同位素植入組織間放療,|306一、放射性同位素植入組織放療(簡稱間質放療)的優點,|306
二、放射源的選擇,|307
三、前列腺癌間質放療的適應證,|307
四、間質放療的同位素植入方法,|307
五、前列腺癌間質放療的結果,|307
第四節 粒子束放療,|307一、質子治療,|307
二、中子治療,|308
三、快中子與光子混合射線治療,|308
第五節 放射治療的併發症,|308一、常見放療的併發症,|309
二、常規放療的併發症標準,|309
第六節 改善放療療效的方法,|310第七節 放療與激素治療的結合,|310一、激素細胞減數治療,|310
二、去雄激素和放療聯合治療,|310
第八節 姑息性放療,|311一、骨轉移,|311
二、脊髓壓迫,|312
三、全身性姑息放療,|312
第八章 前列腺癌的冷凍治療,|315二、冷凍消融的機理,|316
第二節 冷凍治療的適應證,|317第三節 手術技術和術後處理,|317一、術前檢查,|317
二、冷凍手術,|318
三、術後處理,|319
四、重複治療,|319
第四節 冷凍治療的效果,|319第五節 冷凍治療的併發症,|320第六節 組織病理學改變,|320第七節 冷凍消融失敗後的補救療法,|321第八節 結論,|321第九章 前列腺癌的內分泌治療,|324二、垂體控制機制和下丘腦-垂體控制機制,|327
三、生長因子,|328
四、催乳素、促生長激素抑制素和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的受體,|328
五、去除雄激素對前列腺組織的作用,|328
六、前列腺細胞對雄激素的不同敏感性,|329
第三節 內分泌治療的方法、療效和副作用,|329一、****切除術(去勢術),|329
二、腎上腺切除或垂體切除,|329
三、雌激素,|330
四、醋酸環丙孕酮,|330
五、單純抗雄激素藥物,|332
六、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333
七、聯合治療--最大的雄激素阻斷,|335
八、新輔助療法,|336
九、間歇性內分泌治療,|336
第四節 內分泌治療的未來,|337一、第二線內分泌治療,|337
二、泌乳素抑制劑,|337
三、5α-還原酶抑制劑,|338
四、生長因子和生長因子抑制劑,|338
第十章 雄激素非依賴性前列腺癌的治療,|341
第一節 前列腺癌與免疫系統,|352第二節 抗腫瘤免疫系統,|353第三節 殘餘腫瘤細胞對體內免疫系統的刺激,|353第四節 腫瘤抗原,|354第五節 單克隆抗體對腫瘤的作用,|355第六節 抗生長因子抗體,|356第七節 前列腺癌的接種治療,|358一、瘤苗套用簡史,|358
二、疫苗種類與套用,|358
第一節 光動力學治療前列腺癌的背景,|364第二節 光動力學治療前列腺癌的生物學基礎,|365一、前列腺中光動力學治療的生物學,|365
二、PDT後的排尿功能,|366
三、肉眼所見,|366
四、組織學,|367
五、實驗室結果的意義,|36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